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對身體的傷害大嗎?

阿瑞斯2183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只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這兩句話,每高考報志願或者年期末考試或者高校招聘季的時候都會在醫學生的朋友圈裡流傳,很多人都覺得學醫特別辛苦特別累,其實呢,確實特別辛苦。

放幾張圖感受一下:

被戲稱為“藍色生死戀”的醫學生教材

醫學生惡搞表情包

學醫對身體的傷害

1.精神壓力大

每年相關部門都會發布各高校專業難度係數排行榜,臨床專業總是能輕而易舉地奪得桂冠,所以才有了“專業選的好,年年像高考”的說法,在平常的上課時候,每個人的包裡都要揹著一本厚厚的內科、外科、婦科,而且在重量上,一本頂五本。考試的時候一本書全是重點,所以想平時放鬆,考前突擊那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巨大的壓力之下,90後醫學生早都開始脫髮了,

2、身體傷害

對於部分專業,比如影像、檢驗檢測,此外還有藥學類、生物類的專業,這些專業由於工作要求,會接觸到射線、化學試劑,細菌病毒,所以在實踐操作中可能會受到少量輻射、吸入揮發性有毒物質、被細菌感染等,甚至還會有爆炸產生!

你以為臨床沒事?錯!在動物解剖過程中被小白鼠咬到是常事,此外常見的還有兔子、蟾蜍等,如果小白鼠是無菌的,被咬一下還可以微笑面對,如果小白鼠是做過實驗的,含有病毒的,那就笑不出來了,要及時就診。

3.“人員”傷害

醫學生之間是互幫互助的,但是每個醫學生都要經歷活(喪)潑(心)有(病)趣(狂)的醫院實習,實習不乏有讓人大跌眼鏡、三觀破裂的事情發生,比如我的一個同學就在給病人換藥之後發現自己的手上有傷口,後來發現這個病人攜帶傳染病病毒卻隱瞞了病情,這就很令人非常生氣!臨床上有很多隱瞞傳染病病情或者乾脆不知道自己有傳染病的病人,這給實習生以及醫護人員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但是,每年依然會有無數懷抱理想的學生選擇成為醫學生,也會有無數醫學生選擇成為醫生,懷抱蒼生,懸壺濟世。每一位醫學生和醫護人員都值得我們尊敬!


首薈


怎麼說呢,去實習和工作會從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自然轉變成一個每天頂著倆黑眼圈形象去而不復返的“糙漢”。連續上兩年班,長期熬夜導致的內分泌失調會讓你從一顆“青蘋果”成熟成一顆“黃蘋果”。

1.首先是熬夜,讀書的時候為了考試熬幾晚沒什麼,一個月熬夜幾天也沒什麼,醫務人員一個星期值一兩天夜班對身體的傷害也不是很大,但糟糕的地方就在於長期,工作的話是長期熬夜,長期熬夜最表面的後果是內分泌失調,臉色蠟黃,臉色黃不一定是病哈,也有可能是長期熬夜導致,損害了肝臟,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2.其次是工作中患病的風險。醫院人口密集,且病毒較多,比如肺結核,醫護人員就算做好了保護措施,但還是有被傳染的風險,比如身體不好的醫務工作者,身體抵抗力差,被傳染的風險要大很多。更不用說艾滋病這類疾病了。

另外,在放射科和影像科工作的醫生,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哪種工作又輕鬆,工資又高的工作,就是他們了,一個星期也只上一兩天的班。但是,這是以直接損害身體為代價的。在放射極強的檢查室,男生進去一次,半年都無法生孩子,而大多數醫生的平均壽命要比平常人少一些,上兩年班,年紀輕輕就禿頂的也有很多。

3.工作壓力很大。每一行都有工作壓力,但是學醫的工作壓力來自於生命,如果病人在負責醫生和護士的手裡出了問題,負責人就得承擔全部責任,所以工作中的每一步都得小心。

醫院也會有考試,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也要考試,醫院級別越高、管理越規範、工資越高,考試就越多,除了專業操作上的考試,也有專業知識方面的考試。


看影子的豬


你為啥能問出這麼傻B的問題?

學英語對身體傷害大嗎?

學數學對身體傷害大嗎?

吃飯對身體傷害大嗎?

走路對身體傷害大嗎?

說話對身體傷害大嗎?

你還能問出來一萬個問題


廢中醫滅女權誅太極拳


學醫對身體的傷害?

學醫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

這是一個過來人的親身體驗。從最開始想要學醫開始說起。

報考志願的時候還在YY,想著醫學院和醫院的護士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可是去了學校醫院才發現,護士原來還可以這樣!

這對我們的心靈造成了一萬點傷害!

再從學校學習的時候說。別人家專業上學都是上個幾天休息幾天,而我們

看著這麼多的書,就問你還敢休息?

學醫之前想著懸壺濟世,升職加薪取白富美小護士走上人生巔峰,不顧父母反對就來了。

結果現在每天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擔憂,為自己那點不能提的工資嘆息,為自己忙成狗的夜班無奈,為自己考不完的試絕望!

學醫需謹慎,入坑及時爬!


外科醫生陳


1、輻射方面,比較典型的是各種影像類設備會對人體產生放射性傷害,比如X光機和CT,都是容易對人體產生放射性傷害的設備。但是目前的設備日益先進,再加上接觸設備之前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可以有效規避此類傷害。

2、傳染方面,為醫者難免接觸一些具有傳染病的患者,諸如皮膚病,病毒性傳染病等,通過皮膚、血液、體液,甚至未經消毒的器具都可以造成傳播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3、精神方面,這是需要特殊說明的一點,首先,如果經常有手術等比較繁重的醫療任務,不僅僅對身體的負擔會加重,高強度的工作也會給精神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其次,個人認為,經常面對生死,面對血淋淋的病患,對於人的精神其實是一種莫大的考驗,會改變人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甚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可能讓一個人更加成熟,看淡一些事情,但也有可能會讓人內心產生某種焦慮甚至畸形。

綜上所述,我認為學醫,當醫生應該是從興趣出發,不強烈建議但也不排斥,如果你有一顆懸壺濟世的內心,喜歡醫學,那麼當一個醫生也是相當適合的,畢竟各行各業都有利有弊。相反,內心不夠強大,不喜歡這個職業的話,必然不適合當醫生。




走路也走心


只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是高考!

還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青蔥的高中時光嗎?電視劇裡演的都是戀愛、墮胎、叛逆,可現實裡的你呢,披星戴月,朝六晚十二,沒有周末,沒有放假,沒有懶覺對象,有的只是三點一線,匆匆忙忙扒一口飯後趕到教室裡看書做題的心情。把這樣的生活,套在一個學醫的人身上,毫無違和感。

學醫人的辛苦,不是一般的專業的同學所能體會到的,你可能能夠熬過一年的高考,但你能年年都把自己處於熬高考的狀態嗎,年年高考嗎。這就是學醫人,所以,你說學醫對身體傷害大嗎?

醫學生課業繁重,每年起碼修八門專業課,除此以外還有選修課、科研要求等等,白天上課基本上都是排的滿滿當當,晚上拼命自習消化一天的知識,週末還得上選修課,每天恨不得把自己拆成幾部分來完成自己的學習工作任務,晚上睡覺基本上都是在12點以後,更別說到考試月了,那被救護車拖走的不是開玩笑的。

正式工作以後,除了要看書,還要應付醫院裡的、國家要求的各種各樣的考試、繼續教育等,四五天一個夜班,讓你從炯炯有神變成熊貓眼絕對是輕而易舉,女生從紅蘋果變成青蘋果,最後變成爛蘋果,男生從小鮮肉變成油膩大叔那都不是神話,是殘酷的現實。

所以醫院裡的醫生要麼就是過勞肥,要麼就是瘦的跟營養不良似的,禿頂、胃腸不好,比比皆是。

好啦,不嚇大家啦。以上雖是事實,沒有捏造,但學醫還是很好的啦。哪行哪業不辛苦,誰都不容易,生而為人,都是憋著一口氣在活著。願我們都能堅持自己的生活,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夏日蘇荷先生


學醫對身體的傷害:1.熬夜,由於臨床工作的特殊性,不得不上夜班,常年晝夜顛倒的工作時間對身體,尤其是心臟的影響是巨大的。正常情況,心臟每分鐘60~100次/分,而心臟是個泵,哺乳動物大概一生中就跳10億萬次,熬夜,心臟無法得到及時的休息,一直快頻率的跳動,很容易就心衰了。各地醫生猝死的報道屢見不鮮。

2.飲食不規律,加上精神緊張,容易誘發各種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 高血壓等等。

3.醫患關係緊張,暴力傷醫的事件層出不窮。很多人行為比較過激 ,也使很多從醫人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長此以往 對身體來說,也是很大的傷害!


常存在心成大業


要理智客觀的回答,(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醫生工作輕鬆,工作穩定,收入高,受人尊重。(自己的娃)就是聽(gan)孩(xue)子(shi)的(shi)。孩(ba)子(tui)想(da)就(she)學(lo)


合情不合理


學醫對身體不存在傷害的問題,但學醫的時間比一般學校多一年(本科)。學什麼都一樣,要想學得好都比較辛苦。美術,數學,建築,工科及替他也都一樣。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個道理。讀大學就是為自己而學,你學得好,以後好,學得差,以後差。

其實,學醫比其他專業好,這是因為現在,食品汙染及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生病的人越來越多,醫院人滿為患,對醫生需求較多,一般的,在醫院工作以後,成為醫院骨幹後,都會很穩定的工作及比較穩定的收入,生活無憂。而工業及其他企業,或互聯網產業,企業不穩定,收入不穩定,還存在企業倒閉失業或隨時下崗的危機,一旦失去工作,就像劉歡唱的歌曲一樣,從頭再來,但從頭再來,是更加困難的,涉及年齡,專業,房貸,家庭負擔等等。退休後,在企業的只能拿社保過日子。而醫生退休後,技術骨幹或繼續聘任或高薪被民企醫院聘用,或被藥店聘用坐診或自己開診所。而企業退休人員被聘請的極少,因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太快了,他們學的技術已過時了。所以,他們只能靠一點社保過日子。

在目前比較急功近利,浮躁的社會,心靈雞湯,成功人士,高人,每天都在大談成功學,年輕人也都想創業,當大老闆,有不少人都把馬雲,馬化騰,比爾蓋茲當榜樣,但他既沒有他們的天份,又不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打好基礎,高不成低不就,又不吃苦,整天就是空談,空想。哪來的成功?

其實,說什麼大學軼事,貪玩,逃學,會及格就行,不去聽課等等,諸多是成功人士說的,因為他成功了,所以,說的東西都對,也都成了語錄。這就有可能誤導了年輕的一代。成功人士這些人,貪玩不讀書,又能成功,有他的道理,就是先天,悟性及自學能力。全世界馬雲,馬化騰,比爾蓋茲只有三人。成功的概率是極其低的,所以,在學習的階段,不存在傷身體或苦不苦的問題,必須考慮的倒是你以後有什麼能力?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不要相信神話,別聽太多的心靈雞湯。因為你不具備說這些話的人的事業與基礎。這些人都是靠艱苦奮鬥拼出來的。


西嶺過客


廣泛來講,長期學醫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都有傷害。但以學中醫來講,比如專精艾灸這一塊,我看過許多學徒,學習艾灸技術。

剛開始每天都要死記硬背《黃帝內經·素問》,以及人體穴位和奇經八脈。想想那些繞口的中醫名詞,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背完,更何況背完還不算,還得熟練人體穴位和奇經八脈在什麼位置,每天在自己身體摸索穴位。

做完這些,還得去實踐,每天接觸不同的患者,先辯證後調理。光是辯證都花費許多時間,還得親自接觸,才能看出是否哪裡有問題。

舉個例子,陽虛體質容易虛寒,最常見症狀就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容易出汗。女性是月經量減少,男性是腎虛。

因此這些都很重要,因為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才好對症下藥。

所以這個對學中醫的人來說,精神壓力很大,一旦辯證錯了,那就很麻煩了,所以有這麼一句話,中醫越老越吃香。

學醫時間長,很少有休息的時間,常常面對患者,體力和精神都有著極大傷害,所以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