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歲高僧圓寂,死前曾寫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我們都知道,佛教本不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我們現存的佛教是古代從印度那邊傳過來的,那時候的印度也叫天竺,當時的佛理並不適合中國,經過多次演變,佛理與本地傳統文化進行融合,思想進行交流,最後總結出最適合中國的佛教讓中國的信教徒學習。所以我國現在的佛教有三種,分別是漢傳、藏傳、南傳佛教。佛教在歷史上傳入中國的過程也不是順風順水的,歷史上出過很多邪惡的和尚,被稱為“妖僧”,所以佛家經歷過許多朝代皇帝的“滅佛”行動,在中華五千年的風雨中,好幾次都要“死亡”了,結果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流傳至今。

120歲高僧圓寂,死前曾寫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知道了佛教的歷史後,我們要講的是一位高僧—虛雲禪師,他可以說是在整個佛教文化中都是極其重要的存在,也就是說把佛教比作江湖的話,他就是執牛耳、泰山北斗般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傳播佛理,以振興佛教為己任,功德無量,他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是位得道高僧。為當時的佛學界培養出許多有名的僧人,他的思想在當時無人能敵,連統治者都有耳聞,於是佛教在他手中發光發熱,名震一時。

120歲高僧圓寂,死前曾寫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他曾經給釋傳印、釋一誠都講過佛理,要知道這兩位在後世十分有名,是兩位得道高僧。因為名聲實在太大,連當時不是佛教信徒的蔣介石都知道了這位得道高僧,而且當時很多社會有名人士、名門望族都想搶著去聽這位大師的佛理,是他虔誠的信徒,可以看出來這位大師在當時實在是位德高望重的禪師啊。

大家都稱讚虛雲禪師,要知道大師的悟性高是天生的,他小時候就很理解佛理,簡直就是天生當大師的,比別人不知高出多少等級。其他的小孩都在學123,學孔孟語錄,他就開始瞭解佛經了,對佛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無論如何都要出家,就算家裡人不同意,他也要當和尚!他的家人勸說啊勸說,就是勸不動他,固執的他在咸豐8年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剃度出家了,踏入寺院的他感到神朗氣清,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佛教發揚光大。

120歲高僧圓寂,死前曾寫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這和尚一當就當了一生的時光,大師就是大師,他對佛理的參悟在當時無人能及,他憑藉著自己的智力與悟力不僅用一生時間來鑽研佛法,在研究佛理之路越走越長,還到處給人講佛,希望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懂得佛法,勸人向善,於是他對於世人的影響越來越大。

120歲高僧圓寂,死前曾寫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最後這位得道高僧居然活到了120歲的高齡,可想而知這位大師在一生中做了多少好事才能活到這樣的高齡。我們說得道高僧的去世都說的是“圓寂”,而這位大師就圓寂在自己的雲居山茅草棚裡,他的居室簡陋,圓寂前在他的木桌上留下了一個字——“戒”,這位一生輝煌的大師想要表達什麼,到現在任然至今無人參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