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對於養鴿人來說,一年一度的比賽,不論是久經沙場老手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或是滿載而歸或是名落孫山,其過程都是相當的艱辛而壯烈,從幼鴿剛剛出生到比賽結束,都有著我們鴿友無比的辛酸和汗水。新的一年來到了,新一輪的春賽將拉開了帷幕,鴿友們都無時無刻的研討著自己的愛鴿,無不忙碌著備戰新的一年新的比賽,“育種”、“培養”、“訓放”成為我們鴿友比賽前的三個最基本的程序,這不但關係到我們的比賽成敗,更關係到鴿友們所付出的心血和金錢。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信鴿的“路訓”。首先談談路訓中的信鴿方向定位感的培養。一個黃金的賽線,沒有信鴿的高度的方向點位能力,那也是白搭,我們怎樣進行有計劃,有目標,有科學的培養信鴿的方向感:

訓放大至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單個訓放,一種是群體訓放。單個訓放適用於成年鴿,群體訓放可以用於對幼鴿的初次訓放;單個訓放可以培養鴿子的個體的方向定位能力,群體放飛可以培養信鴿的整體水平。但是幼鴿在初次訓放的時候還是群體放飛比較妥當,因為畢竟是初出茅廬,對方向的定位還需要一段時間過程,以免不必要的損失。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培養信鴿的方向感可以分兩種方法來,一是四周訓放,二是固定的方向訓放。第一種方法是指在鴿舍的四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要訓放,培養信鴿的各個方向的定位感,比如:上海的鴿會的比賽有南北方向的比賽,這就要求信鴿的各個方向都要有較好的方向定位感。二是固定方向的訓放,就是根據某一個賽季的賽線,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對某一個方向定向訓放,如:放西線,可以對西線的方向通過一到兩次的四周訓放後,就對西線進行多次的訓放,反覆訓放可以培養信鴿的單向定向能力,這樣信鴿比賽一放飛就會毫不猶豫的向東或東南的反方向飛行,減少了在司放地“繞圈子”所用的的時間和體力。

其次,從信鴿的訓放強度來說,我們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適當休整出佳績”的道理。

生物都是血與肉的結合體,都有他們的極限性,超出這個極限就會適得其反。我認為信鴿的訓放要把握得當,比如:500--600公里的比賽,在100公里以內要訓放3--4次,要做到短距離多放,長距離少放,不能不放的原則,做到比賽前十天的休整期。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希望鴿友們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在制定訓放時間表的時候,適當安排訓放中的休息期,讓賽鴿得到充分的休息。

信鴿的訓放過程當中要把握好信鴿的營養均衡。由於訓放的艱苦信鴿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要及時的進行補充一些高能量的飼料。最近,從網上發現,有些鴿友,訓放很辛苦但是營養跟不上,使信鴿的體力出現嚴重透支現象,一時半會很難恢復,最後比賽可想而知。所以,做到營養均衡是信鴿訓放中不可小視的關鍵。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關於訓放的天氣的選擇,我認為最好是晴天,因為信鴿屬“陽鳥”適宜好的天氣。但是在比賽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不好的天氣,這就要求信鴿要有著對變化多端的天氣的適應性,下雨、大霧、下雪、雷電、大風等對信鴿的歸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提醒大霧天氣禁止訓放信鴿,下雨天慎防信鴿,但是下小雨的天氣適當短程的訓放,有助於提高信鴿將來在比賽中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對信鴿的有效歸巢有利。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最後,訓放信鴿是一個綜合的訓練,我們要循序漸進,不宜超之過急,急於求成,反而適得其反。我們不但要把握好信鴿訓放的方向感和強度的訓練,還要把握好訓放天氣和營養的均衡的重要性,以及信鴿個體的素質和群體的水平,這樣才能在比賽中獲得回報。

弄清“路訓”的利與弊

總之,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穫,弄清信鴿訓放的利與弊的關係,才能從訓放中獲得更大的領悟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