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爲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送禮成風家長過節難 教師節送禮送走了信任

專家認為,教師節變味,反映了家長對學校、老師、教育信任的降低,它折射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近來“取消教師節”的呼聲在網上頗為熱烈,據說有94%的網友表示贊成。為什麼要取消教師節?不少家長說,這是因為教師節已經演變成“謝師節”,家長們從賀卡、鮮花送到出國遊代金券、名牌手袋,無不費盡心思,也讓越來越多家長倍感煩惱。有網絡調查顯示,六成家長曾給老師送禮,而且幼兒園和小學,是送禮現象最嚴重的階段。

有專家表示,教師節的變味,意味著家長對學校、老師、教育的信任大減,認為只有送禮才可靠。而這背後,更是折射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實。取消教師節看上去是很猛,但不會有什麼實際效果,因為只要家長覺得送禮有用,也未必要挑日子。尊師重教自古有之,但要讓感恩迴歸正常,除了學校要設立嚴格規範,老師們恪守職業道德,家長們也需要擺正心態。

老師過節 家長“糾結”

近來廣州本地論壇上對於教師節是否應該送禮的討論如火如荼,有網絡調查顯示六成家長給老師送過禮。每年一度的送禮高峰,也讓不少商家嚐到了甜頭。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曬禮單:

送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最誇張

家住濱江東路的黃小姐,兒子在省一級幼兒園讀大班,由於不少同學都是花了高贊助費入讀的,家裡條件都不錯,所以每年教師節,她都要費盡心思送禮。她說,這一個星期已經有不少家長陸續去老師家“報到”了。她告訴,去年她給老師送了購物券,本來覺得挺盡心了,但後來聽說,兒子有同學家長送的是名牌手袋,“後來這個孩子確實得到更多關注,還有機會參加幼兒園表演,更受老師喜歡了。”

廣州媽媽網聚集了不少本地的年輕家長,曬禮物清單也成了最近的論壇熱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位黃埔區家長說他的一位同事送了2000元,才讓女兒從倒數第一排挪到倒數第二排,而且,剛開始這位家長送的1000元還被拒收,加碼到2000元才成事。這個帖子短短几天就引來超過一萬次點擊,不少家長都感嘆送禮成風。

媽媽網的編輯“越來溪”說,每年開學後,都有不少家長來討論送禮問題,所以今年網站特意發起了調查,還讓家長們都來曬曬禮單。根據這項調查,六成家長都表示給孩子老師送過禮。

在媽媽網上看到,月餅票、購物券、牛奶、水果、菸酒等已經是“常規項目”,還有家長送過出境遊、大利是、玉鐲等“重磅炸彈”。另據某網的一項調查顯示,62.5%的家長選擇送紅包,大半家長是為了不讓孩子吃虧而跟風送禮,真正出於感恩送禮僅有5%。

  家長心聲:不給老師送禮心裡不踏實

家住海珠區廣州美院附近的紅媽認為,不排除有些好老師會對學生一視同仁。“但我小孩幼兒園裡的一位年輕老師,對有些孩子特別好,天天抱抱親親餵飯,無微不至。”她說,她和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父母經常給這個老師送禮,孩子才得到額外照顧。

“我們已經通知到各班同學,教師節不要送禮。”在南武實驗中學教初一的李老師告告知,由於該校是民校,學生大多家境優裕,逢年過節總有不少家長送禮。有一次,一位家長給李老師送來了一份貴重禮物,李老師再三堅持沒有收下,家長的一句話讓她百感交集,“那位家長當時說,老師您一定要收下,不然我們做家長的心裡也不踏實。”李老師說,很多家長送禮都當是給孩子買個“保險”。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商家趁機熱推教師節套餐

昨天走訪市內各大商場發現,不少專櫃都打出了“教師節送禮優選”、“教師節送禮優惠”的廣告。在天河中山大道附近的一間紅酒專賣店,店主幫襯的家長不少,店裡也推出了針對教師節送禮的優惠活動。在海珠怡樂路,一些鮮花檔口也趁機做起教師節生意。

  如果想看看教師節禮品的火爆程度,淘寶網也是個不錯的平臺。當下淘寶上至少有六萬多件商品正掛著“教師節禮品”的標籤出售,有隻賣幾毛錢、幾塊錢的賀卡,仿真花,也有標價十多萬的水晶、玉器飾品。從一些店主處瞭解到,比較主流的教師節禮物還是鮮花、巧克力、化妝品、菸酒等,價格在幾十到兩三百元之間。

另外,還發現一些比較特別的教師節禮物,如擴音器、激光教鞭等,因為比較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引來了不少買主。一家名叫“時尚元素”的擴音器專賣店在淘寶推出了“買擴音器送教鞭”的禮品套裝,一個月內賣出了1300多臺。店主說,每年教師節前後,生意都很旺,家長們覺得這樣的禮物不像紅包那麼露骨,還能體現對老師的關愛。

小孩越小 送禮越多

網調顯示,六成家長曾送禮,從獻花到名包越送越誇張

天價禮物或許是商家們挖掘商機的殺手鐧,然而對於老師來說,什麼樣的禮物才是最珍貴的呢?記者採訪不少一線老師,他們都表示其實禮物有“心意”最珍貴。而今年教育部網站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學聯合向全國教師發出的倡議書,倡導全國教師反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受學生、家長的財物。對此 ,老師、專家們也是意見不一。


家長為何送禮?

教育資源有限引發送禮風 小孩越小送得越兇

昨天,大洋網的民意圓桌會也圍繞“教師節,拿什麼來感恩老師”,請教育界人士、家長和評論員進行了探討。大家認為,家長送禮大致有兩大原因,一是確保孩子在學校受到公平對待,二是為孩子爭取額外待遇。而據調查發現,孩子越小,家長越捨得送禮。

永博明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永江說:“我作為家長也有顧慮,希望孩子在班上得到公平對待,別的家長送禮了,我沒有送禮(就會不安心)。”大洋網評論員萬慶濤說,現在中小學每個班都有很多學生,老師根本就照顧不過來,所以家長只能寄望於送禮來吸引老師關注。

有些家長送禮是為了給孩子“買”額外待遇。萬慶濤說,誰當班長、班幹部,都跟以後升學有關係。比如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能加分,有些家長就希望用禮物換來這些好處。

據瞭解,教師節送禮的情況,大學要比幼兒園、中小學少得多,孩子越小,家長越“熱衷”於送禮。王永江說,幼兒園和小學不同,(廣州)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平均月薪只有1200元,所以幼兒園本身可能也比較希望家長送禮。

汪國強是大學教授,他表示從未收到學生的禮物。他說,中小學生家長給班主任、任課老師以及有某些決定權的校領導送禮,都是有一定目的,“比如(課堂)位置好一點,提高分數。”相比之下,大學的情況就很不同。大學生家長很少和學校以及老師聯繫,而且“現在的大學老師是怕學生不想學、不願意學。無償的輔導答疑時間,都有很多學生不願意來。”

如何有效遏制?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倡議只是喊口號 加強規範更重要

今年教育部網站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學的聯合倡議書,號召全國教師不要收禮。對於這個倡議,老師有不同看法,也有專家表示倡議的實際作用不大,關鍵還是要在制度上規範。

  老師:反對一刀切 “禁禮”

東風西路小學的李娟老師說,“不倡導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她認為,小禮物是師生間感情交流的方式。他就曾收到學生送的兩塊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印章,是一位學生在美國遊學回來後送的。李娟說,那兩個印章比國內常見的稍大,價錢只要幾美元。她收到後就拿來蓋在學生的作業本上,“蓋個米老鼠或唐老鴨來表示鼓勵,很受學生歡迎。”

不過,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的吳奕璇老師就表示支持倡議。她認為,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尚外來是自古有之,老師面對家長送禮是左右為難,不收的話,拂了家長的面子,可是收了心裡又不自在。“這份倡議是對老師的保護。”她說,其實大多數老師並不想要貴重禮物,只要學生認真聽課、課後跟老師打招呼,過節時發個短信,表現出尊重,其實就是不錯的禮物了。

專家:

要發揮家長和老師委員會的作用

“倡議活動、簽名作秀,這些只是在喊口號,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關鍵還是道德引導,以及平時的制度規範。”中大附中黨委書記嚴熙欽說,在中國,送禮有社會基礎,一時之間難以消滅,並非一個倡議就能解決的。

嚴熙欽認為,只要老師拒絕送禮,家長久而久之就知道老師的為人,剎住送禮風氣。此外,學校也要營造廉潔風氣。他舉例說,比如該校領導與本單位老師交往,不以打牌、抽菸、拜訪等方式進行,校風清廉,送禮之風也會有所收斂。此外,該學校還開展校長接待日活動,家長們可以通過接待日和通信與校長交流,方便校長了解情況,對於違規的教職工,輕則談話批評,重則解約,以此來規範教師行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家熊丙奇則認為,倡議不送禮,很可能會成為另類的暗示和提醒——教師節到了,是該考慮送禮的時候了。

熊丙奇認為,送禮是因為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減弱,擔憂孩子能否得到公平對待,倡議不能消除家長的疑慮和送禮的動力。因此,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建立家校的信任關係,一方面需要增加教師職業本身的榮譽感、崇高感,而前提是切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因為拋開待遇來談職業榮譽感也沒有意義的。

另外,專家還提議要真正發揮教師委員會與家長委員會在中小學辦學中的作用。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不信任,與權利表達機制不健全、溝通機制不暢密切相關。就教師節送禮而言,如果學校有家長委員會,統一家長的意見,並參與對教師的評價,監督教師的違規行為,那麼,單個家長害怕不送禮有不好的結果。如果有教師委員會,就可以監督本校教師的行為,約束教師的道德規範,有效遏制教師向家長“暗示”的不良風氣。

“心意”禮物最珍貴

溫鑽兒曾是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園長。從教41年來,賀卡收得最多,每年都有十多二十張。溫老師回憶,印象最深的一件禮物是十來年前,幼兒園的一個小孩,把自己的照片做成賀卡,並在上面寫了一首詩,把自己的名字和她的名字都放在詩裡面,“當時很高興,很欣慰。”

在市二中任教的鄧老師則表示,學生們真摯的祝福比用錢買的禮物更讓人感動。她說去年教師節那天,其中一個她教的班的學生們製作了一本特別的書送給她,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是由一位同學親自設計、製作而成,寫滿了對老師的情感與祝福,

“這本書我已經放在家中的抽屜裡了,這是我人生中很珍貴的一份禮物。”

海珠區的李老師,從教已經14年,“一位學生摺疊的一罐幸運星,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李老師說,那些幸運星有999個,足足裝滿一大罐,而且是五顏六色的,“那位學生比較內向,話不多,可這些幸運星已經足以讓我感受到他的心意了。”

讓109中陳智偉老師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學生從德國帶回來的巧克力。陳老師說,109中和德國的一些中學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所以每年中德兩國都會互派學生到兩國中學做訪問,“這塊越洋巧克力,是我最喜歡的,至今都不捨得吃。”


家長曬送老師禮物清單:2000元為女兒調座位(不提倡)

建立基金錶愛心 送禮也能出新意

陳女士的兒子今年剛剛進入市二中的初一年級學習,隨著教師節日益臨近,她說“一開始還在忐忑教師節到底要不要向老師們表示一下”。

不過很快她的擔憂就被解決了,在教師節之前,她兒子所在班級的學生家長們開了一個QQ群,十多位家長在群裡經過討論,他們決定一改以往教師節送禮的“習慣”,轉而自發成立一個愛心基金,由每位家長贊助50元,作為整個班級的活動基金。而基金主要用於支持孩子們參與校運會、藝術節等活動,“大家都覺得這樣做能夠讓班級爭取到更多的榮譽,讓老師們也臉上有光”,陳女士說。當然,教師節當天大家還是會有所表示,將會用這個愛心基金購買鮮花,向班主任和每位科任老師送上一支鮮花,表達孩子和家長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