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祺:基於財富管理行業信心和安全感的一點思考


孫祺:基於財富管理行業信心和安全感的一點思考


華領集團董事長 孫 祺

導語

為者長成,行者長至。2018年將是財富管理行業告別野蠻生長,從盲目追求規模到追求質量,其專業化進程全面加速,進入一個更加理性成熟、客戶需求更加多元、產品更加豐富、服務更有深度的時代。未來誰能引領行業的價值取向和實際訴求,誰就會贏得投資者真正的信心和安全感。


近段時間以來,我沒有因頻繁曝出的財富管理行業負面新聞驗證了自己過去的預判而感到滿足。我更多思考的是這些新聞除了讓投資者一次次陷入恐慌情緒中以外,並未為他們如何提高投資安全性提供更有益的思路。

回頭看來,一群踏準節拍的幸運兒以自己意想不到的速度野蠻生長:充足的信託產品供應和龐大的市場理財需求,使得第一批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在短短3-5年時間內就完成從原始積累、到資本整合上市的全流程,收穫巨量利潤。

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萬全之策,隨著市場對於行業原有痛點忍耐力的迅速消減,投資者們開始對自身所付出的費用和換取的服務質量表示不滿,開始質疑員工的利益是否與他們的利益保持一致。面對當下財富市場的困局,如何構建行業信任感與安全感,越來越值得我們探究。

1

讓政策導向價值本源


供需兩旺催生出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市場繁榮並不是行業發展的常態,已經第十個年頭的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迎來了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變化之下的轉型之痛。資管新規及其配套文件相繼發佈,對通道業務、非標資產、期限錯配、資金池以及剛性兌付等資管行業頑疾進行了整頓,整個市場都將面臨劇變。

監管趨嚴是否表示機會不再?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本輪國家對金融行業監管的健全和升級,並非將其打入冷宮,棄之不顧,政府對行業的規範整治更不是“打壓”和“排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創新金融服務,其中一個核心詞就是“規範發展”。任何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經營者或投資者都需要理解:規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規範是前提,發展是根本。

縱觀當前市場,少數公司的淘汰不能掩蓋整個行業欣欣向榮的事實,隨著監管制度的嚴格執行,對於實力較強、規範運營的財富管理機構而言,他們將因為行業發展不斷規範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2

以行業初心重塑市場信任


從野蠻生長到群雄逐鹿,每個行業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週期。對於第三方財富管理這個行業來講,它已經被推到優勝劣汰的軌道上:傳統上以佣金為主的盈利模式將受到更多挑戰,未來市場上的斬獲投資者芳心的將是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諮詢服務和品質生活服務的綜合型企業。

這個週期下的一切發展和變化,對於財富管理行業來說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對經濟發展主航道、大趨勢的把握,對風險的提前預判,對結構性機會的認知和行動力,都將成為我們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的基石,而其中以正確價值觀指導下的價值判斷能力將成為財富管理公司的核心能力。

財富管理機構的核心價值觀是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是集專業性、獨立性、綜合性為一體的全方位財富管理。所以,財富管理機構的定位應該是以需求為導向,包括債務、稅務及遺產規劃、保險需求、醫療需求、支出控制和收入創造在內的全方位資產打理服務提供商,讓財富管理機構真正迴歸“受人之託”的本質。

3

用技術和人才贏得安全感


解決當前人才荒問題

財富公司本質上不應該是營銷機構,而是一家高端服務型公司,財富配置是一種能力升級和理念轉變,它要求具有高度專業視野的金融服務人才除了投資配置能力之外,更需要有敬畏市場的態度。目前市面上獨立理財工作室、理財師事務所、家庭辦公室等形式多樣的私人財富服務組織的試水,增進了財富管理行業的新一輪繁榮,也挑戰和提醒了財富管理機構:能夠獲得市場青睞的理財師註定是行業翹楚,重視團隊建設,募新、守成和卓越將成今後機構保持生機的三部曲。

我認為,對於國內財富管理企業的最高管理層以及第一管理梯隊,考察國際上先進財富管理機構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型,為公司創新化發展儲備相關知識與實踐案例是非常必要的;對於中層和基層財富人員,引進以資產配置能力為核心的專業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准入標準,則會產生良好效果;最後,企業設置符合現階段行業發展現狀的職業晉升與激勵機制也是行業解決人才荒問題的當務之急。

技術定義理財未來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俗。對目前財富管理行業而言,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已經是必然選擇。傳統財富管理機構需要為財富客群提供基於數據和技術支持下的資產配置及產品組合,以人機結合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不失溫度的數字化服務,以數字化轉型降低服務高淨值客戶的成本,賦能機構及從業者。

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在內的多項技術將在客戶畫像與分析、規劃與配置、交易與執行和組合管理等環節上,改變傳統業務邏輯,幫助財富管理行業實現降本增效、客群延展、提升體驗和控制風險等效果。

它將會令傳統的財富管理煥發新生,加速進入“數字化財富管理”時代。這種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行業自我革命,我將其稱為財富管理新時代——以數據為基礎,以賬戶為核心,以科技為能力,技術的進步獲得價值,也會重新贏得客戶的安全感。

為者長成,行者長至。2018年將是財富管理行業告別野蠻生長,從盲目追求規模到追求質量,其專業化進程全面加速,進入一個更加理性成熟、客戶需求更加多元、產品更加豐富、服務更有深度的時代。未來誰能引領行業的價值取向和實際訴求,誰就會贏得投資者真正的信心和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