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澆水前灌根,還是澆水後灌根?以後不要再做錯

說到花生灌根,年紀稍長點的農戶可定不會陌生,花生灌根以前用於防治地下害蟲,像是用敵敵畏(現在已經禁用),進行灌根,後來使用具有殺蟲效果的種衣劑進行包衣,如,噻蟲嗪,毒死蜱。後來又用辛硫磷灌根進行防治地下害蟲。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地下害蟲減少了,但是莖腐病,白絹病倒是發生的越來越勤,在花生的生育後期,病害發生頻頻發生,也是花生的須水高峰期,特別是在大棚裡種植的花生,不少種植戶就問,我施用灌根藥劑了,什麼時候澆水啊?

究竟澆水前灌根,還是澆水後灌根?以後不要再做錯

有人說在灌根錢澆水最好,有人說在灌根後澆水最好。

在什麼時候澆水?在灌根前後5天內最好不用澆水,在灌根前澆水,土壤容易板結,不利於作物吸收,灌根後澆水容易稀釋藥液,容易造成“不好使”,“不好用”的假象。

說到灌根就跟大家說下多菌靈,不少農戶願意使用多菌靈灌根。

但是,多菌靈灌根藥效低,葉面噴施效果好。

農業生產

多菌靈作為廣譜內吸式殺菌劑,對於細菌性病害,比如說炭疽病、葉斑病等各類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治療及預防效果。由於為內吸式,因此採用噴霧的方式也是可以起到效果的,然而灌根雖然理論也可行,但是代價也確實有些高,對於土傳病害的預防也基本上是採取曬土或者生石灰的方式來消滅土傳病害。

而灌根或者拌土多菌靈的方式還容易引起多菌靈土壤農殘超標,雖然多菌靈屬於低毒,但是低毒可不意味著無毒。即便是從環保、安全的角度出發,灌根拌土的方式也是不推薦的。而葉面噴霧的方式多菌靈藥劑更為節省,相對更加環保。

好了說了這麼多,其實關於多菌靈的用途也不過一條:殺菌!在使用多菌靈的時候儘量選取葉面噴施的方式,當然了具體情況還是要做具體分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