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專訪英特爾朱傑豪:中國芯不影響與中國的合作,不退反進!

新興技術飛速發展,與中國合作被主流技術企業視為“締造未來”的重要途徑。美國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朱傑豪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不管美國國內政治層面有何不利因素,“我們一直都是中國的支持者,不會因為(合作方)是中國就退後,反而正因為是中國,我們還要加強(合作)”。

“沒有人知道未來的確切模樣,沒有誰可以一家獨大,或者所謂的‘贏家通吃’。合作是共同創造未來的重要途徑。”朱傑豪說。

以人工智能為例,“算法和框架在不斷進化,這一技術已遍及各個領域,”他說,“我們必須攜手創新,才能在這個快速進化的技術環境中創造價值。”

作為個人電腦時代的“巨擘”,英特爾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也同樣面臨挑戰,需要基於新技術重構發展模式。“早在四五年前,我們就已經制定了‘一切源於數據、一切以數據為中心’的發展戰略。”朱傑豪說。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90%的數據是在過去兩年產生的,而只有1%的數據被賦予商業價值。“數據定義未來,”朱傑豪認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諸多新興技術領域,英特爾是“新的挑戰者”。據介紹,2017年,英特爾在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投資就超過10億美元。

“這些領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人工智能的數據應用就還處在初期,這對英特爾來說是個絕佳時機……而中國正是一個重要的戰略伙伴。”朱傑豪說。

他以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為例說,百度的“DureOS”雖然上線時間比亞馬遜等企業的同類產品要晚,但其使用量更大、融合度更高。

中國的技術應用速度、數字化進程讓朱傑豪驚歎。“相比之下,在美國,除了硅谷、波士頓、西雅圖等地,其他許多地區似乎仍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他說。

回憶起自己在中國的經歷,朱傑豪說,兩三年前,他在北京坐出租車去機場,發現自己和同事都沒有帶現金,正感到窘迫時,司機告訴他可以用微信支付。“如今,微信支付已到處都是,甚至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這項技術應用。”

“數據與工程師,可以說是英特爾的DNA,我們願意與最渴望用技術解決問題的人一起合作,共同創造未來,而中國,擁有大量這樣的人群。”朱傑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