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愛說歷史的娘娘在題目裡寫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這句話相當有標題黨的嫌疑。但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清代的史官說的,這句話出現在明史裡。按照道理說,清代的史官,吃著清代的飯,要是敢說這種話是要掉腦袋的。但是史官不僅說了,而且記下來了,因為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清政府也承認這句話。他們還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人的敬仰。讓他獨佔一個傳記。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好了,抒情完了,我們要繼續說故事了。努爾哈赤在邊疆一直過得相當順。他以前的那些敵人,大部分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原因也很簡單,明朝有一個特別不科學的制度,以文制武,所以我們回顧過往,來這裡的人,能夠管事的,都是文官。這些文官要麼是,沒有一點兒軍事素養。比如說,一個叫袁應泰的。人家相當善良,來了前線以後發現城外都是饑民。他就開始罵自己的手下,說自己的手下太嚴厲了,太不仁慈了,所以就打開城門,把那些饑民,納入城內。然而這些居民裡,混著一部分探子,女真的軍隊和城裡的探子一起作亂,就把這個城市打下來了,當然,他最後死掉了。還有一部分文官,雖然有些軍事素養,但是性格卻很成問題,比如我們之前說的熊廷弼。因為和自己的上司吵架,結果把山海關以外的土地全丟了。還有一種人,嚷嚷著要把努爾哈赤的騎兵全部消滅,結果自己被努爾哈赤消滅了。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和他率領的女真士兵,已經強大到無法忽視,無法戰勝。明朝的國力衰弱,自己人打自己人,沒有能力去消滅努爾哈赤,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固守。明朝的皇上和官員們默認了這件事,但是還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誰去守呢?在明朝,出了錯是要丟命的。遼東簡直就是個坑,專門讓人背黑鍋,所以很多官員都不願意幹,比如說一位兵部尚書,人家從北京到山海關都走了17天,17天爬也應該爬過去了,然而這位兵部尚書爬到山海關以後,就向皇上大人交了辭呈,這位兵部尚書太不地道了。宣府的巡撫,就相當直接,皇上要把他調去遼東,做遼東經略,他一連給皇上寫了三份奏摺,其主要內容就是我不去、我不去、我不去。當然皇上也是有脾氣的,皇上說,你要是不去,我就把你革職為民,一輩子不能做官。這個位置,還是有人願意去做的。那就是兵部侍郎王在晉,他的上司兵部尚書跑路的時候,他接替了自己上司的工作。所以說按照一般規律,上司跑了,就該他頂上了。關於此人,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嗯,不怎麼好。主要評價就是:愚蠢,笨。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但愛說歷史的娘娘覺得他人還不錯,畢竟那時候大家都不願意背黑鍋,唯有他願意去,這個人雖然沒有能力,但他至少還有勇氣。他去了山海關以後就做了一系列的軍事策劃,皇上十分高興給他撥了不少銀子。王在晉的計劃基本上都是錯誤的,如果按照他的方式搞,那麼大明沒過多久估計就沒了。然而沒過多長時間這位王在晉先生就被告了,告他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是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那個人的名字叫做袁崇煥。內閣首輔看到這封告狀信以後認為這個人說得相當不錯,但是他並不懂軍事,所以只能找皇上來商量,但是皇上是一個木匠,也沒有主意,他只好找了自己的老師,孫承宗。孫承宗看到那封告狀信對皇上說,我也不知道,讓我去到邊疆看一看吧。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孫承宗到了前線以後,開始了和王在晉的對話,這段對話在歷史上相當有名。孫問,為什麼要把新城建在舊城前面?如果新城守得住,那麼舊城也守得住。既然有了舊城,為什麼要建新城呢?舊城前面那些地雷,絆馬坑,你是要留給自己人用嗎?王在晉先生傻眼了,後來就卷著包袱走了。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孫承宗在山海關時做了這麼幾件事:第一件事是練兵,根據統計,他手下有7萬多人。但是這7萬多人裡,有1萬多人只有戶口,沒有人,這都是官員用來領空餉的,剩下的6萬多人,都是老油子,平時打仗時,倒是挺積極,一直在積極的逃跑。據說這些人在逃跑的時候十分迅速,連努爾哈赤的騎兵都趕不上。孫承宗先生對做這些人做了一個安排,那就是讓他們收拾包裹離開;既然解散了那群老油子,那就要再次徵兵。孫承宗在徵兵時選擇了一個群體,難民。說起來這些人真的挺慘,經常被女真的士兵搶劫,不僅被搶了糧食銀子,有時候連老婆都被搶了。這些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園,甚至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憤怒的,這樣的人才有戰鬥力。孫承宗在任期內,修築了45座城堡,練了11萬的士兵,培養了5萬火炮手,同時還囤田5000頃,集結了40萬的百姓。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同時他還提拔了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這些人對明朝有很大貢獻,到了後期明朝內部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是這些人一直在守護著邊疆,才導致“大明公司”沒有“破產”。如果孫承宗的成績僅僅如此,那他也只是一個普通優秀的將領,不會得到那麼高的評價,也不會成為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孫承宗在遼東不僅僅屯田和練兵,他還構築了一條防線,關寧錦防線。這條防線,吞噬了努爾哈赤的生命,讓皇太極痛苦不已,直到明代滅亡,這條防線都沒有被粉碎。當然這條防線的締造者孫承宗,讓他獲得了大清如此高的評價:

“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是明朝最偉大的戰略家,這是大清也無法否認的事實。親愛的讀者,您也對這段歷史感興趣嗎?您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賬號:娘娘說歷史,每天都有新的歷史小故事等著你哦!

他是努爾哈赤父子的噩夢:如果他一直在,大清不會取得天下

努爾哈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