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誤考上了清華 一個計算機天才的智能金融之路

高考失誤考上了清華 一個計算機天才的智能金融之路

懶財網CEO陶偉傑身上集合了很多特點。

他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科男,天生的“產品經理”,身上卻又雜糅著濃濃的文藝氣質;他常常“順其自然”,會感嘆“命中註定”,但骨子裡卻又帶著“改變”的天性,想要不斷去“創造有價值的事”。

01:一個“順從命運”的計算機天才

“我從小就對計算機特別感興趣,小學升初中放暑假那會天天打遊戲,就跟我爸說想要買一臺電腦。但那時候電腦非常貴,一萬多一臺,對於工薪家庭來說,是一筆鉅款,但我爸當時也沒拒絕我,而是對我說,如果你寫一個遊戲出來,我就給你買電腦。就這麼一個賭,我就學習用Basic語言寫了一個馬里奧走迷宮的遊戲。”

在寫出這個遊戲的時候,陶偉傑才12歲。

這大概是他不平凡之路的開始。自小便展露出來的計算機天賦,讓陶偉傑以為,沒有意外的話,自己會一直沿著計算機這條路走到底。

但意外發生了。

在高考報考的時候,陶偉傑原本只填寫了一個志願——清華計算機系。但沒想到的是,那年,陶偉傑的高考失誤了,陶偉傑還是考上了清華,卻被調劑到了化工系。

陶偉傑很快就選擇了接受。他說“都已經上了清華了,總不能因為沒上計算機系就去復讀吧”。就帶著這樣認命的想法,陶偉傑在大學讀了整整一年的化工系。

讀化工系那一年是陶偉傑最痛苦的一年,他覺得化工這種東西“太沒意思”了。當他發現可以轉系的時候,轉眼就已經是大二。但那個時候只有人文學院能夠接收大二轉系的學生,覺得這相較化工系還是“更有意思”的陶偉傑便又接受了新聞系。

“其實有點機緣巧合吧,當時新聞採寫、視頻編輯等都學了,覺得還挺有趣的。後來快畢業的時候也去北京青年報做了兩個多月的實習記者,跑的是社會新聞這一塊。但跑完了之後覺得簡直看盡人間疾苦,才覺得記者這份職業不太適合我。”

一個計算機天才,因為“不知道可以轉系”這麼簡單的錯誤,便花了整整四年的時光做了與計算機完全無關的事情。換做旁人,肯定要感嘆一句“走了一道大彎路”。但陶偉傑沒有。他身上有一種順從命運的想法,認為“並沒有走錯路”。

但世間確實沒有白走的路。

這段“走錯路”的經歷賦予了陶偉傑更多感性與文藝的氣質,亦開拓了他的視野。用陶偉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學會用另外一個視角去看這個世界”。他說,“以前我可能都是用邏輯或者數學思維去看世界,但後來我能從人的角度出發去看世界,這可以幫助我快速地去了解一件事情”。

02:陶偉傑和王小川的同與不同

不過命運這個東西確實有點神奇。

就在陶偉傑繞了這麼一大圈“彎路”之後,命運又牽著他兜兜轉轉回到了自己最喜歡亦是最擅長的領域。

在明確自己不適合幹記者後的陶偉傑,就去面試了搜狗的實習生。“其實當時我也沒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幹什麼,也不懂產品,就是在BBS上剛好看到搜狗在招聘,就過去試一試。當時的面試流程也沒現在這麼嚴格,那時候互聯網剛剛興起,他們瞭解到我也會編程,平常上網也比較多,具備互聯網思維且還比較有想法,就把我留下來了。”在Sogou,陶偉傑遇到了自己的良師益友,互聯網大神級人物——搜狗CEO王小川。回到自己擅長領域的陶偉傑如魚得水,很快就得到了王小川的賞識。

陶偉傑在搜狗一待就是6年,這期間,他擔任過搜狗客戶端研發部任產品總監,負責搜狗輸入法、搜狗瀏覽器等產品。也是在這期間,他的產品天賦逐漸顯露出來。比如當時有一次,Sogou內部做了一些關於音樂搜索下載頁的改進方案。在提完方案之後,這幫人一時興起開始打賭哪個方案轉化率最高,陶偉傑選了兩個自己認為轉化率最高的方案,結果他把全部的錢都贏了,這也讓王小川對陶偉傑刮目相看,之後的日子,兩人越走越近。

走到這一步,陶偉傑都像是在“順從命運”的安排,被命運推動著一步步地走。但正如小編前文所言,陶偉傑骨子裡卻又有著“改變”的天性。

如果說,對於產品的天賦是陶偉傑和王小川最有默契的地方,那麼,在選擇這樣感性話題上,兩人又截然不同。

高考失誤考上了清華 一個計算機天才的智能金融之路

王小川是一個特別執著的人,在他身上有著異於常人毅力和堅持。

“就拿打遊戲來說吧。星際爭霸是當時風靡互聯網圈的一款戰略遊戲,遊戲設有三個種族,玩家可以操縱任何一個種族,在特定地圖上採集資源,生產兵力,目標是摧毀對手,取得勝利。這種遊戲主要玩的是造兵、戰略和廝殺。一般人玩到基地被推、大勢已去,都會選擇退出遊戲認輸,因為覺得再玩下去也是浪費時間。但王小川不是,他會拿著一個沒有任何戰鬥力的農民,滿地圖地跑不讓對手逮著。對手被弄得沒辦法就會先退出來了,系統就會判定對方輸了。”陶偉傑回憶道。

在他看來,王小川這種太執著於輸贏,而不惜浪費時間的做法是他特別不能理解的,陶偉傑自己則屬於另外一類——如果當做一件事情看不到方向的時候,他會及時止損,換一個正確的方向。

因此,2010年時,在王小川選擇依然堅守的時候,陶偉傑婉拒了王小川的多次挽留,毅然選擇出走創業。“其實我走的時候,並沒有找到任何創業方向,但再留在搜狗就是浪費時間了。”陶偉傑說。

陶偉傑骨子裡“改變”的天性正在慢慢覺醒,對於自己認定的事情,此前一直“順從命運”的陶偉傑開始顯得非常有力量。

03:不順從和“改變”:要創造有價值的事

這種“及時止損”和“善於改變”的性格後來貫穿了陶偉傑整個創業生涯。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懶財網是陶偉傑的第三次創業。

和其他創業者要摸索多次才能真正找到正確方向不同,陶偉傑似乎也是一個天生適合創業的人,有著對創業項目有著極高的敏感性和準確的判斷。

在前兩次創業經歷裡,陶偉傑都摸準了風口。

2010年,陶偉傑創立了樂彩網並擔任CEO。這是一個互聯網彩票項目,當時,互聯網彩票還未被監管叫停,正處於最火熱的時候。這個項目做了一年就盈利了,到第二年時,一個月的銷售額可以到一個億。“樂彩網當時發展到那個程度是符合我預期的,但那樣之後我就覺得當時的投資人只給團隊留了8.8%的股份,說好的期權也不作數,看不到做大的空間,所以我選擇了退出。”

緊接著,發現打車特別難的陶偉傑又做了一個付費打車軟件的項目“e達招車”,那是在2012年10月。為了這個項目,陶偉傑帶著一個助理做了厚厚一本項目書,包括如何解決司機端的道德問題,支付等問題,使得整套系統行之有效。當時,滴滴和uber都尚處於萌芽階段,而“e達招車”已經在4個城市運營了。這一次,看起來陶偉傑抓住了風口。

但後來,在滴滴和快的相繼開啟了“燒錢大戰”之後,陶偉傑又果斷放棄了這個項目。陶偉傑認為,不僅是“燒不起”,而且是沒必要。那個時候,他的資金賬戶上還剩三分之二的錢沒花完,“光靠燒錢佔領市場的項目不夠好,要創造有價值的事情”。

在創業懶財網之前,陶偉傑還考慮過AI方向去創業,但被投資人死死拉住了。投資人問陶偉傑,說“你覺得如果你做AI,至少需要多長時間能成功?”陶偉傑說樂觀地來看也至少需要十年。投資人認為這個創業週期太長了,中間會面臨無數的困難,最後還不一定能成功,無論是對於團隊還是投資人任何一方來說,都很難堅持這麼長時間的信心不動搖。

彼時剛好互聯網金融潮起,於是陶偉傑便又將眼光投向了互聯網金融。

這一次,他知道自己選對路了。

“一路走來,有一點冥冥之中註定的感覺,也有一點我自己的力量。但不管怎麼說,我都要創造有價值的事情。”對於陶偉傑來說,懶財網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04:不一樣的懶財網

而且可以說,陶偉傑又一次回到了自己最擅長的“產品領域”。

“互聯網金融的互聯網屬性是很強的,這是我所擅長的領域。而且我們選擇的切入點也很清晰,就是做理財端,而不是資產端。”在陶偉傑看來,理財端說白了也是一個“信息處理系統”,即先去理解用戶的需求,然後把用戶需求及時、迅速地匹配到相應的合適的產品上。

對於陶偉傑這樣一個理工科男來看,理財就是這樣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

因此,雖然懶財網看似與其他互金平臺做著相似的事情,但陶偉傑認為,懶財網與業內任何一家互金平臺都不一樣。

懶財網大概是業內最不重視宣傳資產優質的一家平臺。雖然其實其資產要比業內很多平臺還要優質許多——懶財網的資產端主要來自信託質押和上市公司借款。他們更多的側重點在於如何不斷創新財富管理方面的高效與個性化匹配。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目前的互金行業裡,大部分平臺所做的事情都是將資產拿出來叫賣,但大部分投資人根本都無法理解你賣的資產到底是什麼。打個比方,比如一個人餓了,想去買個麵包,他最直接的需求就是想找到合適的麵包填飽自己的肚子,他可能也分不清到底是奶酪麵包更好吃還是全麥麵包更好吃。大多平臺做的事情就是把不同口味的麵包擺得滿滿當當的,讓這個人來選,但其實意義不大。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先了解投資人到底本質需要什麼,然後根據他的需求,給他提供可能最喜歡口味的麵包,讓其填飽肚子,就可以了。我們從一開始做的,就是打造一個自動理財工具,來幫助懶人理財,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陶偉傑說。

幫助懶人理財,這是懶財網名字的由來,也是懶財網備受廣大投資人青睞的重要原因。

懶財網成立於2013年,截至目前,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裡,懶財網的交易規模已突破400億,註冊用戶超過240萬。

在這樣的運營理念之下,懶財網的很多產品顯得非常“智能”,因此,懶財網也常被業內視為智能投顧的先驅。“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做了之後別人才給我們起的名字,懶財寶也是,智能理財也是。”

陶偉傑卻認為,懶財網目前在做的產品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智能投顧,而只是將產品要素和用戶需求之間做匹配的智能理財。其產品設計都是從每個用戶的不同需求出發,並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隨時調整,最後提供給每個用戶的利率和資產都完全不同,可謂真正的“千人千面”。

05:陶偉傑的變與不變

對於之後懶財網的方向,陶偉傑表示 “希望能夠更人性化一些。就像淘寶一樣,有一套規則,信用,發貨,售後……大家在上面交易各種金融資產,我們負責提供更深度、更個性、更精細的服務” 。

高考失誤考上了清華 一個計算機天才的智能金融之路

從小擅長計算機的理工科男陶偉傑,就這樣用最簡單最理性的思考方式,闖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金融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陶偉傑“文藝”、“感性”的另一面卻史無前例地與其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曾經因市場想象空間不大就迅速調轉創業船頭的是陶偉傑,曾經擔心創業週期過長而被迫放棄的是陶偉傑,但如今想著“只要監管允許,我就會一直幹下去,把懶財網做成百年老店”的也是陶偉傑;曾經多次婉拒王小川只為求闖出更廣闊一片天地的是陶偉傑,如今提起最感激,對自己幫助最大的人是“無論好壞,都一直留在懶財團隊的一幫人”的也是陶偉傑。

在懶財網創業的四年多時光裡,陶偉傑好像變了,但好像又沒變。

但無論如何的是,懶財網把一種新的、前所未有的快捷理財方式帶給了數百萬用戶,而這數百萬用戶把“改變”的夢想還給了陶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