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見圖片下方圖注丨圖片來源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每個人的心裡

都有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儘管世事繁雜,心依然,情懷依然

儘管顛沛流離,腳步依然,追求依然

儘管歲月滄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

守住最美的風景,成為一種風度

登頂而心胸闊達,寧靜而致遠

它是——南漈山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南漈山,又名南山漈

位於蕉城區城關西南面

距城區1公里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穿越正門的園林小景後

頓時豁然開朗

原來是來到了一片大草坪

它是個天然草場,一面流水環抱,一面倚靠山巒

春草秋黃,四季常有男女老少相伴於此

感受自然愜意,享受天倫歡愉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從南漈山的入口處湖濱景區可縱覽南漈全貌

南漈山一共有五個景區

分別是湖濱、南漈、龍湫、南峰、白鶴

而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便是寧川十景之首"南漈飛淙"

據《寧德縣誌》載:"在一都白鶴峰之南,玉女峰之左

飛泉百丈,望之如銀河倒瀉。"

從南漈山的入口處湖濱景區可縱覽南漈全貌

若是雨過天晴

隱約可見飛流中一對男女相擁相依,竊竊私語

故又稱"夫妻瀑"

細聽,飛湍瀑流簌簌水聲沖刷一切煩憂

細看,瀑下巖壁嶙峋

卻是被流水沖刷得沒有了尖銳的稜角

暗喻著只可意會的人生哲理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靜佇山腳

仰頭便可端見雲煙飄散山中

依雲煙飄散的軌跡可瞧見數座廟宇隱於草木間

山澗的寺廟倚山而築,清雅別緻,年代遠久

“暮鼓晨鐘、經聲佛號”自寺廟隱隱傳出,空靈悠遠

讓到過此處的人們體會到什麼是超然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行至高處

踩踏色青黑古舊的石板道

腳下的滄桑告訴你

這便是南漈山最有歷史意義的景點

——白鶴嶺古官道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網絡 / 圖片來源

南宋寶慶年間,由於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

原有的崎嶇小道已阻礙了商品經濟流通

時任寧德縣主簿的丁大全,經實地勘察

開闢了白鶴嶺古官道

登白鶴嶺,一路南行

翻越羅源與寧德之間的界山

到羅源,再達連江縣境,終抵福州城

全程大約200餘里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它是古代閩東通往省城的咽喉要塞

陸游、朱熹、戚繼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葉飛、曾志、李鵬等也曾在此植樹留念

千百年來,這條開闢於南宋時期的白鶴嶺古官道

一直讓後人感到驚詫

以古時候的技術水平來看,其工程之浩大

修繕之完整,讓人歎服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數百年後

古驛道一往如昔

唯一不同的是那密佈的青苔與往來的行人罷了

刻著“白鶴嶺”三個字的石碑已經無數次翻新上漆

但依然掩改不了歲月為它添染的古老氣息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你想與Ta來一次邂逅嗎?

它永遠在那,只是我們時間越來越少了

選一個藍天白天的晴天,見見它吧!

「i·寧德」山不在高,有“漈”則名!它是蕉城人“娛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