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范曾的書畫家都想當范曾

(導讀:在老百姓的眼中,範曾的畫還是雅俗共賞,很有共性,很討老百姓的喜歡,同時也有很高的知名度,這可能是當今任何其他畫家都達不到的。)

罵範曾的書畫家都想當範曾

罵範曾的書畫家都想當範曾

我和範曾並無私交,也沒有必要去維護他的形象。

前段時間,我觀各媒體對範曾頗有微詞,特別是郭慶祥案後,言論幾乎一邊倒。我曾經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也是一名書畫家,就我看來,在此沒有必要去深談判決妥當的理由,但有一個現象令我非常不解,那就是罵範曾的藝術家和藏家們,都想當範曾。

其實欣賞畫作有很多群體,大眾群體是老百姓,“主導”群體是官員,藝術家和收藏家自認為是欣賞畫的行家,但這個群體只是少部分人,而罵範曾的這些人,卻出現在藝術家和收藏家這個群體當中,這就很值得我們思考。

罵範曾的書畫家都想當範曾

範曾在當今社會,你絕不能否定他有自己的地位,畫的價位很高,也有賣場和人氣,更有數量眾多的喜好者,我接觸的非藝術圈的朋友當中,都認為範曾的畫畫得非常好,只是說其價位炒得太貴,一般老百姓接受不了,而藝術圈的朋友,都把範曾的價位當成自己作品價位的目標。

實際上說白了很多藝術家都想當“範曾”,很多藝術家都不擇手段來當“範曾”,甚至用出了一些低劣卑鄙的手段(比如假名人之勢,虛構事實,出版同某某名人編在一書內的所謂“當今十大畫家”、“影響中國書壇的八大家”等等虛假書籍,這些“家”中就有一個人實際上名不見經傳的假書畫家,這種現象讓我很茫然),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罵者是虛偽乎?是想借此出名乎?是確認為範曾的做法會讓中國畫滅亡,而自己想當救世主乎?

罵範曾的書畫家都想當範曾

藝術的批評,是非常應該的,你可以中肯的提出你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詆譭和謾罵。作畫的方法多種多樣,流水線作業也未必不可,上一筆畫差了,第二筆線條馬上可以調整和改正,可以比上一筆畫得更好,你怎麼能夠以此認為他這種方法就不好呢,就是粗製濫造呢?

一幅作品需要反覆的打磨!一筆一劃更需要反覆的打磨!書法家寫對聯,同時擺上五幅,同時五幅都寫一樣的內容,然後來挑出好的作品,這種方法書法家普遍運用,並且確能夠出好作品,你不能罵人家這種寫字方法是粗製濫造!

故而,我認為藝術界不只是需要犀利的批評,也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更需要心態的平衡!(作者:鄧曉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