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跑男》等綜藝成寵兒,規範電視節目,誰來?

提起電視節目,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想到更多的則是一些綜藝節目,因為他們的曝光度更多,娛樂性更強。相較其他的節目類型,如新聞類、社教類、生活服務類等,似乎綜藝節目更受觀眾喜愛。其實,無論哪一類電視節目,在當今都逃脫不了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終極大討論。該如何避免電視節目日益泛娛樂化,打造出更加符合新時代的電視節目,都應該在這場大討論中找到明確的答案。

所謂“泛娛樂化”現象,是指電視媒體制作、播出的格調不高的娛樂類、選秀類節目過多,人為製造笑料、戲說過濫,連新聞、社教類節目也摻進“娛樂”元素,甚至用打情罵俏、大話“性感”、賣弄色相的情節和畫面來取悅觀眾,令收視率增高。

不可否認的是,娛樂在人們生活中的確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媒介的功能之一。但媒體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則會導致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從而降低了電視節目的價值取向,影響了受眾的欣賞品味與鑑別能力。同時,在網絡時代和流量時代的壓力下,電視節目為了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不得不以迎合大眾的需求來安排節目效果,使得電視節目日益“泛娛樂化”。而這種“泛娛樂化”更容易將文化領入低俗方向。這將會對大眾的審美取向與價值觀養成產生很大影響,若電視節目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和迎合觀眾胃口而使得電視節目“泛娛樂化”,則又會導致低俗文化的形成。

某蘇電視臺的《某距離》和某寧衛視《某某天下》,他們用娛樂化的新聞樣式來傳遞信息,雖然取得了不錯成效,但不足之處也隨之暴露出來,其中的新聞價值略低。而關於一些與城市發展和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卻很少報道,存在著報道失衡的現象。用娛樂的方法將本身較嚴肅的內容進行加工再向外傳播,這種慣用做法將會使整個社會缺乏一定的責任感。

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趙雅文也曾在《大眾傳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一文中指出,大眾傳媒泛娛樂化的危害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降低受眾的文化品位”;二是“減弱受眾的社會責任感”;三是“弱化媒介的社會職責”。對於“泛娛樂化”的電視節目,它不僅降低了受眾的文化品位,而且損害了受眾的基本判斷能力。受眾不斷地受到“泛娛樂化”電視節目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難以區分善惡美醜與高雅低俗。而電視節目又會因此而取悅受眾,進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為此,作為電視節目的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反省,加強完善電視節目的管理機制,規範電視節目市場,將為人們塑造一個和諧的視聽娛樂環境作為目標。作為受眾,更應當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欣賞品位,選擇符合正確價值觀的電視節目作為觀看對象。同時,作為當地電視臺,也應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開發具有競爭實力的本地化電視節目,集中精力製作品牌節目,這也是提高收視率,並有效控制泛娛樂化發展的方法之一。唯有多管齊下,才能規範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的現象,發展大眾所喜聞樂見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打造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電視節目才是新時代電視節目的製作準則。

《創造101》《跑男》等綜藝成寵兒,規範電視節目,誰來?

《創造101》《跑男》等綜藝成寵兒,規範電視節目,誰來?

《創造101》《跑男》等綜藝成寵兒,規範電視節目,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