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勞民傷財?明知道我有糖尿病,孩子們也提來了月餅

中國是講究禮尚往來的傳統。春秋禮樂,到了現代,這禮,真是庸俗得不行了。中秋將近,小輩們都提前往家送東西,然後約了時間要他們過節來家裡吃飯糰圓,這成了我們家的過節傳統。

以前農業社會,大家一年忙到頭,親戚之間沒有往來的機會,趁著農閒時節,互相拜訪走動一下,聯絡感情,互通消息,同時帶著自己家的食物特產去給對方嚐嚐,這個習慣養成也有個歷史背景,就是那年月家裡都困難,提東西上門私下裡有個“我沒有白吃你的飯”的意思,畢竟那時候家家都不富裕,平白招待訪客,雖然不至於為難,畢竟有一定負擔,留下這樣的傳統情有可原。

如今通信工具發達,人們不再需要一個固定節日來溝通,走親訪友的意義就淡了。家家日子都好過,禮物的意義也不重要。這個習俗還有多大必要保持,真不好說。

何必劳民伤财?明知道我有糖尿病,孩子们也提来了月饼

老習慣傳下來了,其實可以改,只是沒人努力去改罷了。今天我請你,明天你請我,從初一吃到十五,從中秋吃到國慶,今天我去你家帶一箱酒一箱油 明天你到我家帶一箱酒一箱油,到底為了什麼?

來就來吧,這種你先提一堆東西,我打個紅包的過程實在是太沒有意義了,況且,這些個東西我有錢自己買多好,你們送的再是心意,我不需要啊,比如中秋,明知道我要戒菸,親戚也拿來了芙蓉王的煙,營養品我也從來不吃,明知道我老兩口都糖尿病,孩子們也提來了月餅,說是不吃拿著送人

中秋真的不能沒有月餅,送禮就得菸酒麼?結果我家成了月餅菸酒交換中心,誰拿一盒來,我強行讓他們拎一拿走,中秋團圓吃完飯走人時,每家人再附送些他們送來的米啊油啊、水果,小食品啊,不然也得浪費,簡直就是勞民傷財瞎折騰。

我們國家在許多宣傳品上,包括我看中央臺的公益廣告,也是大包小包的場面來表現親情,宣揚這些送禮場面,實在是沒有與時俱進,現在國家在反腐倡廉,這些民間陋習,也應該革新了,回家就好,別送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

來源丨紅網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