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双流动夫妻沟通技能训练,促进婚姻稳定

在沟通理论中,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是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很好的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不能恰当的接受、选择和评估信息等。在婚姻关系中沟通则是指丈夫和妻子之间交换信息和感受的过程,它同时包含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也叫夫妻沟通。夫妻之间言语表达和行为方式会敏锐地影响到对方,沟通方式会影响到自尊和婚姻关系的感受以及婚姻关系的发展。

加强双流动夫妻沟通技能训练,促进婚姻稳定


西方有关研究表明,积极的沟通方式能促进夫妻情感,建设婚姻质量,而消极的沟通方式则与离婚率成正相关比率。根据研究有学者将沟通模式分为四大类:建设型沟通模式,指夫妻面对问题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共同商量探讨,耐心倾听对方意见及建议,减少交流中的争吵;要求-退缩型沟通模式,是夫妻之间最基本的一种沟通方式。双方通过协商也能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相互责备型沟通模式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面对婚姻问题或生活问题时,通过相互指责、抱怨等方式消极解决问题,相互怨怼型沟通模式主要是指夫妻之间在面对婚姻问题时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是却心生埋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埋在心理。这四种沟通模式前两种是较为积极的处理方式,后两种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的话,则会成为夫妻矛盾的根源。系统理论指出,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系统的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自然会出现问题。夫妻间发生矛盾冲突和暴力行为就是因为夫妻间的互动方式出现了问题,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所以为了促进家庭系统的均衡发展和夫妻的和谐相处,就需要重新建立夫妻间良好的互动方式。

加强双流动夫妻沟通技能训练,促进婚姻稳定


不少农民工夫妻因外出打工造成长期分居两地,沟通不畅,造成感情淡薄,此时社工应评估引起沟通不畅的原因,给予其适当的建议,为案主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尽可能改善夫妻间对婚姻的适应不良。沟通技巧一是,要善于倾听和接纳,倾听和接纳对方的真实想法,不仅要听对方的语言表达,还要听弦外之音甚至是无声的身体表达。二是,要善于表达,将自己真实的想法用冷静客观的方式表达给对方。只有充分的倾听和表达,才能让双方信息连接起来,避免误会和矛盾的发生,也才能让夫妻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促进夫妻和家庭系统的均衡发展。

加强双流动夫妻沟通技能训练,促进婚姻稳定


但是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夫妻关系中某一方的痛苦或危机,绝不只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情,而可能是他与配偶互动的过程不畅的表现。因此在对夫妻间的矛盾冲突和暴力行为进行介入时,不仅要关注冲突和暴力事件本身,同时还需要对整个家庭进行了解和介入。因此我们在进行介入时要综合考虑与夫妻关系密切相关的重要他人,但是由于打工夫妻的流动性,争取外在系统的支持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要全面考虑的。此外,还要做好案主的隐私保密工作,因为涉及到的夫妻关系传统思想出较为隐晦的话题,中国又向来遵从“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案主们能鼓起勇气诉说自己的困惑问题己是不易,如果因为社工保密工作不到位,将他们的信息泄露出去,必然引起外界的风言风语,这对他们来说是又一次的伤害,不仅违背了社工工作的原则,也很难再次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今后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

总的来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在常常发生矛盾的家庭中,其沟通方式往往是存在问题的,而流动家庭中如果是一方流动一方留守的话,则空间的距离更可能加重沟通的难度,造成沟通不畅则从而威胁到夫妻感情。因此构建良好的沟通模式,才是使婚姻能够稳定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