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這類單位變成「瓷飯碗」

隨著社會上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各大高校及其專業也開始擴招,這也導致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事業單位改革:這類單位變成“瓷飯碗”

因此很多高校畢業生選擇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有編制、工作穩定的考試,這也導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是事業單位的改革也使一部分崗位顯得很“尷尬”。

自從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之後,各地區的事業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當然每個地區的具體情況不同,具體改革內容不完全一樣。

但是關於事業單位改革分類的大方向卻是一樣的:行政職能類、公益服務類、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類。實行行政職能類的崗位可以說是改革中最吃香的,很有可能改為行政編制,轉為公務員身份!

而之前那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就沒這麼幸運了,這類單位將全年改製為企業!說白了就是自收自支!

事業單位改革:這類單位變成“瓷飯碗”

單位經營的好,賺的錢多,就可能漲工資,福利待遇好;但是要是經營的不好,工資估計很難漲,待遇也跟有事業單位正式編制的人差不少!

小編在這裡科普一下,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目前主要有,建築質量監督管理站、車管所、設計院、檢測中心等,不過每個城市的具體政策不一樣,這些單位在有些城市屬於差額撥款類單位。

當然這次改革時間戰線拉的長,涉及的改革人員也很多,國家儘可能的照顧到每類單位的工作人員。尤其是要轉為企業的單位,不是說改革後員工待遇就不好,而是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政策的改革方式。

新員工應該就是國企單位或企業單位的管理辦法,但之前單位的老員工一般還享有編制待遇。

不過有個好消息是,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很少參與事業單位統考,大家報考之前不瞭解的單位,可以先諮詢一下,瞭解清楚再報考。

事業單位改革:這類單位變成“瓷飯碗”

而改革的進行,也是一些考生轉向公務員考試,畢竟公務員比事業單位更有保障。公務員相對事業單位發展空間更大。

都說公務員考試很難,但任何考試都沒有難易之分,要看自己是否好好學習,付出努力。努力學習的人總是比那些划水的人上岸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