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今天是進入東非草原的第二天,吃過早餐之後,我們把行李裝到車上,就出發了,按照行程,上午趁著光線好的時候,先在塔蘭吉雷野生動物園拍攝動物,然後驅車馬尼亞拉湖國家公園,去看期待已久的火烈鳥,途中路過馬賽村,順道參觀一下馬賽人的家園。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從營地出發後,越野車一路行駛在草原上只有一車寬的土路上,說實話,當時腦子裡並沒有想著晨光裡的塔蘭吉雷怎麼拍攝,而是開始惦記今天的主要目的地馬尼亞拉湖,特別是傳說中馬尼亞拉湖的火烈鳥。馬尼亞拉湖 Tarangire National Park - Lake Manyara ,是坦桑尼亞最小、最被低估的國家公園之一,雖然小,卻有2大看點:第一是被稱為“地球的傷疤”的東非大裂谷西懸崖,第二是公園外湖東岸著名的火烈鳥。去之前我們都認為大裂谷和火烈鳥是馬尼亞拉湖的標配,只要到了那裡多少都能看到火烈鳥,但尤達告訴我們,實際上這是理想的情況,馬尼亞拉湖的火烈鳥是受天氣氣候影響,不是年年都能看到,聽了尤達的話,我們心裡開始打鼓,這次我們去馬尼亞拉湖還能看到數百萬只火烈鳥?說實話,不光我們心裡沒底,就連老司機尤達也對是否能看到火烈鳥也打了個問號。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不得不說我們的司導尤達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從塔蘭吉雷帳篷酒店出發之後,沒有過多周旋和停留,越野車以最快的速度開到了一處河邊,尤達要讓我們在涼爽的清晨,看到角馬和斑馬在河邊進食的場面。遠遠的我們就發現了集結在河邊的角馬和斑馬群,角馬和斑馬的數量都在數百隻,成群結隊的角馬悠閒的在河邊飲水,進入草原第二天幾看到了大量的角馬斑馬群,讓我們很興奮。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斑馬和角馬都是食草類動物,所以結成了很好的聯盟,非洲大草原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數百萬只角馬斑馬相互協同,長途跋涉,共同完成這個史詩般的壯舉。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在一棵巨大的猴麵包樹下,看到了結伴吃草的黑斑羚。黑斑羚也是個跳躍高手,受驚時它們可以跳3米高,9米遠,而且姿勢優雅。黑斑羚的特徵是兩條腿上各有一條垂直的黑條紋,加上黑尾巴,臀部呈一個“川”字,另外後蹄有一族黑毛,同時黑斑羚的耳尖也是黑色的。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這個會還在親密的竊竊私語,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下一分鐘就風雲突變,開始決鬥,動物的行為真的看不懂。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我們在塔蘭吉雷國家公園轉悠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前往馬尼亞拉湖國家公園,路過一個馬賽村,按照行程,這個也是我們參觀的內容。說是馬賽村,實際上根本看不到村舍和民居,就是在草原上用樹枝、毛草和泥土搭建的幾個屋舍,進村之前,我們看到馬賽人已經排成一隊,在歡迎我們,立馬感覺到了一種儀式感。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在簡短的歡迎儀式之後,馬賽人開始為我們表演,手舞足蹈,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表現出馬賽人濃郁的風情。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馬賽人屬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飼養牛、羊、驢並把牛肉作為主要主食,不種植農作物。他們每戶都飼養大量的牛羊,飼養的牛越多表明越富有並得到尊敬。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馬賽人居住的部落一般都與野生動物領地相互交錯,為了保護他們飼養的牛羊,經常會殺死大型食肉動物。馬賽人膽大好戰,只有能獨自殺死一頭獅子的男人才能被視為馬賽勇士。

為什麼馬賽男人手裡都拿著一根棍子?原因是三點,第一是因為長年的牧羊,所以工具來助力。第二是由於在平原,可能會碰上獅子等危險的動物,用棍子來防身。第三,是支撐走路。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馬賽人也熱情好客,每當有外來客人時,他們便跳起自己的土著舞蹈迎接遠方來客。無論男女,馬賽人的服飾都非常鮮豔靚麗,婦女們佩戴的飾品更是錯綜複雜、眼花撩亂。

很有意思,他們的舞蹈不是像我們跳舞是“橫向揮舞”,而是跳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馬賽人常年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放牧打獵,為牛群尋找肥美的牧草,所以在沒有登高點的草原上觀察和防備就是靠躍起遠眺,到現在演變成了一種舞蹈動作,伴隨著跳躍是一聲聲野性的清嘯。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我發現了一個細節,馬賽人腳上穿的鞋子,都是由汽車輪胎加工而成的,結實耐磨有彈性。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我看到一個小男孩,那眼神,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歡迎儀式結束後,馬賽人帶領我們進入他們的村莊,一個由樹枝圍成的院落。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幾個男人,圍在一起,開始表演古老的技藝鑽木取火。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火種最後交到馬賽部落首領的手裡,他把火種放入草裡,不斷吹氣,引燃雜草。說實話,這個馬賽村雖然為我們展示了馬賽人的生活方式和舞蹈,但感覺多少是一種套路,表演的成分大了一些,比我們後來去的哈得扎比部落遜色很多。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從馬賽村出來,我們在中午時分到達了馬尼亞拉湖國家公園,今天的午餐就在這棵大樹下進行。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需要說明一下,我們在草原上的午餐,都是清早在前一天下榻的的酒店裝好的盒飯,有水果、麵包、披薩、黃油、盒裝飲料喝礦泉水等,盒子是一個方形紙盒,吃完飯後每個人必須把自己的飯盒子在裝好,交給司導帶出公園,公園內不容許有任何遺落的食品,這大概是對大自然的保護,也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因為惦記著火烈鳥,我們在馬尼亞拉湖吃過午餐,就開始驅車湖邊,剛走沒多遠,就看到了象群,大象帶著baby一共有近10只。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中午的馬尼亞拉湖,氣溫升到了27度,熾熱的陽光曬在身上還是感覺火辣辣的,大象也會選擇在樹蔭下吃草,這是一隻成年大象帶著一個baby在樹蔭下悠閒的進食。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也許是大象見的多了,路上停放的越野車對它來說可以無視,這隻成年大象大搖大擺的從我們車前走過,如此近距離的觀察大象,我還是頭一次。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前面車上的美女目不轉睛的盯著眼前的大象。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在接近湖邊的一處溪水邊,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青腹綠猴,非常漂亮。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見到了東非狒狒,小狒狒正在給大狒狒撓癢癢,這種東非狒狒因為毛色有點像橄欖,也叫橄欖狒狒,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這種頭上一撮毛的鳥,我也是第一見到,名字叫“錘頭鸛”Hamerkop,學名:Scopus Umbrette,羽衣是均勻的焦茶色或土褐色,頭大,後面有一個明顯的水平羽冠。喙粗大而側扁,尖端呈鉤狀,黃昏時特別活躍,低著頭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兩腳交替著攪動泥漿。覓食軟體動物、蛙、小魚和水生昆蟲。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在溪水中見到了一個體型較大的鷹,兩隻眼睛緊盯著我們,這隻老鷹的名字叫猛雕Martial eagle,是非洲最大的鷹。猛雕又名戰雕、軍雕,體長78~86cm,翼展超過2m,體重3~6.2kg。猛雕的食物來自捕獲的蹄兔、野兔、羚羊、蛇類、貓鼬、獴、巨蜥和其它鳥類等,猛雕甚至還捕殺胡狼、大耳狐、藪貓等小型食肉動物和各種大型貓科的幼崽,成年雕的捕獵範圍的大約50平方英里。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在接近馬尼亞拉湖的時候,看到了角馬,是不是天氣太熱,角馬也有點蔫了。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不過,遠處的一對角馬不知發現了什麼,快速奔跑起來,敢情角馬跑的也不慢啊。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斑馬的黑白線條是人們喜歡的重要原因。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湖邊樹蔭下見到了的兩隻可愛的“犬羚”,與常見的瞪羚和黑斑羚相比,犬羚是一個小型羚種,數量不多,小巧可愛的犬羚很像小女孩手裡的布偶,它長著一張萌萌的小臉,又像一個化了妝的小美女。犬羚雄性長著兩個短短的小角,奉行一夫一妻制,通常配偶相伴而居。它們一般在半夜間活動,在黎明前及黃昏後進食,其名字“Dik-dik”源於它的叫聲。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馬尼亞拉湖位於坦桑尼亞北部,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內陸湖。湖邊的長頸鹿,一共四隻,長長的脖子十分醒目。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終於來到馬尼亞拉湖邊,我們最不情願看到的結果還是降臨了,原本上百萬只火烈鳥棲息的馬尼亞拉湖河灘,現在空空如也,只有幾隻火烈鳥在水邊遊動,這時司導尤達才告訴我們實情,今年由於雨季的雨水大,以往火烈鳥進食的淺灘被湖水覆蓋了,所以火烈鳥都飛走了,去他們能過進食的地方了,看到我們沮喪的心情,尤達又開始安慰我們,後面的行程還有兩處湖邊,加上最後返回阿魯沙的時候我們還要回到馬尼亞拉湖,應該還有機會看到火烈鳥,好吧,我們相信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進入草原第二天晚上,我們沒有再住帳篷酒店,而是入住了在Lake Eyasi Permanent Tented Camp埃亞西湖永久帳篷營地和曼格拉之間的一家酒店,名字叫KUDU LODGE KARAUT卡勞旅館。這是進入大院後看到的遊客接待中心。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辦理入住手續的時候,酒店服務人員熱情的為我們遞上冰鎮的芒果飲料和熱毛巾,感覺十分貼心,其實不管是這家酒店這麼服務,後面我們入住的其他酒店服務人員見到我們多會這麼做,好像是坦桑尼亞酒店的一種標準服務。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說說我們入住的KUDU LODGE KARAUT卡勞旅館的房間,在這所植物園一樣的酒店裡,每一個入住的客人都擁有一棟獨立的建築,綠色的尖屋頂,紅色的外牆,原木的門窗,包括進門處的休息區,房間內有臥室、衛生間、會客區,以及一個壁爐,壁爐不是裝飾,是真的可以用來取暖的設備,壁爐旁堆放有木柴和小瓶柴油,我們晚上睡覺前就試著點燃了壁爐,效果確實不錯,也給房間營造了一種情調。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因為是下午就到了卡勞酒店,所以有時間在園子裡轉轉,發現這是個植物園一樣的酒店,所有的獨立建築都掩映在高大茂密的植物中,感覺走進了東南亞的植物王國裡。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太陽落山了,夜色漸漸降臨,卡勞酒店各個房間的燈亮起來,一個美妙的夜晚不期而遇。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和所有的酒店一樣,卡勞酒店也有一個戶外游泳池,可惜晚上溫度低沒敢到水裡試試。游泳池旁邊有一棵巨大的“香蕉樹”,一個個類似香蕉的果實掛滿枝頭,據說這些果實,每個都有10多斤,走在樹下挺擔心這些“大香蕉”會不會掉下來砸在腦袋上?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這裡是卡勞酒店的就餐區域,面積不大,卻十分精緻,飯菜還是西餐,還是自助式的,我們又點了一瓶法國紅酒,一邊聊天,一邊暢飲,感覺很滿足。

坦桑之旅(3)馬尼亞拉湖,火烈鳥去哪了?

▲吃完了晚餐,到餐廳對面的紀念品商店看看,小店不大,品種也不是很多,但大象、斑馬和長頸鹿等動物的紀念品還是很多。

下期預告:

坦桑之旅(4)哈德扎比部落,保持著一萬年前的生活方式,非洲最後的原始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