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話題:論文買賣


2018湖南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話題:論文買賣


最近各大媒體上都在報道,教育局嚴打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確,高校內張貼的“論文代寫”小廣告到處都是,網上論文買賣交易明目張膽,論文弄虛作假問題太嚴重,是該好好整治一番。教育問題也是五位一體社會篇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大公職類考試的熱點題型,那麼今天我們來預測一道題目,希望對大家的面試有幫助。

【預測題】

在一幅漫畫中,有一個帶著眼鏡穿著正式的學生把100塊錢交給了電腦,相應地,電腦給了該學生一份寫有“買賣論文”的文件。結合社會現象,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在漫畫中,有一個帶著眼鏡穿著正式的學生把100塊錢交給了電腦,相應地,電腦給了該學生一份寫有“買賣論文”的文件。這反映了當下論文買賣的亂象問題,嚴重影響了教育風氣,必須嚴厲整治。

打開某寶,只要輸入“論文代寫”,就會搜索出很多商家,學術論文變得像日用品一樣,網上可以購買。每年的高校畢業季,不少學生只需要在某寶上動動鼠標,花費幾千元,就能夠不付出勞動輕輕鬆鬆的獲得一份畢業論文。這彷彿變成了一種常態,而這常態會使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在學校裡混日子,不會有真才實學。更重要的是論文虛假之風盛行,影響了學術氛圍,使得中國教育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急劇下滑。此亂象的盛行也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當前,我國眾多高校對於學位論文實行的抄襲檢驗機制已較為嚴格,而對於代寫行為並不具備標準化的監督制度,同時學校對論文的審核也只是重視抄襲而沒有警惕代寫,這就為“論文買賣”提供了空子。一篇論文幾千元到上萬元的價格,也使得不良商家鋌而走險,“論文買賣”屢禁不止。但是最根本的在於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過度重視論文的發表,而不重視論文本身的質量和創新價值,所以學生們才不注重質量,找人代寫。

教育部曾對該亂象進行過整治,例如:2015年12月2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規定不準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準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準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等,明晰了撰寫發表學術論文禁止觸及的“紅線”。2016年7月19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規定省級教育部門應建立健全對所主管高等學校重大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機制,建立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報與相關信息公開制度。但是這些政策還是沒能夠遏制“買賣論文”亂象。因此,整治該亂象,任重而道遠。

我國可以借鑑澳大利亞多所大學準備啟用一款鑑別代寫的分析軟件,研發我國的分析軟件。澳大利亞的軟件通過分析個人獨特寫作風格的不同因素,例如標點符合使用特點和舉例子的特點,與以往論文比較確認論文是否為作者親自創作。同時教育局嚴格要求學校,要求嚴肅責任追究,對不履行主體責任的學位授予單位和負責人要進行處罰和問責;對履職不力、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買賣、代寫情形的指導教師,要追究其失職責任。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要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要依法予以撤銷和註銷。此外,還要打擊網上買賣行為,更重要地是學術評價體制改革,不再片面重研究成果與論文發表“成績”,而轉向重視過程評價,關注學術研究本身,建立同行評價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買賣論文”亂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