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俗话说:“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战国时期的荀况也曾说过:“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末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由此可见,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并且预防比处理事故更重要。

对于安全预防,有一条十分著名的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来认识。这条法则由美国的海因里希提出,通过对大量的事故分析,他认为,在所有的事故中,按照伤害程度,可分为重伤、轻伤、无伤害,它们之间的比例为1:29:300。这也就是说,每一起死伤事故的背后,有29起轻伤或故障事故,而29起轻伤或故障事故背后,又有300起无伤害事件,而这后面又隐藏着大量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状态。这也就是人们常提起的“事故金字塔” (图7-1), 也称为“l:29:300法则”或“300:29:1法则”。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图7-1 海因里希事故金字塔

海因里希还发现,事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每一起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构成了一个连锁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它认为不同伤害程度的事故之间是一系列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发生的,即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图7-2):

1.不良环境和先天遗传造成人的缺点。

2.人的缺点又会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因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而导致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事故发生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图7-2 海因里希事故链锁论

危险的因素是绝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们无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熟悉或者玩过“多米诺骨牌”的人都知道,只要推到骨牌中的任意一个个体,整个的骨牌就会做出连锁反应。因此,如果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打破这种关系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移走其中任何一个,使这些因素不再具有连锁关系(图7-3),事故也就不会发生。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图7-3 海因里希事故链锁断裂

由“海因希里法则”我们可以看出,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这个法则让我们看到,在安全管理中,对于事故的预防是安全管理一个根本性的方向。所以,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应把危机管理放在第一位,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一理念告诉人们,传统的“事故追究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班组管理,为了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把危害降低最低限度,我们必须转变到“事故预防型”管理阶段。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追根溯源,从源头上抓起,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杜绝安全隐患,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安全的头号大敌。要防范安全事故,关键就在于从源头上找到危险源的所在,要对造成安全问题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预防。

在班组工作现场,危险源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平面布局、运输路线、施工工序、施工机具和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特殊装置与设备、有害作业部位、各种设施以及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各个方面。

这些危险源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非易事。所以,必须做好辨识危险源的准备工作。

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作业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辨识危险源,必须确定危险源的要点(表7-5)。

表7-5 班组危险源辨识的要点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表7-5 班组危险源辨识的要点

危险源的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组织活动的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3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在班组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已经发现了不少辨识危险源的有效方法。

1.观察法

在班组的环境中,班组长要通过“上班看脸色、吃饭看胃口、干活看劲头、休息看情绪”来发现班组成员的心理、体力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安全不放心人,即人的安全隐患)、采取措施(排除或控制隐患)加以解决。

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

辨识小组按辨识内容编制安全检查表,着重从作业状况、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方面下功夫。让班组每个成员都清楚,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细化分析,认真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一览表》,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对所承担的项目、任务、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如触电、起重伤害、落物坠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都要在作业前仔细预想,并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及风险等级划分,分别列出对策加以落实,防患于未然。

4.案例学习法

班组长根据生产特点、作业内容,利用相关知识,定期将历史上这一月或这一周发生的事故案例列出并作简要的分析评论,还可以利用班前会把“一通三防”知识、避灾路线、自保互保技能和与当日工作性质相关的案例告知给每一位组员,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5.工序分析法

班组生产是一个流程,每个岗位都是这个流程上的一道工序,而事故危险源就隐藏于这一道道工序之中,所以工序分析法是辨识危险源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根据井下班组工作的工序,危险源辨识可以是:员工上班出家门—员工到单位—开班前会—换衣下井—入井坐皮带—到达工作岗位—(开始工作—按工序)工作过程—完成工作—返回地面—洗澡更衣—班后会—下班回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排列出来,逐一辨识,汇集成表。

6.培训考核法

要有计划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对特殊工种要按期进行特种作业考核复证,也可进行多项技术培训、摸拟常见的设备故障,辨识危险源,找出安全对策,营造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安全隐患,重在预防,你掌握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