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給老人讓座了?

lotea


從前幾年就不斷出現在大家眼中的“給老人讓座”的新聞,不斷刷新大家的三觀。到底是怎樣一種原因導致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不給老人讓座,這是為什麼呢?




1、各類相似新聞的影響。

整個社會本可以說是井井有條的,年輕人每天出去工作賺錢,老人出門逛逛鍛鍊身體。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坐公交車的時候,因為年輕人不給他們讓座,就開始罵罵咧咧,更有甚者直接坐在年輕人的腿上,這是多麼為老不尊的行為。本來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次兩次也就夠了,可是越來越多的新聞,真的是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觀,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讓位了。



2、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年輕人必須要給老人讓位。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給老人讓位是我們年輕人必須要做的事。讓座是我們的美德,並不是我們的義務,只是道德義務,非法律義務。老年人無權要求年輕人給其讓座,年輕人讓不讓座全憑個人意願,不應勉強而為之。道德是需要公眾自覺遵守的,如果用法律手段來強制遵守道德,那麼道德也就變了味。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需要大力傳承這樣的美德。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依然是需要讓位的,但是,對於那些為老不尊的人,大可不必理會。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此前,一個讓座糾紛發生在上海的地鐵2號線車廂內。

事情發生在去年的10月份,只見視頻裡一位年輕女子隊一位坐在愛心專座上的老人說到“憑什麼讓給你?你態度好一點的話,我生病了也會讓給你的”。

隨後,車廂內的群眾也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這位老人,說他是耍流氓。

這位老年男子反應激烈,破口大罵,怒慫全車人。

根據當時在場的群眾的描述,年輕女子一開始坐在愛心專座上,老年男子後來非要讓她讓座給自己。

遭到女子的拒絕後,老年男子憤憤不平,就開始辱罵並拉扯女子,甚至還坐在年輕女子的腿上,逼她讓座。

該舉動引起眾多乘客的不滿,紛紛對其進行指責。

老年男子當仁不讓,直接與乘客互慫。


老弱病殘專座本來是關照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的。

但是現在有個別的 老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

甚至,當年輕人身體不適的時候,還不予以體諒和理解,用這種無賴和耍流氓的方式逼對方讓座,試圖道德綁架對方。

這並不是值得我們尊重的老人。

我們尊重那些值得我們尊重的老人。


當然,我們還是願意相信,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年輕人主動讓座時,老人也會友好地表達謝意,甚至謙讓著拒絕。

設立“愛心專座”並不是給某一部分人特權。

而是呼籲社會群體互相理解,互相體諒。

這才是設立“愛心專座”的初衷。


曾敏敏老師


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只有在中國這個具有尊老愛幼光榮傳統的國度裡,讓不讓座才會有如此多的爭論。

在很多國家,給老人讓座,老人會有一種被侮辱的感覺。在老人的意識中,我既然能出來坐公共交通,就能夠生活自理;如能生活自理,就沒有必要給別人添麻煩;能和大家一起乘坐公共交通,證明自己和大家一樣,還沒有老去,還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一個老人,如果到了坐公交車需要人讓座的時候,他未必會乘坐;如果他乘坐了,一定會有人給他讓座。很多時候,我們爭論的不是該不該給需要讓座位的老人讓座,而是該不該給倚老賣老的老人讓座的問題?

早晚高峰,是工作一族上下班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裡,一些晨練完的老人拎著菜兜一起擠公交,會讓很多人無法理解和接受;有時公交車上的大爺大媽,肆意聊天,甚至在比著誰年輕、誰跳舞好,聽著他們的談論真的後悔讓座;上班一族起早貪黑工作,壓力非常大,坐在公交座位上是一種難得放鬆,有老人站在身邊,如果再嘀嘀咕咕,即使坐著,心情也不會好到哪裡。

隨著媒體發達,經常會曝光一些為老不尊的老人,在公交車上做出各種讓人側目的事情,也讓年輕人對一些老年人的看法悄然發生了變化。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真不希望再看到老人求讓座的事件發生,如果能出行,那就心平氣和的做個安靜的老人;如果有人讓座,那就面帶微笑的道一聲謝謝。老年人要理解年輕人,他們創業工作,才有大家穩定的養老金啊!

年輕人給老人讓座的越來越少,這種事情是沒有統計的猜測。我們不能道德綁架年輕人要給老人讓座,依然那句話:讓是情分,不讓是本分。


入青0601


現在有些自媒體(不排除一些官方媒體)真有點亂象叢生,醜態百出的味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能讓他們炒的炙手可熱。中國傳統的處事方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了他們這兒成了無事也有事,小事成大事,大事弄的沒法擦!用一句流行語就是:看熱鬧不怕事大…這些人什麼心態不好揣摩,但其行為做派實在不大入流,

比如這幾天的“為老人讓座之爭”、“老人碰瓷之爭”。某些人真的是戾氣爆滿,張嘴就是規則、動輒便是道德。顯得自己比誰都高尚,比誰都有道德,調門比誰都高。就拿讓座來說吧:給老人讓座曾經是佳話美談,被提倡的優良習俗。現在讓不讓座,與是不是好人,有沒道德扯上了關係。更得出了老人都為老不尊、蠻橫不講理的結論。純粹是在製造矛盾話題。說輕了是譁眾取寵攪渾水,說重了就是不懷好意的挑動是非!這些人只顧居高臨下一吐為快,卻不知言語間恰恰暴露出他們的愚昧無知、浮躁淺薄、與鮮廉寡恥!

讓座說到底只是(也是)一種優良的習俗,是被國家歷來倡導的優良習俗。要不公交上就不會有老、幼、病、殘、孕那幾個字了。其實,現實中能不能讓座也得視個人心情,身體狀況而言,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哪有一定之規?更沒強制性的要求或規定。而讓不讓座也跟高不高尚,有沒有道德沒啥關係。更與是否老人或年輕人沒啥關係!我們經常在地鐵上看到:年輕人在座位上愜意的玩著手機遊戲,鬚髮皆白的老人抓著扶手立在旁邊,也沒見有幾個老人非要年輕人讓座不可。

一個人有沒有道德,高不高尚不是以年齡劃分的。有一句話說的很中肯:不是老人變壞了,只是壞人變老了!各位捫心自問:你自家的爸爸媽媽、岳父岳母、爺爺奶奶,叔伯姑媽,姥姥姥爺,舅舅姨媽這麼多老人裡有幾個是這樣沒道德的人呢?如果不是心瞎,也請你們睜開眼看看現在社會上犯罪的是老人多還是年輕人多?監獄裡的年輕人一定是比老人多的,那我們就能如此斷定年輕人都是壞人嗎?再說了,誰又能一直年輕不老呢?

毛主席曾說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會有左中右。多元的社會,多樣的世界不可能只有一種顏色;幾十億人更不可能都處在同一個道德水準,同一個認知水準,同一個教育修養水平。古人都知道:天有風霜雨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三六九等,地有東西南北。怎麼到了現在連這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了呢?不知道你們真的比老祖宗更智慧還是更無知?你們口口聲聲的傳統文化莫非只是說說而已?

也許他們的願望是好的,想借此提高國人的道德水平。但願望只能是願望,美好的願望一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靠搞運動、大辯論的方式只能添亂。況且你們心中浪漫的桃花園就真的那麼完美嗎?事物都是變化的,發展的。這就註定了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現代人不是說殘缺美嗎?不是說遺憾也是美嗎?沒殘缺,沒遺憾,哪來的發展呢?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有不完美的人與不如意的事怎麼辦?我覺得不是掙個誰對誰錯,誰高誰矮,還是包容點兒好。因為:一個和諧的社會也一定是個包容的社會!

無論何種社會,無論姓社姓資,無論大國小國,無論窮國富國,有一件事一定是共同的並且是沒辦法杜絕或避免的:那就是病痛與犯罪。犯罪尚且如此,道德與教養的參差不齊也就在所難免了。所以:像這類法律框架以外的事情就別再大驚小怪的了!奉勸某些人:別再自做聰明,自我感覺良好的站在道德的高度,慷慨激昂的指點江山,引領潮頭了。水大了也會死人的!這不是誨人不倦而是實實在在毀人不倦…

因為:這對構建和諧社會沒絲毫益處,只能引起群體之間的內鬥、撕裂、消耗。最後亂了思想,亂了社會,亂了你自己…


wdg0810


問一下,公交車最長的距離有多長?大部分人乘車幾個站就下。站站又何妨?上下班(早上孩子們上學)高峰期,湊啥熱鬧。

不是說不尊老敬老,尊老敬老必須的,但不是一個讓不讓坐就反映得出來的。

就現在,一般的老人,也不會在意,一個二個公交站也能站,倒是孕婦,帶小孩的婦女,幾乎是一見就有人站起來讓坐。

交通發達,公交出行方便,加上大部分老人有免費卡。上下班時,他們最好出行錯峰,

至少不會湊早上七八點鐘的公交車。

但往往是,常聽有老人"不自重",就一個乘車位子鬧得個眾人側目,倒叫人不知說什麼好。


劉一千五


讓座是義務但不是責任。不讓座也是有原因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4d141547dac31d9857053fd774a8bcb\

三槐堂瑤瑤說天下


原因很多,具體如下:

1、倚老賣老的老人越來越多。很多老人,一上公交車,就覺得,別人應該給他讓座,倚老賣老,殊不知,讓座不是責任和義務,也不是本分,而是情義,但很多老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反而覺得,自己就是老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給老人讓座!理所當然,如此,則會讓人反感。


2、壞人變老,做一些有損公德的事情,影響了這個群體在人們中的良好印象。現在動不動就出現老人猥褻女孩、不讓座就打人、摔倒好心人扶起來反而被訛詐、司機沒有及時停車就砸車窗玻璃、高鐵嗑瓜子保潔員阻止瓜子扔一地(下圖)等事件的發生,部分壞人變老,而做的一些壞事,影響很壞,導致其他老人遭殃被連帶。


3、人越來越冷漠。很多做好事後,得不到回報,甚至被訛詐,如前不久浙江滕先生扶摔倒老人反而被訛詐事件頻繁發生,讓人們傷心、心寒,乾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助人、也不讓座。心,變得越來越冷漠。



4、自私,缺乏愛心。大多數人還是讓座的,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幹嘛要給你讓座?我站著不累啊,所以,見到老人,當做沒見到。


5、活的太累。很多年輕人,上班太辛苦,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一上來就是一群老人,要讓座,就意味著要站好長時間,甚至好幾個小時,不願意。

6、老人貪小便宜上班高峰期集體出門,讓人糾結、著急。上班高峰期,老人們為了去買一公斤便宜幾毛錢的雞蛋,也要集體出沒去擠公交車,讓年輕人很糾結,讓還是不讓,不讓,別人說沒愛心,不尊老愛幼,讓,自己上班夠辛苦,委屈,最後,乾脆不讓,臉朝窗外,假裝沒看到。



7、沒有第七了,我生活的這座城市,只要老人上來,大家爭先恐後給老人讓座,別問我是哪座城市,它叫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社會的賭氣現象。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是不法定義務。給你讓座是美德,不給你讓座是本分,偏偏不給你讓座是我生氣了。

先講兩個極端的例子。林肯的父親每次見到農夫就脫帽彎腰致敬,農夫根本不回禮。林肯的父親說,我有禮貌是我的素養,對方回不回禮那是他的素養。反面例子,新聞說,一位女孩加班很累,坐在座位上休息,一位老人一把把她揪起來,還罵她沒教養,不知道主動讓座。女孩生氣了,偏偏不讓座,老人竟然一屁股坐在女孩大腿上。網上掀起對“為老不尊”的聲討。

一些網絡專門炒作“代際衝突”,主要就是老人跳廣場舞搶奪青少年籃球場啦,老人強迫年輕人讓座啦,老人責罵不讓座的年輕啦,然後有人總結了,不是現在老人變壞了,還是40年前那批壞人變老了。老人們不幹了,難道這樣“晚節不保”了,許多老人自發地到公交車上發起“老人要給年輕人讓座的倡議”,因為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應該讓他們休息。老人反正閒著沒事,不如心疼一下年輕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世上還是好人多。年輕人主動給老人讓座的還是很多,老人不讓年輕人讓座的也不少,如果社會上老人和年輕能夠互相體諒,這些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極個別的為老不尊或者不尊敬老人的個例,也不要否認整個中華傳統美德。

網上對這些少量的負面例子進行了炒作,主張了代際衝突,加劇了代際矛盾。有些年輕人看了這些報道之後,故意不給老人讓座了。年輕人心想,我也是買票坐車,我有權坐著,讓不讓座,全憑我的個人意志。任何人不得侵犯我的合法權益。我讓座,就是應該的,得不到感謝;讓的動作慢了,還被老人責罵;如果不讓,就是大逆不道。反正年輕人怎麼做都是錯,索性我不遵從你們老人眼裡的遊戲規則,愛咋地咋地。

對待這些代際衝突,都是社會發展的必須現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也沒有必要過分悲觀。如果社會上多宣揚一些正面事件,就像一些老人自發組織給年輕人讓座的行為,都在一點一滴傳遞著正能量。我們應該對社會公德抱有信心。


職場火鍋


這個現象確實很普遍,儘管不是百分百,但是大概率。這是為什麼?

第一從老人角度,新聞報道了越來越多的為老不尊的壞老人搶座的問題,並且社會一直有是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的話題,潛移默化影響著社會輿論和市民心理。

第二老年人坐公交是去幹什麼?他們通常拿著免費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去買菜,去公園鍛鍊身體,而跟他們一起擠車的是每天疲於奔命的上班族,早上擠晚上擠,上班族有的辛苦一天,好不容易佔個座休息,也可以理解不願意讓座。

第三從社會認知角度講,讓座是人情,不讓座是本性,不讓座並無被指責的地方,站在道德高度去指責別人本身就是極其不道德的,這種思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所在只要不是佔用老弱病殘孕座,不讓座,沒什麼問題。

第四輿論呼籲老年人免費卡錯時使用,老年卡不能廢除,這是尊老的行為,但是在早晚高峰期間,應該限制使用老年卡,比如在早晚上班下班高峰免費卡不免費,需要花錢坐車,用這種看不見的手來指導調控老年人坐車,這是好辦法。


韓東言


我就是一個老年人,是一個乘公交車免費的老年人,我有時乘公交車,對別人給我讓座特別不好意思坐。我自以為身體還可以,不應該上車就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讓座。有些老人為老不尊,倚老賣老,免費坐十幾站路到便宜的地方買菜,拎著十幾斤重的菜兜飛步登上公交車,上車就要求別人讓座,就是給你讓座,別人心裡也不舒服。公交車上應該有讓座的風氣,應該給那些身體不好的人(當然包括老人)、小孩、孕婦、殘疾人等讓座。作為老年人,不要過度消耗社會殘存的一點尊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