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4月25日,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桃園村村民俞金來來到桃園社區為民服務中心辦理社保繳費業務,只用了3分鐘不到的時間,以前需要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跑一趟縣裡面社保局的事情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輕鬆搞定。

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5月18日,廣州市增城區荔銘果園農場,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翟燕立主任用自己的手機在“實名農戶”商城上下單購買農戶正在製作的粽子,通過“實名農戶”平臺,廣東省農戶的手工粽子成為千里以外北京市部委領導餐桌上的美味。

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在村裡掛市區醫院的號、在村裡辦理社保業務、足不出村找附近工作、在家門口繳費取款、在家門口對外出售農產品……一張小小的社保卡,徹底顛覆了以往社保卡只能用作買藥的認知——社保卡,不僅可以被用起來,還可以被用的很好。

致力於提升持卡人和卡之間粘性、實現社保卡深度應用的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生科技”,002908)在深耕社保卡應用和服務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德生科技董事長虢曉彬表示,他帶領公司所做的,就是在社保卡領域不斷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用公司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把社保卡相關的應用服務落地、推廣,讓老百姓用卡有更好的體驗。

發揮社保卡的錨定作用

德生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社保卡的生產、銷售及信息服務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秉承“搭建電子政務與百姓生活的橋樑”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便利的社保卡應用及服務生態圈。公司主營業務面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生信息領域,以社保卡為依託,通過智能終端設備、應用平臺等軟硬件產品相結合,逐步創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綜合運營服務模式。

在不少人看來,德生科技就是一家制卡、髮卡的公司,得益於“十二五”較快的社保卡發行速度,2016年以前,公司也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水平。在2017年10月20日上市之前,曾有質疑稱隨著未來社保卡發行速度的放緩,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不過,在社保卡領域的先發優勢以及持續深耕,幫助德生科技在社保卡行業相對傳統的業務上依然保持大幅增長。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分產品來看,公司社保卡業務貢獻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56.27%。

根據人社部的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0.88億人。按我國人口90%的參保率測算,社保卡的總髮行容量將達到12億張以上,最終實現城鄉居民“人手一卡”。

城鄉居民“人手一卡”目標的實現,意味著社保卡在髮卡、換卡和補卡上仍然具有廣闊的空間。以髮卡為例,2018年1月18日,四川博物院職工王代乾從四川省人社廳廳長戴允康手中接過了自己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從當天起,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在四川省正式發行並啟用。而根據相關資料,並且通過競標,德生科技成功入圍了四川省第三代社保卡生產廠商,成為全國最早一批具備第三代社保卡生產能力的廠家之一。

髮卡之外,由於社保卡作為我國居民獲取社會保障服務的唯一“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於各種方面的原因,導致社保卡丟失或者損壞的不在少數,如何讓百姓便捷、快速地進行社保卡的補辦成為了各地人社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痛點,德生科技推出了社保卡即時補換卡服務,特別是針對三代卡的升級換代,二代三代卡都通用的社保卡自助換領一體終端,老百姓便就近網點就可快速進行補換卡。

“只有先把社保卡發出來,老百姓有了卡,才能在這個基礎上談社保卡的應用和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講,社保卡依然具有錨定的作用”,在虢曉彬看來,在大力推進社保卡應用的新階段,把社保卡發出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把用卡環境建起來

制卡、髮卡業務之外,德生科技早已開始轉型社保卡行業服務商,為公司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在虢曉彬看來,經過十幾年的日積月累,德生科技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社保卡應用服務產品體系。“僅僅社保部門就推出了102項應用,對應的都有現成的業務,就是怎麼把這個業務搬到互聯網,搬到社保卡的服務體系裡面,真正的服務到老百姓,這就是我們未來社保卡應用的目標和前景。”

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把社保卡用起來,如果說把社保卡發下去是第一步,那麼,把社保卡用卡環境建起來就是第二步。

德生科技相應動作主要體現在,公司近年來積極推進社保卡應用服務,大力鋪設服務終端設備,特別是面向廣大的農村,創新式的滿足各項基於社保卡的民生需求,不斷拓寬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推進基層公共服務的落地。

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服務終端設備的“明星”便是小黃機。“我們在走訪中發現,雖然農村對政府服務的需求更迫切,但農村的政府公共服務最薄弱、用卡環境太落後。如果把城市裡的社保自助終端放到農村,區域廣、路途遠、點分散、服務成本高等都是待解難題。於是,我們開發出了體積小、易安裝、好維護的‘德生寶’小型社保便民服務終端。”德生科技有關人士說。

來自德生科技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針對目前社保卡應用場景多樣化、便民服務方式單一等問題,德生科技已經推出了網上辦事大廳、手機APP、微信、支付寶、社保部門服務場所內自助服務終端、面向農村等基層的便民服務終端等全渠道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應用服務平臺,延伸社保服務網絡並滿足各種用卡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通過這種“平臺+終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實施,公司已經在全國70多個城市建設了逾萬個社保應用服務網點,全方位打造“社會保障卡用卡環境建設服務”項目,在安徽、江西、江蘇、四川等多個省市,老百姓實現足不出村,或就近家門口,就可辦理“查詢、繳費、取款、諮詢”等各類社保卡業務。

由此,公司實現了社保卡應用市場佔有份額的提升,充分發揮了以“社保卡+信息化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逐步發展成為能持續運營的社保卡應用服務商。

把社保卡用起來

社保卡發下去了,德生科技重點推進的農村服務網點建設也進展明顯,臺子搭好後,剩下來的就是把大戲唱起來,而且還要唱好。

作為企業服務方,儘管做的是政府的生意,德生科技還是認為,公司不僅要服務於政府,更要服務好農民,想辦法找出更多的農民需求的服務,通過日常多業務多頻次的應用交易,為服務網點增加收益,吸引和發揮更多社會化的力量,找到網點的商業化模式,這才是真正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長久之道。

多業務多頻次的應用包括哪些?據悉,目前,政府補貼發放通過社保卡完成,而在德生科技的農村服務網點,通過社保卡,農戶就可以足不出村,在家門口領取補貼,同時完成社保繳費;通過社保卡,農戶就可以不出村就預約到大醫院的專家號;通過社保卡,農戶可以在家門口找工作……而直接涉及到農戶利益關切的,便是農戶可以通過德生科技“實名農戶”平臺,出售自家農產品,增加收入。

資料顯示,2016年初,德生科技開發出社保卡“實名農戶”應用,讓農民用社保卡在網點的終端上實現自己的農產品直接賣給城市家庭,這樣既可以精準扶貧到農民,又可以高頻使用社保卡,帶動網點的服務效益和積極性。隨後,德生科技推進實名農戶在廣東增城正果鎮試點。

德生科技“實名農戶”得到了人社部領導的肯定。5月17日—18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翟燕立主任、高琦副主任一行,蒞臨德生科技考察指導“社保卡+實名農戶”扶貧應用。調研活動結束後,翟主任一行對“實名農戶”工作予以了肯定。翟主任指出:社保卡要發展成一張全社會的卡,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德生科技在社保卡應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在“社保卡應用+農村電商扶貧”上,已經基本摸清了門道。

德生科技:深度下沉 社保卡可以用得更好

“就業、金融,也是我們今年把102項應用與農民需求結合,進行市場化應用的重點。”德生科技人士指出,“社保卡有每個人的實名信息,它是得天獨厚的一個粘點,直接鏈接到農戶個人,就業本來就是國家目前扶貧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保的主體應用,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如果進一步引入市場化的模式,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農民經常找熟人借錢或民間高利貸,如果能通過社保信息形成信用標誌,做到隨借隨還,社保卡的金融應用,也將創新一種新的市場模式。”

在德生科技內部,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都喜歡把佈局農村服務網點的事業稱為“織網”。“這條織網之路,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經初見端倪,公司的目標是在已提供卡服務的城市都能覆蓋農村服務網點。最終,如果政府通過網點建設和應用,結合應用分析,能為農民提供精準的服務,那麼,農村的信息化服務‘最後一公里’也就打通了!”上述德生科技方面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