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保、新個稅出台,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這兩天,小編的朋友圈被這張圖刷屏了,大家都高興不起來。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不要急,小編跟您慢慢捋一捋~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2019年起社保統一歸稅務徵收

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視頻會議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劃重點:

1、先合併國稅地稅機構再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

2、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3、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則,合理確定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到稅務部門的範圍,對依法保留、適宜劃轉的非稅收入項目成熟一批劃轉一批,逐步推進。

4、增強政策透明度和執法統一性,統一稅收、社會保險費、非稅收入徵管服務標準。

這意味著以後各項社會保險費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而不是代收。

稅務的徵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強的,這樣的調整意味著什麼?

● 一方面,社保基金收支兩條線,將徵收職能從人社部門分離出來,有利於人社部門集中力量來做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發放。

● 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稅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相比,徵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強的。稅務部門最容易掌握用人單位的經營狀況和工資發放情況,對那些不給員工上社保、不全額上社保的企業最方便做到“精準打擊”。

工資、個稅、社保比對困難?完全不存在問題!這讓很多人疾呼:最嚴徵管時代來了!

新個稅定了:5000元10月1號開始

人民日報客戶端8月31日消息,31日下午,備受社會關注的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至此,

七次大修後的新個稅法正式亮相!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本次會審重點確定以下內容:

①個稅“起徵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

②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③住房、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多項支出可抵稅。

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徵點”和稅率。

新政出臺,真的能省錢嗎?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新社保、新個稅出臺,職工到手的錢不升反降?企業成本將增加30%

單位不繳社保,攤上大事了!

現在很多企業這麼交社保,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

(1)在某三線城市,一家10人小公司,只買了一個員工最低標準的社保就可能過關了,其餘9個人都沒買!在稅局全面負責徵收以後,你可能需要補這9個的人社保!工資社保得對應起來,並且實繳!

(2)在一線城市,以北京為例:社保基數有上下限,每個地方不一樣。如果工資低於基數,按照最低標準繳納,如果高於基數且不高於最高上限,則按照實際工資據實繳納,如果高於最高上限,則按照最高上限繳納。

從明年開始,個稅、社保徵收一起歸於稅局管理,眾所周知,稅務的徵管能力是目前最強的,這就意味著,以後公司給員工漏繳、少繳的情況,將不再存在。工資有多少就要上多少社保和個稅!員工將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基本權益,享受到正常的社保待遇。

社保費率高,企業盼減負

其實近年來,企業所面臨的人力成本過高問題已經飽受詬病。

此前,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包括養老20%、醫療6%、失業2%、工傷1%、生育0.8%),個人已經達到11%左右,合計超過了工資的40%。

2016年雖然調整了部分險種的繳費費率,但下降幅度並不大,例如繳費佔最大頭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20%下降到19%,只下降了一個百分點,還是讓企業覺得降低比例太少,減負作用有限。

“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企業本來就挺困難的,以前把社保做低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企業算工資,一般說的都是稅前的,可員工算工資,一般都是指實際拿到手的。假如一個員工到手的工資有一萬多,那企業實際付出的可遠遠不止這個數,大概要一萬六七的樣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稅、住房公積金和社保的費用。現在缺人缺得厲害,卻不敢招人,就是因為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招不起、不敢招。”

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經理李先生表示,大家當然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合規合法,企業也不用冒著被查的風險,但希望政府部門也能體諒一下企業的難處,減輕一下企業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