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你了解消費用戶的這些特點嗎?

2016年被數字商業的從業者視為“直播元年”,大量直播網站以及直播APP形成強大市場效應以及資本效應,而直播類APP能夠在2016年如日中天,與移動消費者的變化有關。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你瞭解消費用戶的這些特點嗎?

瞭解直播平臺發展的朋友可能會說,網絡視頻直播不是早在2006年就有了嗎?

但是那個時代的成熟視頻直播產品基於PC互聯網,需要用戶下載PC客戶端,但是盈利模式跟當前移動直播差不多,主要依賴於用戶打賞或者道具增值,主播與平臺同樣也是基於紅利的分成。

既然2006年就有了直播,那2016年的直播與十年前有什麼不同呢?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你瞭解消費用戶的這些特點嗎?

1、十年前的直播業務帶寬條件遠遠不如現在,因而直播視頻像素卡頓頻次,較現在信息環境要嚴重很多,用戶無法感受到流暢的視頻直播體驗。

2、十年前的視頻直播受眾,只能坐在電腦前才能夠看到主播的視頻直播內容,而今用戶可以在任何場合掏出手機就可以連接直播APP,作為受眾,場景選擇的自主性優勢強大許多。與此同時,十年前的主播必須基於一個電腦以及攝像頭在某個房間內才能夠完成自己的直播,而現在的主播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在及時性 、動態性的場景上較十年前有極大的進步。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你瞭解消費用戶的這些特點嗎?

3、十年後的消費者發生了很大變化,十年前不具備非常完善的在線直播支付經驗,現在消費者人手一個手機或者多個支付賬戶捆綁在手機裡,用戶為看著辦而付費購買道具行為就很方便了。而今移動互聯網用戶容易養成為內容付費的行為習慣。

4、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開始層級分明,十年前的互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而今的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可能有朋友會說偏僻的農村鄉鎮應該沒法滲透,實際上越是不具備PC互聯網接入環境的鄉村,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頻率越高。都是人手一個手機,網上瀏覽信息購物已經成為用戶習慣。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你瞭解消費用戶的這些特點嗎?

5、十年前,可能沒有一位互聯網從業者能想象出世間居然有一種東西叫彈幕,沒法想象有這麼多用戶願意在觀看綜藝節目或者網劇時,用語言淹沒整個熒幕。每一代網絡用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價值主張,這種價值主張由不同時代、教育背景、地域、年齡、人生閱歷等不同的人去解讀,將產生極大的不同,而價值點恰恰隱藏於此。

當人類沒有辦法解讀這些隔代信息的時候,會驅動引擎按照不同類別與群體關注的信息進行整合歸類,並不斷地給予同類群體更感興趣的信息或功能,幫助建立從服務器到數據、到程序、到應用、到用戶之間的橋樑。可以幫助企業與商業利益謀求者去了解用戶與消費者,並用他們的習慣對話方式建立起交流,從而完成從流量到轉化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