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才子落魄,唐朝詩人流淚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千古書生落魄淚

丁啟陣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1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不同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詩選》:“這詩似赴潘州(今廣東省茂名市)貶所路過長沙時所作。”上海辭書出版社《唐詩鑑賞辭典》:“詩當作於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儲仲君《劉長卿編年詩箋註》認為不是作於貶謫途中,而是作於貶謫江西之後。

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第一次遷謫在唐肅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縣)縣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曆八年(773)至十二年間的一個深秋,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嶽轉運留後貶往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馬。

我比較贊同《劉長卿編年詩箋註》的編年排列,排在大曆六年(771),南巡途中,跟《岳陽館中望洞庭湖》、《長沙贈衡嶽祝融峰般若禪師》等作品為同時之作。據儲仲君的考證,劉長卿兩次遭貶,都不曾路過長沙。另外,《唐詩選》的說法,一春一秋,季節不合。

2

賈誼宅,傳說公元前177年至前174年賈誼任長沙王太傅時所居住的宅院。如今長沙市內有賈誼故居對公眾開放,位於長沙市解放西路與

太平街

口交匯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水經注·湘水》:“州城內郡廨西有陶侃廟,雲舊是賈誼宅。地中有一井,是誼所鑿,極小而深,上斂下大,其狀似壺。旁有一局腳石床,才容一人坐形,流俗相承,雲誼所坐床。”《太平寰宇記·潭州長沙縣》:“賈誼廟在縣南六十步。漢時為長沙王傅,廟即賈誼宅也。”《元和郡縣誌·江南道·潭州·長沙縣》:賈誼宅在縣南四十步。

人去後,日斜時,化用賈誼《鵩鳥賦》句子寫景:“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

湘水無情吊豈知,指賈誼在乘船渡過湘江時作賦悼念屈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又以適(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三年謫宦,《史記·賈生傳》:“賈生為長沙王傅,三年,有鴞飛入賈生舍,知遇坐隅。楚人名鴞曰服。賈生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3

詩的內容是悼古傷今,既為賈誼悲傷,也為自己悲傷。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況味。

詩的語言結構頗有特點:一二句敘事,三四句寫景;五六句敘事,七八句寫景兼抒情。寄感慨於敘事,融情感於景物。最後一句,憐君何事到天涯,其中的“君”既指賈誼,也指詩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