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每年中秋前后两三个月,也就是八九月份,是广西钦州市“跳岭头”(岭头节)的盛行期。这时,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丰盛菜肴,备足酒水饮料,迎接八方食客,有亲朋好友,有相互认识或不认识的,哪家来吃的人越多,哪家就更有福气,更有面子。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商周时期,在古籍记载中,它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的传统祭祀活动,是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带面具舞蹈。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广西南部地区的钦州、灵山、浦北一带,每年的农历八、九、十月份,大部分村庄以氏族为单位,陆续过“岭头节”。“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跳岭头也叫傩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内容大致有“设坛”、“开坛”、“跳日午”、“跳三师”、“扯大红”、“跳四师”、“跳忠相”、“灭妖精”等戏段组成,通常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戏曲故事。以颂鼓、铜锣为主要打击乐器,节奏明快有力,起伏跳跃,富于艺术性。钦州各乡镇现都保留有多个傩班和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近百个传统节目。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表演傩戏时由村民们扮演的傩神要戴上各具象征意义的面具,面具是木雕的,既有宗教人物,如开山、钟馗等,也有世俗人物,如傩公、傩婆等。在傩戏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剽悍、凶猛、狰狞、威武、严厉、稳重、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忠诚、正直、刚烈、反常、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家都来说说,你们家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吗?

中秋前后3月,“岭头节”盛行,不认识的也来吃,人越多越有面子

热切关注三农,介绍特色种养,搜索乡村见闻!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