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兜轉論:「爸媽,你們爲什麼不逼我?」

孩提時代的我們很難先知先覺,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寥寥數語,說出多少成年人的心聲。

如果沒如果,現在的你是否會不一樣?

工作後,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感慨:

如果有人逼我一下,我也許不會放棄學吉他;

如果當初媽媽逼我學書法,我現在的字都不會醜到連收快遞簽名都不好意思;

如果我當時堅持把畫畫學會,就不用花錢給孩子報興趣班了…

如果,如果,如果。

兒時的興趣,像一個個啃了一口就被隨手拋棄的蘋果,滾到角落裡,腐爛、風乾、直到消失。

長大後的我們,看到別人有一技之長的時候,只能默默羨慕,默默遺憾。

十年兜轉論:“爸媽,你們為什麼不逼我?”

小時候,我曾學過跆拳道,自己纏著媽媽去報了班,學了不到四個月,又嫌累,哭鬧著不肯在去了。

爸媽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沒逼著我去,也看我哭的可憐,就沒有堅持。甚至有次在大街上偶遇教練,他們也幫我推辭:孩子最近學業繁重,時間不太夠。但其實,我唯一的課外補習班,就是跆拳道班了。

十年兜轉論:“爸媽,你們為什麼不逼我?”

直到今年和當時一起報班的發小見面的時候,我才感到後悔與不適。

他堅持了十幾年,從一開始到現在。這次帶我去參觀他自己的道館,牆上貼滿了他參加各種大賽的照片和各種獎章,我知道光鮮亮麗的背後會有無數個奮鬥的日夜,但我後悔的是,因為一念之差我並沒有堅持下去。

我能怎麼辦呢?只能默默的羨慕他,並告訴他說:我只是不太喜歡這個而已,我找到了自己更喜歡的事情。但其實,自己什麼樣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十年兜轉論:“爸媽,你們為什麼不逼我?”

所有人生前期偷的懶,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當時不經意的放棄,最終成了生命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而放棄了學跆拳道,餘下來的時間我又做了什麼呢?----發發呆、淘淘氣,糊弄糊弄作業,混日子而已。

最令人遺憾的,也在於此: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回望過去,目之所及,不過一片茫然。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那些付出就馬上有回報的事情,也多的是那些需要長期投入和超乎常人的自律才能有回報的事情。但大多數人都對前一種趨之若鶩,對後一種卻是避之唯恐不及。

對孩子來說,體現更甚。如果沒人監管,沒人逼迫的話,他很容易會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去選擇那些更輕鬆、同時也是最放縱的事情。

如果堅持到滿足,會不會大不相同?

學習特長是這樣,學知識也是一樣。

從小學到高考,12年的學習生涯就像一條路線極長的馬拉松,多少人在半路就被淘汰。

這時候,很多“看得開”的父母會想:

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想想其它出路。

孩子還小,開心最重要,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

你看看那些上了學的也不見得有多大出息。

順應孩子的個性,這樣看起來並沒有錯。

但孩子他哪裡知道不學習的人,未來要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你現在不逼他,將來他長大了只會埋怨你: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學?

但現在的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是最重要的,認為順著他的、讓他想幹嘛幹嘛的就是好人。

十年兜轉論:“爸媽,你們為什麼不逼我?”

說白了,知難而退、半途而廢、避重就輕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為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就像《嚮往的生活》裡的一幕,當王迅聽到呂思清的琴聲的時候,他的眼裡甚至泛起了淚光。他小時候也學過琴,一開始學琴的時候,也特別感興趣,練得很起勁,但有一天,“莫名其妙的就不想拉了”。

孩子的興趣,對特長也好,對學習也罷,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小火星一樣,很容易就會熄滅。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點一把火,鼓一把勁,在孩子的意志動搖時,堅定地扶他一把。

小編覺得,有時候我們過分的誇大了“興趣”的重要性,只因為孩子說了句沒興趣了,不喜歡了,堅持不下去了,就任由他把自己變成一塊兒廢鐵。

難道上了高三的同學說,我對數學不感興趣,然後從現在開始給你培養興趣?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得好,而是因為做得好,在這件事上得到成就感、滿足感,才慢慢產生了興趣。

逼孩子“七十二變”,才能面對“八十一難”

父母的逼迫,不是不顧客觀事實的一意孤行,而是在孩子想偷懶、放棄的時候,逼他不要半途而廢。

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中期的瓶勁期,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讓他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這個過程也許會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夠一勞永逸。

最主要的是,我們對孩子的逼迫並不是要他取得多高的成就,而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和對事物保持專注的程度。

這些,遠比學習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為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對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孩子,突然有一天,會全身心的投入某一件事情上。

只有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未來他才能自己抵擋“八十一難”,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