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人員誤入邪教原因剖析

高學歷人員一旦誤入邪教,成為邪教痴迷者,往往會在一般的信眾中間引起一種所謂“引領示範”效應,由於邪教信徒具有善於模仿和盲從跟風的特點,因而高學歷者痴迷邪教,會對他們起到很強的誤導作用,他們會覺得:咱們是普通的老百姓,有時看不懂一些東西,可人家那些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是有學問、有見識的人,所以人家認為對的好的,那肯定就沒有問題。這種想法,在痴迷邪教的一普通信眾中不在少數;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邪教組織也越來越依賴於高科技的手段進行傳教活動,比如通過互聯網、QQ、微博、微信等高科技平臺來兜售和傳播邪教,而一些高學歷人員能比較嫻熟地掌握這些高科技技術手段。正因為高學歷者在痴迷邪教的群體中有這樣的作用,因而一些邪教,如“法輪功”、“全能神”、“攝理教”等在傳教時,都把高學歷人員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如李洪志說過“學歷越高對法的內涵的理解越深”,《法輪佛法——在瑞士講法》就是專門針對一些知識分子和高學歷的人講的;“全能神”邪教一開始主要是在偏遠農村發展信徒,當認識到了高學歷人員的作用後,到了傳教的中期,就把主要工作方向轉移到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和鄉鎮,以農村較偏遠地區為次,並開始重視知識分子,他們把目標對準高校中的大學生信徒,提高了邪教組織成員的文化素質。在《教會接納人的原則》中說道:“……尤是對那些幹部、科技教育人員要有極大的耐心,帶入他們加入神話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這些人進入真理的難度較大,所以對他們也不能要求太高、太苛刻……雖然這些人進入真理、紮下根基往往要比一般人需要的時間長一些,但他們一旦進入真理了都是有用的人才,我們必須明白對人才的培養,不付代價是不行的。”而“攝理教”的發展成員對象更是對準了在校的女大學生,據媒體報道,在韓國國內有40多所高校及京畿道的20所高中內,發現據稱是攝理教的外圍團體在校內學生開展煽動性的演講活動,而這正是攝理教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活動的一個縮影。2006年,包括《日本時報》在內的多家日本媒體報道了攝理教在大學中活動傳教的情況,而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臺灣的校園也頻繁發現攝理教傳教活動。

那麼,什麼樣的高學歷人員容易誤入邪教組織呢?

高學歷人員誤入邪教原因剖析

其一,心理不健康。學歷高並不代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聯合國衛生組織制定的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參數,一個人是否真正健康,並不僅僅取決於身體的強健,還有心理的健康、精神的健康以及對社會的適應性、良好的人際關係等方面,心理健康,才有可能擁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具備強大的心理正能量,也才有可能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心理健康一旦出現問題,就像牙齒出現齲齒,像千里之堤出現蟻穴,人生方向往往會發生偏差乃至價值觀的扭曲,這就為邪教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機,比如,一些高學歷人員雖然學習成績優秀,但心理存在著消極、陰暗、對校園生活或社會生活適應性差,不能正確地分辨社會上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現象,因而容易迷失正確的方向,成為邪教的俘虜。

其二,思維偏執。一個健康的人,往往會擁有一個立體的、開放性的思維,就像黑格爾所說的“正思、反思、合思”,具有辯證的思維乃至整體思維,這樣看問題才會全面客觀理性。而思維偏執的人,看問題時往往會戴上一副變色鏡,因而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就不免帶有狹隘與偏見,而這種狹隘與偏見,則與邪教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其三,知識結構單一。隨著現代科學和社會分工的越發細化,高等教育相應的也有比較細緻的專業劃分,在某一專業是專家學者的人,在其他的專業可能是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比如,一個數學系的高材生可能會對歷史知之甚少,對宗教知識一無所知;一個物理系的高材生可能會對心理學感到很陌生,對社會學、人類學是門外漢……這種知識結構上的單一,可能會造成對邪教所拼湊的大雜燴感到新奇,在我所接觸的高學歷邪教痴迷者中,不少人是因為好奇心才走入邪教的;也有一些高學歷人員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難題無法超越,而幻想依靠這種外在力量的幫助其突破瓶頸,因而誤入邪教泥潭,一旦被邪教精神控制後,就會“放下名利情”,荒廢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其四,優越感強。有些高學歷者,從小學習就很優秀,往往是老師的得意門生,父母的掌上明珠,莘莘學子的崇拜對象,他們能以優異的成績步入高等學校甚至是重點大學的門檻,引起眾多人的羨慕與關注,這些經歷一方面給了他們自信與繼續拼搏的動力,但從另一方面講,也在他們的內心滋生出了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在遇到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的時候,就會使其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為了找到內心的平衡,重新找回優越感,邪教正好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出口。因為邪教的教義都在標榜他們是高出於人類的“神”、“佛”,把他們抬舉為“人類的精英”、“道德上的楷模”、“主宰著人類命運與發展方向的“超人”,使他們產生一種高高在上的虛幻感覺,那種被人肯定、羨慕和崇拜的優越感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心中,因而對邪教越發痴迷,而這樣的人轉化起來難度也很大,因為他們寧願呆在邪教為他們構築的海市蜃樓中自得其樂,也不願面對現實中自己的失敗與落伍。如有一位女博士“法輪功”痴迷者,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老師表揚,家長寵愛,一直是同學們和弟弟妹妹心中的榜樣。後來博士畢業後,在工作中並沒有出類拔粹的表現,評職稱時感到不滿意,於是走進了“法輪功”,在“法輪功”中又重新找到了那種感覺。初次轉化後回到單位,一次單位派人出國,她覺得應該有她的名額,結果使她感到失望,思想又出現了反覆,最終也沒有轉化而出現了精神崩潰。

其五,心存傲慢。一些人因為自己是學霸,目中無人,自覺高人一等,身份特殊,一旦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就覺得如臨深淵,容易被邪教所誘惑。而這種人一旦進入邪教,轉化起來難度也相當地大。因為他們不像一般的邪教受害者,因為身份普通,比較樸實,也不具備那麼多的知識,所以當反邪教志願者為他們講解時,他們一般能夠虛心接受、深入思考,從而實現思想的轉變。而這些傲慢的高學歷者,覺得自己是知識分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從小學習成績優秀,無所不知,自以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很難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勸說。如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名博士生痴迷者,到了法制中心後,和反邪教志願者交流時,他從來都是站著,不是聽別人講,而是讓別人聽他講,用他的話說,他並不是來這裡接受教育,而是換了一個地方在講課,將法制中心所有的人都貶低的一無是處,認為只有他和“法輪功”才是正確的,所以在轉化問題上存在著很大的障礙。

其六,虛榮心強。極少數大學生有著很強的虛榮心,喜歡聽好聽話,願意讓人吹捧,攝理教正是利用了女大學生的虛榮心騙其入教。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是渴望被表揚和被鼓勵的。表揚無異於陽光和雨露,學生更是如此。據悉,鄭明錫善於利用學生的好強心理來佈道。他向年輕人宣稱,教會的教友都是被“神”挑選出來的,因此他們都是精英,這一點對於尖子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日本攝理教會的核心成員中,有不少都是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當中甚至還包括大學講師。為了達到目的,攝理教成員通常通過舞蹈學校、模特課程和體育團體等作為“掩護”,還美其名曰“招募的處女將會成為‘耶和華’的‘天堂新娘’”。表揚往往是邪教組織布設的陷阱!一位曾經接觸攝理教的歐洲裔女生說道,“她告訴我我很漂亮,並且問我是否願意加入一個基督教的模特機構,該機構專注於內在美,……伴隨著拍照和走秀,我們必須要參加一門聖經研究課程。”攝理教還在新西蘭當地大學、商業中心和教會招募年輕女性,常用手法是許諾她們簽訂賺大錢的模特合同,以滿足她們的虛榮心。

其七,情商較低。情商是現代心理學中一個充滿魅力的名詞,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等方面的品質。人與人之間情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先天的因素,而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其風靡世界的《情商》一書中提出,成功等於百分之二十的智商加百分之八十的情商。促使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佔了百分之二十,而情商作用卻佔了百分之八十。如果說成績由智商決定,那麼綜合素質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的情商。只有提高情商,才能很好地發揮組織的協調能力,才能培養領導能力和團隊精神,也才能成為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領袖。情商才是成就人生的真正主宰,是心理成長的原動力。

情商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係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

高情商的人具有以下特徵: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人格尊嚴;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能承受壓力;自信而不自滿;人際關係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處;善於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低情商的人的特徵:自我意識差;無確定的目標,也不打算付諸實踐;嚴重依賴他人;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差;應對焦慮能力差;生活無序;無責任感,愛抱怨。

就邪教受害者群體而言,普遍存在著情商低的特點,有些高學歷的法輪功練習者雖然智商較高,但情商卻存在著很大缺陷。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都缺乏清醒的認識,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量,存在著很強的傲慢與偏見;實踐能力差,即使是一些有一定學識的人,也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從而論道,不能將學到的知識成功地運用於實踐;脆弱的心理和應對挫折能力差使得他們總想逃避現實,無力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妄想依靠法輪功和李洪志的力量擺脫困頓的人生,飛往理想中的天國……低情商導致他們婚姻受挫、家庭不和;或事業受阻、人生失意;或人際關係糟糕,社會支持系統薄弱……我接觸過的一些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後的法輪功練習者,雖然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但較低的情商卻使他們的人生天平嚴重失衡,他們難以圓滿地處理生活中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在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的經營上,都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因而也容易成為邪教的俘虜。

綜上所述,為了預防邪教向大學校園和高學歷人員的滲透,要在大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哪個專業的學生,心理教育必須作為一門基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除此之外,還要對大學生們進行反邪教警示教育,在思想上打預防針,增強他們對邪教的分辨能力和防範能力,使他們能擁有一個陽光燦爛的青春和美好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