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全球每年约40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其中有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

中国每年11.2万人死于室内装修,98.7%以上的新装修家庭甲醛超标在60%以上!

每年有200多万人因甲醛污染致病,超50%为5岁以下儿童!

90%以上的孕妇、儿童在搬入新家后有甲醛过敏症状、咳嗽、气喘头晕等等!

医院儿童血病患者99%的病因是因为长期吸附甲醛引起!

甲醛,作为一种对人类最有害的气体,被誉为室内“夺命杀手”,尤其在中国,严重危害新装修家庭,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的身体健康。

2014年,南昌一幼儿园发生集体甲醛中毒事件;

2015年,年画娃娃邓鸣贺因甲醛中毒诱发白血病复发去世;

2016年,90后演员徐婷因甲醛中毒诱发淋巴癌不幸去世。

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深受甲醛危害?

甲醛的危害让人望而生畏,然而,更令人恐惧的事,越来越多的新房装修家庭,家人每天都在甲醛严重超标的环境里,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每年甲醛中毒的儿童都以20%的速度递增。

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从业12年来,每年接触超过5000名的装修业主,作为一名资深的除醛师,为业主们在除甲醛方面的误区深深忧虑:

1、缺乏甲醛基本常识,漠视甲醛危害,在入住新房出现一些初步的甲醛过敏症状, 如声音沙哑、咳嗽、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意识不到事甲醛的危害,等发展到中度中毒症状时才去就医。

2、甲醛治理仅凭感觉和经验,新房装修后经过简单的开窗通风,种植绿植,或者放置只具有物理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等,就以为万事大吉,盲目入住,导致深受甲醛伤害。

3、被一些机构或者产品误导,以为单纯降低甲醛浓度,临时达标,忽视了甲醛长期挥发的特点,在甲醛浓度反弹时却没有察觉,从而受到甲醛危害。

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甲醛危害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8-0.09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 ,可引起恶心呕吐, 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的危害有: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 ,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甲醛气体,可导致死亡,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同时使用燃气。请仔细阅读以下几行知道甲醛中毒不同的体征和症状,以及如何对待它。

吸入甲醛可引起刺激鼻子,眼睛和喉咙,头痛,皮肤损伤。当经口吞食,甲醛可导致胃和食管烧灼感。

一个人可以出现呼吸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炎时,接触到的甲醛气体更长的时间。已患哮喘的人,很可能有频繁和严重的攻击。因为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经常接触或吸入甲醛气体,可提高肺癌和脑癌的风险。

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孩子们有一个削弱免疫系统,他们可以开发时的复杂性暴露于甲醛。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恶心,皮肤,皮疹,哮喘,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当摄入甲醛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致癌和促癌作用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 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夏季高温甲醛“死灰复燃”:高温散发速率高,应如何正确面对甲醛

那么怎么治理甲醛呢?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植被吸收法,但是众所周知植被对于小范围的有害气体的吸收和分解是有效果的,但是对于一个房子而言是不足够的,除非你搞得来房屋面积的3~4倍的植被,并将其摆放在家中,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开窗通风法,很多家庭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浓度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说这两方法已经不能够万能的适用于所有的家庭装修了.

我记得我家装修那会我也是千辛万苦的找方法,后来几乎穷途末路我的朋友给我推荐了邦维宁,说是具有植被吸收的加强效果,我还在想什么加强效果,我就买了几箱放在家中,一个月后气味什么的就是比原来要好了许多,我又跟进了一个月邦维宁,气味全无就是贴近家具闻也没有了气味。

治理甲醛问题,可以说刻不容缓,然而我们大多数家庭却不了解情况,盲目的采取一些办法,导致家人健康受到威胁,希望大家能够更充分了解甲醛,才能避免走入除醛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