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甘灑青春血 身殘志堅獻愛心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潘自衛在前線時的照片

戍邊甘灑青春血

身殘志堅獻愛心

作者李世全

在老山防禦作戰一年多的時間裡,偵察連完成各項偵察任務100多次,並參加了兩次出擊作戰,為138師圓滿完成老山防禦作戰任務作出了突出貢獻。5人壯烈犧牲,多人負傷。有14名同志榮立一等功,有33名同志榮立二等功。其中一位身負重傷,右眼失明,體內殘留11塊彈片,被評定五級傷殘。被軍旅作家譽為“軍人最珍貴的戰利品,體內的彈片。”擁有這個戰利品的人,就是二等功榮立者潘自衛。

潘自衛,山東省寧津縣人,1966年9月23日出生,1983年11月,入伍到138師偵察連服役。1985年3月,隨所在部隊奔赴雲南老山前線。在13個月的戰鬥生活中,先後與戰友們共同執行各種偵察任務二十餘次,在敵前沿先後潛伏五十多個晝夜。並參加了“9·23”、 “1·28”兩次出擊作戰行動。 戰鬥中發揚了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韌不拔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圓滿完成各項戰鬥任務。用實際行動實現了他入黨申請書中的誓言,被批准火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抵近敵哨位察敵情

榮幸參加了出擊作戰

偵察敵情是偵察連的基本任務,在老山前線他多次執行偵察任務。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上級決定攻打敵395高地,上級命令李忠軍擔任組長,潘自衛和李觀東到那拉口168高地開設觀察所。

他們背上40倍望遠鏡、潛望鏡,向那拉口進發。貫穿三道封鎖線的戰壕是通往那拉口的必經之路,戰壕裡的泥水有齊膝深,有的地方到了大腿根部,他們脫下衣服,把衣服和槍頂在頭頂,行進在摻雜著碎石和碎枝條深深的泥水中,戰壕兩側佈滿荊棘和枯枝,劃破了手和臉,汗水在臉上流淌,流進嘴裡鹹鹹的;流過劃破的傷口疼痛難忍,真象在傷口上撒一把鹽,此時他們用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向著目標168高地奮勇前進。

走出戰壕到達三道封鎖線邊沿,前面是250多米寬,坑坑窪窪雜草叢生的開闊地,他們選擇了敵人的炮彈坑作隱蔽,靈活巧妙地利用敵人火力的間隙,果斷迅速地衝出三道封鎖線,又通過一條通道狹窄的雷區。

來到168高地前沿無名高地,414團1營的機槍班哨位。這是我方最前沿,離越軍陣地的前沿的哨位僅六米多遠。潘自衛小心翼翼站在地雷的空隙觀察,一數腳下週圍競有七顆地雷,附近還有定向地雷和絆發雷。他顧不上這些,精力全部集中在察明敵395高地側後的地形地貌,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即時用電臺報告師指揮所。任務完成後,由原路安全返回。

1986年1月12日,潘自衛所在的3排再次受領偵察敵52號、55號高地敵前沿兵力部署的任務。晚上九點多,在副指導員陳友學帶領下,在臨時開闢的雷區通道上,十分小心的向預定地帶開進。到達距敵前沿只有十幾米的預定地點後,副指導員把全排分成9個觀察小組,視力好的同志所在的小組負責重點部位觀察。各組選好低窪處為潛伏觀察點。

雲南的天氣變化無常,那天晩上下起了小陣雨,寒風吹來打透棉衣,天氣顯得更加冰冷,但這些他們早已置之度外 ,聚精會神觀察敵情。天上的月光在浮雲的遮掩下,時隱時現。各小組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條件,仔細觀察敵前沿的蛛絲螞跡,判斷分析,最後察明瞭敵前沿的工事、兵力部署和通信線路走向,向上級報告後,確定完成任務。

天亮前撤到隱蔽的地方休息。晚上,又摸進到敵陣地側後方進行偵察,大約10點左右就聽到前方情況異常,詳細觀察,有6個越南特工朝他們戰鬥小組走來,大家屏住呼吸,目標越來越近。其中有一個特工的腳踩到潘自衛的手邊,在那一瞬間他仍然保持沉著冷靜,避開了敵特工人員的視線。

隨後他們繼續向前搜索前進,到達52號高地側後,按照各組任務區分,進行了抵近偵察,標定了敵各個火力點的準確位置,有線通訊線路分佈,敵指揮所位置等情況,並選準了我方出擊分隊行進路線,有線通訊電纜分佈,圓滿完成了偵察任務。

敵情已經察明 ,出擊拔點作戰即將開始。1985年9月22日晚上,霧氣漸漸浮起,潘自衛所在的8班在副連長陳洪東帶領下,向指定地點開進。他隨副連長當通信員。23時30分,左右天下起了小雨,山路很滑,他們的衣服都淋溼了,下山的路更難走,大家憑著胸中一團烈火,克服重重困難,按時到達指定的左翼警戒點,佔領了有利地形。

23日6點09分,排長趙家昌帶領突擊隊向敵後穿插,斷敵退路,阻敵增援,打掉敵前沿連指揮所。表現出了機智靈活、英勇頑強、團結協作的戰鬥作風。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摧毀敵6個屯兵洞、炸燬敵六0迫擊炮2門、切斷電話線7根,繳獲衝鋒槍3支、殲敵21人,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作戰任務。

“9·23”戰鬥,潘自衛負責尖刀班與後方的聯絡,8班負責保障和救護傷員及收容任務。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下,面對叢林茂枝,雷場密佈,他們克服各種困難,於24日凌晨,把全部傷員搶運到我方06號陣地,圓滿完成任務。 3排榮立集體一等功,8班榮立集體二等功。這一天是潘自衛年滿18週歲,在戰鬥中過生日,他感到自豪和榮幸。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潘自衛與李蘭華(左)王希民(中)在執行偵察任務中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戰鬥時的八班全體合影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受傷後的潘自衛

軍人最珍貴的戰利品

―― 留在體內的彈片

“唉!怎麼到這兒啦?我們不是正從敵前沿撤退嗎?” 潘自衛從昏迷中醒來自言自語的說。他看看天花板,感到右側眼睛餘光變窄,用手一摸半個臉貼滿了紗布,全身一點都不能動。正在此時,醫生出現在他的病床前,“小潘你真是硬骨頭,早知你骨頭這麼硬,手術就不打麻藥了,”醫生笑著說。這是對他的安慰和鼓勵。

隨後醫生又告訴他,右眼球碎了沒能保住,進行了眼球摘除手術;左肺後段、頭部、肩部、胸部、腹部、腿部共有11塊彈片無法取出存留體內。頓時他腦子一片空白,過了一會,意識逐漸清晰,“啊!我負傷了。”

“ 有戍邊甘灑青春血的思想準備,沒想到負這麼重的傷,還不如光榮啦呢!今後生活怎麼辦……” 他思想上很痛苦,感到生活沒意思,對人生失去了信心。 胡思亂想了幾天後,複雜心情逐漸理出點頭緒。

他回顧二十年來成長的過程,雷鋒和珍寶島戰鬥英雄的故事在腦海中浮現,入伍後被分配到英雄輩出的偵察連,倍感榮幸,學習連隊光榮史,英雄的形象在腦海中浮現。

正在此時,收音機裡傳來嘹亮的歌聲解放軍進行曲。隨後是蕩氣迴腸的詩朗誦,其中幾句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說傷疤是軍人的勳章,留在體內的弾片,應該是軍人最珍貴的戰利品,同時也作為永不忘卻的紀念!”

朗誦者的聲情,讓他回味無窮,冷靜思索,心情豁然開朗。“我有珍貴的戰利品,在戰場上過了十八歲的生日,這不是我人生最閃亮的一天嗎?多麼有意義呀!”從此明確了人生的方向,未來在向他召喚。

七天後在即將轉院到後方時,戰友們來看他,送來的罐頭、奶粉有七箱之多。後來在枕頭下面還發現了現金120多元(當時戰友們的津貼每月9元,加邊防補助共計29元),戰友們都是從自己的津貼中節省出來的。這種戰友之間的感情,滋養了他的心田,也增加了他走好人生路的信心。

在辭別的時候,醫生又關心的對他說:“傷口陰雨天會發癢,負傷的眼睛每天會有很多分泌物,特別是晚上,大量分泌物結晶,需要經常沖洗,你要有思想準備。”

“放心吧醫生,我的幾位戰友為了保衛國家的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傷殘算個啥,困難我一定能戰勝。”潘自衛滿懷信心的說。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很不平靜,回顧了從一個熱血青年,在軍營和戰爭環境裡錘鍊成為一名鐵血戰士,感到自豪和光榮。今後要繼續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迎接人生道路上新的挑戰。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潘自衛回地方後的照片

離開戰場闖市場

1986年10月,潘自衛退伍回鄉,安排在山東省寧津縣新華書店工作。當時國家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革的時期,經營和開發市場成了領導和員工面臨的新問題。

不久,他參加了徳州地區新華書店系統營業員培訓,在課堂認真聽講,討論時理論聯繫實際積極發言,培訓結束經過考核,他第一個交卷,並獲得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地區書店領導的好評。經過這次學習,他豐富了營銷知識,開擴了眼界,看到了市場潛力。

1987年9月,他擔任門市部主任,把營銷任務細分到每一個人,認真考核,從而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超額完成當年營銷任務。新華書店本來是事業單位,隨著改革的深入,開始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就這樣把門市部推向了市場。1988年8月,成立了新華貿易公司,他走上經理的崗位。從此責任更重了,首先考慮的是員工要發工資,要解決吃飯問題。

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擴大經營範圍,除圖書外,還增加了辦公用品、繪畫用品、音像製品、工藝品、家用電器、白酒批發等。帶領員工學習市場開發知識、商品知識和營銷知識,員工市場意識明顯提高。

他的身體正如出院前醫生囑咐那樣,傷口遇陰雨天發癢,負傷的眼睛每天會有很多分泌物,越是疲勞越嚴重,特別是晚上,大量分泌物結晶,需要經常沖洗影響睡眠,有時一夜只睡三個小時。傷殘後遺症折磨和市場競爭的挑戰,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幾個晚上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思前想後,想起了犧牲的戰友,想到國家給予榮譽,想到黨的培養教育和首長的關懷,又想到了員工的期盼和領導的信任。在戰場上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在市場競爭中不能當逃兵,再困難也要迎難而上,從而樹立了堅決完成全年的經營任務信心。要為新華貿易公司爭光,為退伍軍人爭光,也要為自己爭光。

他的人格的力量在激勵著大家。經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努力,第一年超額百分之十五,完成上級下達的營銷任務,員工收入也明顯提高。有了第一年實行經營責任制的經驗,此後不斷逐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穩妥地開發市場,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新華貿易公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烈屬的“乾兒子” 會同戰友獻愛心

有一次,潘自衛去雙碓鄉清明寺村,看望李蘭華的父母,剛進村“烈屬家的乾兒子又來了”鄉親們向他打招呼。

他和李蘭華是同鄉,同年入伍,又一同在偵察連當兵,共同訓練和生活。1985年,隨部隊參加老山防禦作戰,李蘭華是“9·23”戰鬥的突擊隊員,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平時他們倆關係很密切,出征前他們倆談了很久。李蘭華犧牲了,其父母為了祖國的尊嚴失去了親骨肉,潘自衛認為自己有替李蘭華盡孝的義務。

十幾年的時間裡,每到過年過節,他都會登門看望李蘭華的父母,每逢縣城物資交流大會、廟會,他會主動地把老人接到自已家住上兩天,與二位老人拉家常,談些街坊鄰居的趣事。他們相處的很好,老人也把他當自己的親兒子看待,老太太每次來潘自衛的家,都會像照看自已的親孫子一樣,逗他的兒子玩,看到老人家開心的樣子,潘自衛的心裡特別高興。

後來因工作變故,多年在外地打工,兩位老人去世,潘自衛為沒能給他們送葬,感到萬分內疚,回來以後馬上就到二位老人的墓前祭拜,表達他的懷念之情。

80年代末,同鄉戰友先後從部隊退役。這些同志大部分參加過老山防禦作戰,由於在戰爭環境結成的戰友情懷,回鄉後都牽掛彼此的工作和生活。通信方便了,交流的機會也較多,特別在作戰勝利紀念日和清明節大家都有聚會交談的願望。

這年清明節,大家如約來到寧津縣烈士陵園掃墓,祭拜革命先烈,在墓碑前駐足凝視碑文,離開時分別在留言薄上留言。隨後利用午飯前的時間,結合上午瞻仰烈士墓情況,回顧軍旅生涯中的往事,講述在戰場上勇敢殺敵的故事,暢談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挑戰極限,苦中有樂的趣事。一生中有當兵的經歷,無怨無悔。這項活動成了慣例,延續到現在。

1998年,《寧津縣參戰老兵互助聯誼會》正式成立,推舉潘自衛為會長,開始為戰友們服務。聯誼會要做的事:一是每個人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國家政府的法律法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互相交流自主創業、發財致富的經驗;三是幫扶特困戰友,減少社會負擔;四是隨時掌握社會上用工信息,溝通聯繫,幫助困難戰友就業。

1998年,戰友崔紅西下崗後,沒有任何收入,地裡面的莊稼需要施肥沒錢買,中秋節即將到來,家裡只剩幾十元錢,妻子想買點禮物去看望父母沒能如願。兩口子因此事爭吵起來,妻子不堪生活的重負,一氣之下喝農藥,經搶救無效死亡。撇下了7歲和9歲的兩個孩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聯誼會給他送去5000元,並幫助他作好善後工作,讓崔紅西同志度過這一難關。在以後的幾年裡逢年過節時,潘自衛和聯誼會成員都會給崔紅西送去慰問金200元至300元,幫助他與母親和孩子歡度祥和的節日,同時鼓勵幫助他自主創業,逐步改善生活,他特別感謝聯誼會。

戰友高金強因在老山前線長期居住潮溼的貓耳洞,戰後患有多種疾病,退伍後不能從事正常的勞動,妻子嫌棄他離婚遠去,孩子也不管了。聯誼會為他伸出援手,送去1000元,幫助他解決燃眉之急。後來,幾位戰友共同協調,把他介紹到一個企業當保安,有了穩定的收入。後來又幫助找到了生活的伴侶,從此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多年來,幫助特殊困難的家庭19戶,戰友聯誼會出資和吸納愛心人士捐款共計4萬多元,幫助信息不靈和生活困難的戰友到縣城就業15人次。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會同戰友們捐款4000餘元,通過縣紅十字會送到災區。

與此同時,他還抽出時間,重新整理了在前線寫下的21篇8萬多字的《戰地日記》,撰寫《我的軍旅生涯》文稿 。潛心學習國學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寫出更好更多的作品。

為弘揚部隊的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偉大的中國夢,他永不停歇,還在繼續拚博。

作者簡介:李世全,遼寧省大連人,1951年1月26日出生,1969年12月入伍,1971年1月入黨。在138師偵察連歷任通訊員、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後任412團偵察參謀、2營營長、濟南軍區偵察教導大隊中隊長。84年轉業後歷任大連市大型零售企業宣傳部長、企管辦主任、副總經理、總經理兼黨委書記。2001年後從事大型購物中心業態規劃、招商、運營管理的高級職業經理人。2010年1月退休。

戍边甘洒青春血 身残志坚献爱心

PLA13613713813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