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博物館開館!

​​​最能被讀懂的博物館

最早的中國

九月臨汾

都說,博物館是一座城的“有形歷史”

傳播著城市絢爛輝煌的過去

同時留給大眾探討未來無限的空間

臨汾博物館

就是這樣的所在


臨汾博物館開館!


9月18日臨汾博物館

正式開放

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19日也將啟幕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汾市委書記嶽普煜(左三),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左一)為博物館揭牌。(付宇鵬 攝)

9月18日,臨汾博物館正式開館,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汾市委書記嶽普煜,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為博物館揭牌。

“三千年文明看山西,五千年文明看臨汾”

收拾行囊吧

來臨汾觀“最早的中國”

來旅發大會看山西未來新方向


臨汾博物館開館!


陶寺觀象臺位於襄汾縣陶寺城遺址,距今約4700年,是該遺址考古中重大的發現。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

創建於1993年,原址在鼓樓西海子邊40號鐵佛寺,新館位於臨汾市區汾河生態文化景區九州廣場南端九州公園內,近傍風光旖旎的汾河。2013年8月新館開工,2018年9月全面建成。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

有何獨特之處?

造型設計精妙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市博物館建設期間航拍,初現“日月星辰”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市博物館外景效果圖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的整體造型為日月相抱,寓意日月同輝,“太陽”位於該建築中心,“月亮”則圍繞在“太陽”西南。

館前廣場中錯落有序地排列著幾個圓形景觀,象徵著北斗七星

整體設計理念源於襄汾陶寺文化遺址的古觀象臺。博物館總用地面積約21畝,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總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高度為23.65米。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主題展示獨特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整個博物館的主題為“表裡山河”,分為“遠古足跡”“最早中國”“晉霸春秋”“千秋平陽”四部分。

“遠古足跡”——展示了臨汾獨特的自然地理風貌;

“最早中國”——體現了本初中國、堯都平陽的歷史證據;

“晉霸春秋”——反映了晉國波瀾壯闊的霸主雄風;

“千秋平陽”——勾畫了臨汾自秦漢至清代文明之進程。

“這裡是最早的中國”是臨汾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它所陳列和展現的文化不侷限於其地域性,而是能體現中華文明發展史中的精華。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臨汾博物館開館!


多件珍貴

文物亮相

臨汾博物館開館!


展館內(付宇鵬 攝)

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臨汾市博物館

館藏包括以青銅器、陶瓷器、水陸畫、木版年畫為特色的

共計14萬件珍貴文物

而這次開館

從全市42萬件珍貴文物中精選出的3000餘件精品文物驚豔亮相

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珍貴文物

包括——

“十萬年前的地震裂縫套箱”

中國目前唯一一座整體搬進博物館的墓葬“大河口遺址1017霸國套箱”

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陶寺出土彩繪龍盤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灶神原型——溝堡人面像

中國禮樂文明的代表樂器——鼉鼓

《侯馬盟書》《趙城金藏》等多件珍貴文物

必將為觀眾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那些只在教科書上看到的文物

這次來到臨汾

你都可以看到


臨汾博物館開館!


彩繪龍盤


臨汾博物館開館!


溝堡人面像


臨汾博物館開館!


銅罍,盛酒器


臨汾博物館開館!


首次面世的翼城大河口霸國漆木俑

臨汾博物館開館!


▲銅斝

臨汾博物館開館!


▲侯馬盟書

臨汾博物館開館!


侯馬鑄銅遺址陶範

最能被讀懂的

博物館

臨汾博物館開館!


臨汾博物館以打造“智慧博物館”的設計理念出發,主要體現在智慧展示和智慧服務兩方面。智慧展示主要是以數字化手段,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講話。

同時,還包括用巨型屏幕作為文物背景,以3D全息技術、VR技術等等科技手段,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


臨汾博物館開館!


▲大型3D裸眼沉浸平臺展示的陶寺觀象臺

臨 汾

期待您的到來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9月19日於臨汾啟幕


臨汾博物館開館!


航拍夜臨汾。新華網 發 李虎威 攝

來源 | 山西晚報、中新網、新華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