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開學兩三週,最近我發現學校裡突然多了一群行為舉止十分怪異的人。他們面相稚嫩、髮型簡約、歌聲嘹亮、走路挺拔,做事極其守規矩,與學校裡的其他人顯得格格不入。這群人一看就是——

剛軍訓完的大一小戰士

軍訓,是大一新生黑化的第一步,本質是以陽光暴曬等方式鍛鍊大家堅韌的意志,但很多人都會因為軍訓的高強度訓練而患上創傷應激反應綜合症,俗稱軍訓後遺症。

具體表現為走在路上忍不住踢正步、不會轉身除非先立正、在食堂打飯時用小碎步排隊、幻想和教官談戀愛等...下圖的同學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案例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種種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後臺也有上千名同學希望能解決普遍存在的軍訓後遺症的問題。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三級證持有者,我特意在廣大學子軍訓結束之際趕出這篇文章,希望助力各位大一新生消除軍訓後遺症,曬得再黑也要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自信地生存下去。



髮型篇

軍訓開始前,不論男女都要先剃頭,這可能是出於削髮明志的考慮。經此一役,基本所有人都會迎來前所未有的顏值低谷,到現在我都對C樓Tony老師30秒剃完我的頭耿耿於懷。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軍訓剃完頭,醜到沒朋友

簡直是在羞辱我們腦門寬闊的人。剃頭的唯一好處可能就是方便大家判斷彼此頭不頭圓吧。總之,軍訓後的大一同學如果走在一起,放眼望去就像是一排黑土豆。就算是吳彥祖軍訓結束後也好不到哪去。

但俗話說得好,有趣的靈魂隨處可見,好看的皮囊才是萬里挑一。軍訓結束後,大家還是可以補救自己的髮型。假髮帽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Amazing!這樣不僅能夠掩蓋髮際線後移的秘密,還可以滿足男孩子們對於美觀的需求,真是優秀啊。


膚色篇


沒有太陽的軍訓是不完整的軍訓。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著名教育家孟子就曾經點明瞭軍訓的精髓。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一般剛剛高考完的孩子們,都還不知道防曬霜為何物。放眼校園,誰是大一新生一眼就能認出。比如下面這位小學弟我就敢斷定他肯定是剛軍訓完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通常一白遮百醜。之前網上曾流傳,說馬上到來的高等數學能把臉嚇白。但根據我的自身經驗來說,這個方法不是很管用,感覺高等數學還是挺簡單的。

其實軍訓最大的尷尬在於曬得不均勻,如果變白行不通,可以試試全部曬黑,將軍訓沒有曬到的部分置於太陽下暴曬,這樣既能假裝自己是太陽的後裔,又顯得不膚淺

順拐篇


在軍訓時,總有一些人因為手腳不協調,被教官拎出來在整個方隊面前演示手腳能有多不協調,結果走得越認真越順拐,繼而在順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網上軍訓沙雕動圖更是風靡一時。很多人本來不順拐的,結果看別人演示多了,自己也成了順拐。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多看幾遍甚至察覺不出來自己有沒有順拐

為此,我動用自己的全部知識發明了一個順拐治療機。利用機器進行手腳聯動,幫助大家克服順拐的毛病。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走在路上一旦開始順拐了,假手就會垂直落下拍打你應該邁出的那條腿,提示你做出正確的調整。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願人間沒有順拐

被拍了幾下後濃烈的羞恥感使我終於正確的走上了人生的道路。果然人還是要在鞭策中前進啊!

半蹲篇


在軍訓期間,如果大家走累了,善良的教官會讓大家用更累的方式來休息——半蹲。據說正確的半蹲技術動作要求屁股坐在右腳後跟上,最後落下一個腳被壓麻屁股被頂疼的尷尬局面。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1!2!”

這使得軍訓結束後,很多同學養成了不分場合不分時機、只要蹲下就是半蹲的好習慣。連日常的蹲下上廁所,也要堅決貫徹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種如廁方式,能迫使人縮短蹲坑時間緩解便秘。但短板也很明顯,偏向性的姿勢很容易上演

屎溼級別的大片,而且一旦腿蹲麻了,就只能原地待著,後面上廁所的人都必須等著,所以日本人也會用“腳都麻待”這個說法來表示“等一等”。

如果想要從根源上緩解這一尷尬,建議大家轉學吧。去一個有馬桶的學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踢正步篇


幾乎每所學校的軍訓匯演,都有一項任務是:齊步換正步,正步換齊步。其中,正步走因為威猛帥氣,是整個軍訓學習的重點。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許多學生因為練習了太多齊步換正步的步伐,導致身體記憶太過深刻,軍訓結束後的日子仍然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此時不要驚慌,拔不出來就不要硬拔。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中二特長。大學新生們可以試著報名學校的

國旗班。從此以後,堂堂正正地齊步走轉正步走。


小碎步篇


軍訓口令當中我有一個很不理解,就是“向右看齊”。

相信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教官大喊一聲“向右砍~~七!”突然整支隊伍開始像跳踢踏舞一樣踩起了小碎步!場上每個人都堅定地盯著右邊,腳下拼命跺著大地,一時間塵土飛揚,蔚為壯觀。

教官們甚至會特意追求小碎步的響度。如果跺不響的話,還會大聲的督促大家“要拼命跺!跺!跺!”據說,這正是拼多多起名的靈感來歷。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緊張的小碎步


雖然小碎步可能會擾亂視聽,使得本來已經標齊的靜態隊伍又迴歸到不齊狀態...但如果你能踩著小碎步完成對齊動作,相信今後你的人生中,將沒有什麼目標是你不能對齊的了!

軍訓之後,生活中的小碎步,會讓每一個稀鬆平常的時刻,變得莊嚴而又充滿氣勢。就像這樣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真的很沙雕...

但很多同學反映,這種習慣性的跺腳也時常帶來尷尬。這裡畢導的建議是,當你不自覺地踏起小碎步時,只需要迅速唱著“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樂你就跺跺腳!


這樣別人就不會想到軍訓,而會認為這是一種藝術情趣了。

直角轉彎篇


通常而言,大學生們軍訓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耗在齊步走——走到一半轉個彎——繼續齊步走的過程中。其中轉彎部分教練還會單拎出來教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先立定!再90°轉體!”


軍訓結束後,教練聲音彷彿還是如雷貫耳,導致軍訓結束後我還是看見個彎就想轉,還要轉得有力度,轉得正好90°!但萬一手裡拿可樂,就會釀成慘劇。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每有一個人直角轉彎,世上就會少一瓶可樂


五月天可能就是深受其害,軍訓完了也走不出轉彎的陰影,所以才撕心裂肺地喊“我不轉彎。”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但生活處處都需要轉彎,為了消除軍訓給身體留下的記憶,我們只能藉助外物來提高注意力,用高度的緊張感抹滅慣性思維。比如我就拿了亞清的SK2放在手裡,只要想著灑了它會付出生命的代價,自然就不敢用力轉了。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個方法極其有效,建議大家也可以借用身邊朋友的貴重物品拿來練習。

拉歌篇


在疲憊的體能訓練之餘,教官還會帶領大家唱歌放鬆心情。

軍訓時期的唱歌往往是兩軍對壘,拉歌喊號。拉歌的時候旋律、歌詞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掌握一種氣震山河的發聲方法,在喊口號階段就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軍訓結束,拉歌的日子過去了。但格式化、對仗工整的口號還在我們的嘴邊縈繞不去。看見有人喊“12345”,我就想衝上去喊“我們等得好辛苦!”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看見有人說“1234567”,我就想接“我們等得好著急!”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種後遺症往往會使得我們周圍的朋友煩不勝煩,更有甚者會通過給錢來封口,破壞朋友之間本來純潔無瑕的友誼,令人苦不堪言。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針對這種煩惱,我們只有利用更洗腦的方式來以毒攻毒。可以根據拉歌的韻律重新編個順口溜,比如“12345,畢導高產似母豬”等等,這樣一來,拉歌什麼的都不記得了,我保證現在大家腦海裡都是畢導似母豬...


軍體拳篇


在我國的大學軍訓匯演過程中,有一個節目雷打不動,那就是——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跟著教官學這麼一套軍體拳。它是由拳打、腳踢、摔打、奪刀、奪槍等格鬥動作組合而成的一種拳術,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但很多大學生認為學到這套拳法就可以懲奸除惡,但往往容易釀成“面對歹徒打了軍體拳16套,結果被捅了32刀”的慘劇。反而不利於延年益壽...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是因為軍訓時軍體拳往往側重表演,表演和實戰截然不同。所以當大家面對歹徒時,千萬要量力而行。看到對方有兇器的話,不要硬拼。必要時可以採取化拳勢為舞蹈的方法來保命。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這種身體力行告訴歹徒搶劫不如跳舞的方式,有時還能吸引到歹徒的注意,為受害人爭取逃脫的時間。



結語

雖然軍訓給大家留下了如此多的後遺症症狀,但大家不要有太強烈的牴觸情緒,既然這種形式能夠在各大高校存在多年,想必有它的過人之處

像我,就從軍訓中受益頗多。在我不小心打翻亞清的神仙水,被她趕出家門時,軍訓時的快速打揹包經驗,讓我能夠迅速捲鋪蓋走人。


比軍訓更可怕的,是軍訓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