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以前上學的時候,每當找不到第二天要用的課本,不知道怎麼處理弄髒的校服,遺失了另一隻襪子,我的第一反應總是找媽媽,似乎母親可以為我們處理一切生活中麻煩的瑣事,而父親,若非必要,則很少開口跟他溝通,印象裡,父親也總是以一副威嚴的形象出現在我的記憶裡。相信這樣的感受並非我一人獨有,相較於母親溫柔似水的愛,父親的愛則內斂深沉很多。上世紀九十年代《媽媽再愛我一次》裡的母子之情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影片中楊貴媚飾演的媽媽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令人印象深刻。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此次潘婷導演的催淚電影《爹地》可以說是父愛版的《媽媽再愛我一次》,片中對父親形象的刻畫十分準確,對於父子之間相互關愛但又難於言表的微妙情感詮釋得恰到好處,在父親節來臨之際,這樣的一部誠意之作可以說是獻禮父愛的最佳禮物。相信每個觀眾都能從電影裡看到自己的父親,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相信在走出影院後,觀眾對於父親的愛會有更深的一層理解。《爹地》的整體基調是剋制而隱忍的,沒有強制性的煽情也沒有故意渲染悲傷,而是以一種細膩的暗流湧動的父子情感去打動觀眾,以此來引起共鳴讓觀眾感同身受,片中李嘉文飾演的父親飛哥是一個習慣將傷痛和情緒掩藏在心底,不會輕易將生活的無奈拿出來示人的角色。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電影《爹地》講述了由李嘉文飾演的飛哥以街頭賣唱為生,住在鋼鐵廠舊家屬樓的他作為父親獨自照顧著患有自閉症、不愛說話的兒子六弟,在某天查出自己已經癌症晚期後,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決定將六弟送給自己住在加拿大的表哥,在生命倒計時的最後階段,他與六弟共同度過了一段難捨難分的離別歲月。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不同於動不動崩潰大哭刻意煽情的影片,《爹地》整個故事的的情緒是逐步遞進且剋制隱忍的,父親飛哥是一個喜歡將心事放在心底,不願讓別人看到自己傷痛的人,在查出自己身患癌症後隱瞞了身邊包括好友和表哥在內的所有人,即使遭到了身邊人的誤會也沒有說出實情,就為了給兒子六弟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六弟作為一個自閉症兒童,臉上一向看不出情緒,也很少開口說話,全片六弟發聲最多的一次是在影片結尾處抱著吉他給父親唱歌的時候。

《爹地》:年度非一般強催淚彈來襲

這樣的一對言語上甚少有交流的父子,在沉默間暗流湧動的情感才是他們愛意的表達。當六弟因為沒有穿鞋在外奔跑而導致雙腳受傷鮮血淋淋時,飛哥蹲在地上捧著兒子的雙腳沉默地哭泣,輕柔地用水擦洗著腳上的血跡,臉上帶著心疼又自責的表情,整場戲沒有一句言語,卻讓人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濃濃的愛,這樣的情緒處理和視聽語言的呈現也體現出了潘婷導演對情感細膩的把握和對視聽語言巧妙的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