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軍銜制,改爲用不同符號代表各級別的軍人是否可行?

好萊塢澱粉


軍銜,是用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的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符號,一般來講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非經法律判決不得剝奪,不犯錯誤不得降銜。

可見,軍銜對軍人意味著什麼,主要是有利於提高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而軍隊由有榮譽感和責任心的軍人組成,將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力量,安邦禦敵,讓民眾安心。

軍銜對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性性,方便部隊的指揮與管理,促進正規化建設,對國際聯盟作戰和各國軍隊之間交往時,也具有重要作用。

50年代,為部隊正規化建設,國內向蘇軍全面學習,從武器裝備到戰略戰術,包括軍服制作和軍銜,都向蘇軍看齊,1955年9月,全軍首次實行了軍銜制。

後來軍內批教條主義,向蘇軍學習的成果都被推翻,包括L元帥、S大將、X上將在內的一批軍界高級將領受到了不公正的處分。

60年代初,國防部長L元帥大搞政治突出,軍銜制被視為資產階級的建軍原則和而遭到非議;中蘇關係惡化後,軍銜制又被扣上一頂修正主義軍事制度的帽子。

1964年,在軍委某次會議上,H元帥提出取消肩上的牌牌槓槓,M主席當即表示同意,於是,全軍取消了軍銜制。

此後,在對外軍交流中,軍方感到沒有軍銜,確實相當不方便,訪問或接待規格高了或者低了,終歸不妥當。


70年代末,南疆邊境衝突戰中,由於沒有軍銜,在戰場上看不出四隻口袋的軍官誰大誰小,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往往造成步坦炮兵協調困難,導致戰場出現混亂的局面。

對南疆衝突中,軍隊暴露出來的問題,經評估和論證後,軍委領導下決心恢復軍銜制度,於是,1988年,國內又恢復了自1965年後中斷的軍銜制度。

從目前來看,沒有實施軍銜的國家,正在想方設法建立軍銜制度,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內現役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同時方便國際間的軍事交流。

畢竟這是個開放的世界,儘管美國人打起了貿易戰,但畢竟世界是越來越開放了,很少有閉關鎖國的國家了,即使很落後的非洲,都在走積極合作的道路。

所以,軍銜不會取消,只要軍隊還存在。取消軍銜制,改為用不同符號代表各級別的軍人,這不是給軍中添亂嗎?這樣的措施相信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會抵制。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參與討論。


國平軍史


我不建議取消軍銜制。

首先,歷史教訓不能忘。1965年,我軍取消了1955年建立的軍銜制,全軍上下一律一顆紅星兩面紅旗,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取消軍銜制給部隊的行動指揮帶來了很大不便,例如,在行軍路上,坦克部隊與步兵相混,造成道路擁堵,一位副師長站在坦克上命令坦克走左邊,人走右邊,但竟然無人理睬,因為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誰!後來在1988年全面恢復了軍銜制。這無疑說明軍銜制在當今的軍隊現代化建設中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我們必須正確理解軍銜和等級的存在,軍隊中有嚴肅的上下級關係,各級指揮員和普通的士兵之間是不可能是絕對平等的,不論是權力還是義務,軍銜的存在將這種等級表現出來,方便了軍隊的日常和戰時的管理工作。此外,軍銜也是軍人的一種榮譽,其中包含個人能力、資歷等等因素,可以激發軍人的榮譽感和積極性。

再次,軍銜制是西方國家歷經數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在近代以來的戰爭史上,已經被證明這是一種良好的體制,至今在各國軍隊建設中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尚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而如今的中國軍隊正處於改革的關鍵時刻,不應過度激進,畢竟激進的後果我軍是深有體會的。


封天5825


軍銜起源於歐洲。中世紀歐洲的貴族是上流社會等級。普通人很難躋身上流社會。軍隊也是貴族所有的私人軍隊。

文藝復興後,貴族體系開始出現瓦解的跡象,僱傭軍隊盛行,海外貿易和戰爭逐漸增多。軍人首領的社會地位開始提高。對應不同的軍隊等級,出現了軍銜。最早的軍隊規模不大,出現的是隊長和船長,是基本組成單位。最高的級別是上校,相當於一個地區的軍事長官。然後是將軍,作為國家軍隊的統率。

所以軍銜最早是用來管理軍隊和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平民擁有軍銜就有了和貴族相當的社會地位。

現在軍銜的作用首先是便於管理。不同的軍銜授予軍隊中相應的崗位職務。比如上校團長,上尉連長。

其次是軍人的社會地位。一名退役上校在社會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當年華盛頓就是弗吉尼亞洲的上校民團司令。

即使取消軍銜的名稱,也不能取消軍銜的實質。不論用任何標示替代,也是軍銜,也要有名稱。就像軍隊不叫軍師旅團,還要用縱隊支隊聯隊大隊中隊小隊一樣。事實是抹殺不了的。


天明遙遙山海關


這個問題我認為吧,軍銜不就是不同符號代表的各級別嗎?軍銜不就是軍人別在肩膀、貼在胳膊、前胸、領口、帽子前方中央的符號嗎?

長久以後很多軍迷都在神化軍銜,說什麼文職幹部的肩章不是軍銜,只有軍政後裝軍官肩膀上的才是軍銜。



這種觀點至少我是不同意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文職幹部的工資條上,也顯示“軍銜工資”這一項,而不是顯示“文職級別工資”,這就證明,在幹部部門和財務部門這兩大部隊最重要的部門,是認為文職幹部是有軍銜的。 在部隊軍事年鑑和軍事志工作中,統計團以上幹部時,也統計4級以上的文職幹部,在製表軍銜一欄中,文職幹部就填寫文4。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但為了與軍官軍銜有相對應的等級,設置了文職幹部的級別(特級、1級、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這樣理解當然也可以,但是我還是那句話,請參照幹部部門和財務部門給文職人員打印的工資條,就代表了對文職人員軍銜的認同。

回到取消軍銜制這一問題上來,我軍曾經設立並取消過軍銜。在取消軍銜的那些年裡,部隊建設照常,戰鬥力提升,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大家都穿65式軍裝,但是誰是連長誰是營長,沒有一個是不知道的。


相反,現在有了軍銜,中校營長一大片,少校參謀長也是一大片,你說這種軍銜制要與不要還有什麼用。 因此,我認為,如果取消軍銜制,也根本不用其他形形色色的符號來表明官兵級別了,幹部部門和兵文部隊的命令,能夠清清楚楚規定官兵的級別,職責、任務、工資,也都清晰明瞭,還要那些花花綠綠的符號幹什麼。
最後,提醒這位提問的老師,我軍的軍銜既然在1988年恢復,目前運用良好,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再次取消了,請收起您花花綠綠符號的小想法吧。


軍林天下


不可以.軍銜代表級別.符號代表軍種.在戰場特殊環境往往不知該聽誰的、如越戰在戰場上.均急往戰場方向趕.擁擠出現一片混亂.戰士們不能歸䢖.個種軍車爭路.一片混亂…這時一個軍級幹部出面指揮沒人聽不如一個現場一個連級幹部臭罵.見軍級幹部讓他閉嘴少管……因為取消軍銜制後.幹部上裝均為四個兜、 軍長與最低幹部一樣沒有任何區分標誌……但不否認另一種現象……如用數字表示如12345……來區分級別.有病!


山中隹鳥


我軍從戰爭年代到建國後每場戰爭取得勝利都無軍銜等級,而敵方都有軍銜,什麼原因?軍心民心無高低、貴賤,去除階級才能同德。。。須深刻研究再說應有與否吧,未來戰爭終將檢驗。歡迎與我pk。


大俗者188485085


有何不行?!制度規則是人定的。實行軍銜制後,我軍官兵平等不再,而變成了層次分明的等級關係!這就要求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要到位,幹部士兵要相互尊重,加強交流,溝通思想,增進感情。一旦戰事來臨,軍官帶頭,士兵跟進,形成團體戰鬥力!


靜水流雲88


軍銜制,是反映大國強國軍隊建設的制度,和軍人形象的標誌。各國軍銜都有各自國家的制度,體現出軍人的責任與榮譽,能力與權力,等級與待遇等標準原則,是衡量一個國家軍隊,軍人素質高低的重要內容,既反映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凝聚力,又凸顯出一個國家軍力的持續力。實行軍銜制關鍵在內涵,只要防止形成差異性等級意識形態,發揮官兵一致的優良傳統,必將屹立永遠不敗之地!


用戶56686686529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在特殊場合穿著都是一個樣,這服從命令即無從說起,因此一個正規國家的正規軍隊,必須正確理解軍銜制,必須實行軍銜制。


小貓鬍子103240101


軍銜制都是全球戰爭史流傳下來的,要改也是全球軍方一起改,這不是一國軍方能改變的,軍銜不止是為了在本國區分上下級關係,也是在戰場上區分上下級關係。博主的想法也是無中生有的,根本不現實的問題就沒必要提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