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重要”并不是伪命题

“选择比努力重要”并不是伪命题

今天这篇文章是结合我在喜马拉雅FM的音频栏目而写的,昨天有个朋友说他刚刚从头开始听,特别是当我讲到《富爸爸穷爸爸》的时候,里面提到一句:富人不为钱工作!他就反馈说“这句话说的真是轻巧!我现在一天不赚钱,我日子都没法过了,我还有车贷房贷要还,经济压力巨大,我不仅想赚钱,而且我想更快的赚钱。”我就回复说啊:“恭喜你,穷人都是这么想的,这是多数人面对需要对未来投入的时候给出的标准答案。”

我们说的所谓“富人不为钱工作”,不是说不工作赚钱,而是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关注在建立资产方面。因为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的,而且从小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被灌输着:担心时间卖不出去——也就是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不仅能卖出去,还能批发出去,比如找一个国企甚至是央企,或者是公务员的工作,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大多数人为什么这么看重稳定的工作呢?就是因为人们对金钱的认识,就是因为人们用一份时间换一份金钱的想法,这样稳定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打包卖出去了。然而却没想到的是,越是稳定,实际上打的折扣会越大,然后人们想着就是提高售价。那么都会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卖更高的价格。也就是提高工资收入,或者考更高的学历,或者评更高的职称。第二种,就是卖出更多的时间。你看很多人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去跑个滴滴,或者做一个亲力亲为的生意。你说用时间换钱的人也有赚的不少的。我们所说的穷人不仅仅是指的金钱上的贫穷,还包括时间上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也就是时间贫穷。

另外,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用时间换钱的人他们单位时间赚到的钱可能会越来越多,但是幸福感和快乐指数并没有随着大幅度提升,甚至变得更加焦虑。用时间换钱的人习惯了以后,甚至都不会放松了。我看到了太多的这样的例子,一个十年前、二十年前整天急着想要赚快钱的人,到了今天怎么样呢?他还是整天心急火燎地想着去赚快钱!而且仍然是经济压力巨大。而一个十年前、二十年前业余时间想着建立资产的人,到今天他已经能够躺着赚钱了,也就是获得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也许在人们心里那个想着赚快钱的人,他的能力更强,但是就是由于人们不同的选择,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有的时候这种结果的差距远远超过你最疯狂的想象。很多人整天都在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但是我们看到人们的选择之后,我发现,人们对选择的力量并没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说同样的10万块钱在十年前,现在是18年2月份,假如说在08年2月份,你拿这10万块钱,你有几种选择?有的人会选择买一辆车,有没有呢?那这10万块钱的车到今天的话会价值几何呢?更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它还要花掉你很多的钱。还有一种是存银行,按照长期定存的利率来算的话,十年前你存10万块钱,现在可以拿到多少呢?大概是18万。还有的人买股票,假如说你十年前买的是中石油,那到今天会有多少钱?会有4万块钱;那如果当时买的是腾讯的股票,10万块钱变成了多少钱呢?400多万。

也就是说在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后,因为你运用了完全不同的金融工具,一笔数额不大的钱,10万块钱产生了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时间价值,而且这个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它对你的人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个人单纯的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如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欢迎收听喜马拉雅FM栏目-搜索Socrates阿蘇-《探索财务自由》专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