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這名媳婦出名了,你認識她嗎?

陳影是蘭州人,個子高挑,做事幹淨利索。上世紀90年代初,岐頭三村的南海強在蘭州做電器生意,與她結識,兩人**戀愛。1996年,南海強結束在蘭州的生意,帶著妻子回鄉謀生。初來乍到,陳影在飲食、語言、風俗等方面都有些不適應,但是半年後她就喜歡上了這個浙南的小村莊。“這裡氣候宜人,風景美麗,非常適合居住,還有美味的海鮮。最重要的是公公婆婆對我都很好,一家人在一起很融洽。”陳影說。

陳影的公公婆婆身體一直不太好,公公患有帕金森綜合徵,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中風,行動不便,而南海強的弟弟、**常年在外做生意,照顧老人的重擔一直由陳影肩負。一人照顧不過來,經濟拮据的她還僱了保姆一起照顧。

貼心兒媳親如女兒

公公去世後,婆婆漸漸恢復了行動力,陳影的壓力減輕了不少。為了讓婆婆有更好的居住環境,陳影和丈夫在村裡租房住。5年前,婆婆不慎摔倒,骨盆斷裂,需要做手術,陳影全程陪同。術後康復的那段時間,陳影在婆婆的床邊支了一張小床,事無鉅細,貼心照料。

由於摔傷較為嚴重,加之中風,婆婆曾一度以為自己再也不能行走,餘生都要在病榻上度過了,常常抹眼淚。陳影總是安慰婆婆,說肯定會好起來的,還讓女兒從網上收集了很多相似的病例,講給婆婆聽,增強她的信心。

從重新站立,到緩慢移動,陳影成了婆婆的“柺杖”。街坊和親友看到陳影攙扶著朱荷芳走路,常和朱荷芳開玩笑:“只知道你有一個女兒,沒想到現在有兩個啊,真是好福氣。”朱荷芳總是點點頭,臉上盪漾著幸福的笑容。

只求婆婆身體健康

“兒媳是蘭州人,和這裡相隔千萬裡,能嫁到我們家,那真是緣分啊,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就是這些年太辛苦她了。”朱荷芳說。

陳影的父母已經過世,很少回蘭州探親。“婆婆和父母一樣,都是最親的人。”陳影說。

在她的細心照料下,朱荷芳如今能緩慢行走,生活也能自理。

陳影一天至少去兩趟婆婆家。“早上去買菜,順便給婆婆買,再送到她家裡去,她有高血壓,心臟和腎都不好,吃的東西很簡單,主要以蔬菜為主。”陳影說,“傍晚,陪她出門到河邊散散步,解解悶。”每隔一兩個月,陳影還會陪婆婆去醫院做檢查。“這些都是我們後輩應該做的,也不覺得辛苦,只要婆婆身體健康,我們全家人都高興。”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