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新區市場主體和註冊資金增幅大

本報訊 (梅傑 記者 鄭芹)記者9月19日獲悉,貴安新區自實施“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以來,新增市場主體和新增註冊資金分別提高了168%和153%。

得到這樣的成果並非偶然。

近年來,貴安新區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新模式,著力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營商環境明顯優化,創新創業活力顯著增強。

行政審批局堅持動態管理原則,依據改革政策變化情況、推進情況和市場環境需要,適時調整完善改革事項,自2016年4月選擇審批頻次比較高、改革後效果比較明顯的50項行政許可事項先行開展改革試點以來,又對改革事項進行了2次調整,2017年8月調整至62項,2018年5月調整至98項,確保改革持續保持活力。

在改革推進過程中,行政審批局在不涉及修改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礎上,堅持遵循合法原則,結合新區實際,創造性提出“取消辦證、改為備案、自主辦證、承諾辦證、證照合發、嚴格准入”“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新模式,取消辦證5項,改為備案2項,自主辦證2項,承諾辦證34項,證照合發18項,嚴格准入37項。

在配套完善上,針對“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審批部門制訂細化配套的實施方案,明確審批條件、制訂標準清單、完善辦事指南,特別是對改為備案、自主辦證、承諾辦證和證照合發的事項,有針對性地制訂了備案書、承諾書和一表通。監管部門制訂嚴格可行的監管方案,針對改革事項明確具體的監管內容、監管標準、監管手段,確保“證照分離”改革統籌平衡、有序推進。目前,新區已制訂完成審批配套措施74項,監管配套措施60項。

在聯動發展上,新區堅持審管聯動原則,建立健全“證照分離”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和月報制度,形成左右聯動、相互配合、團結協作的改革合力;加強審管銜接,建設集審批、監管、服務和監督為一體的行政管理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建立審批服務“六朵雲”,探索“審管同步、規範高效、公開透明、全程留痕、分析應用”的“雲上政務”新路,強化對行政許可事前審批和事中事後監管服務工作的全方位、全過程實時監督管理,做到放開准入和嚴格監管相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