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生在我們這個和平年代,可能我們最慶幸的就是人人平等,這也是我們跟古代人最大的差別,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等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讀書的看不起經商的,當官的看不起當老百姓的,這種事經常會發生。但是我們也知道,老百姓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那個時候的他們或許沒有多大的願望,就是想一日三餐有飯吃,一年四季有衣服穿就可以。如果當地的地方官員是公正廉明的,老百姓的生活估計還會好過一點,而是非常不幸運的遇上了一個大貪官,或者是不為老百姓做事的,那老百姓只能吃苦。要說起這清正廉明的官員可能誰都比不過包拯。

作為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我們說起包拯的時候,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他額頭上的月牙,這就像是他的代言一樣。但是,據說歷史上的包拯額頭上雖然也有一塊傷口,但卻不是月牙的形狀。那為什麼在後人的傳說中,這個傷口就變成月牙形的了?原來這也不過是我們後人對它的一種美化罷了。誰都知道包拯一生雖然當官很多年,但他卻跟別的官員非常不一樣,最主要的還是他站在老百姓這一邊,為老百姓說話,為老百姓做實事,所以從這一點上,老百姓從心裡面都非常的感激愛戴他。

作為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據說他額頭上的傷口是因為一次辦案的時候不小心磕到的,在古代的時候,醫療並沒有我們現在的發達,也肯定沒有縫合傷口之類的,所以,等磕傷好了自然而然就留下了一道疤痕。而老百姓之所以說它的形狀是月牙形的,就是因為包公的品格就像明月一樣,焦急而無私的灑向大地,為全天下的老百姓帶來光明。

作為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俗話說得好,就算是一個好漢在做事的時候也需要多人的幫忙,在包公的身邊自然是圍繞了很多能人。展昭在他身邊充當侍衛長的身份,用來保護他出行時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有王朝馬漢等四位侍衛跟在身邊。而公孫策在他身邊就相當於秘書長一樣,同時他也幫助包公破了很多的案子,立下了很多的功勞。所以這幾個人對於包公都具有非常重大的重要性,而且他們幾人幾乎整天都在一起,即使古代那個等級制度非常森嚴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處得像親兄弟一樣,只不過在明面上,他們還是主僕關係。畢竟包公也不能因為這個而壞了他的規矩。他們幾個常年跟在包公的身邊,自然也知道他的脾氣秉性,既然如此,公孫策為何還要招惹他的大忌?

作為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據說有一次包拯接了一樁非常重大的案子,這名女子的做法十分殘忍,竟然連殺了十幾條性命都不知悔改,包拯就派公孫策前去協助破案。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難破解,因為線索太少,他們也是因為這耽誤了很長時間。因為這個案子牽扯甚廣,而且搞不好還會給老百姓造來恐慌,所以包公的心裡他還是想要及早的破除這個子,把兇手抓拿歸案。就在幾個人不眠不休的等了幾晚上之後,兇手終於再次作案,於是趁著這個當口公孫策就立馬出現抓住了嫌犯,可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個女孩子。

作為包拯的跟班,公孫策到底犯了什麼錯?連包公都不願意饒恕他!

更讓公孫策感到詫異的是,這女子竟然跟他長得很相似。後來一番調查下,竟然發現這個女子就是他多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自從丟失女兒後,他每天都生活在自責中,現在再見到女兒,竟然是這個場面,他不想接受,也不能接受。不管怎麼樣,他都要救女兒逃離這裡,於是他就揹著包公把女兒放跑了。等包拯發現的時候,一切都晚了。為了給老百姓一個交代,他不得不含淚的想要斬殺公孫策,在臨刑時,展昭討來了聖旨,公孫策才免除了一條性命。其實在我看來,這件事情包公沒有錯,因為他需要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公孫策也沒有錯,因為他想彌補多年來對女兒的愧疚,只不過是用錯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