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雕樑畫棟,中國古建的獨特風姿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它區別於其他體系,最大的特點有四:以木結構體系為主,斗栱,特異的外部輪廓,雕樑畫棟。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性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時,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比如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相比磚石建築,維持時間不長。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古人為什麼要雕樑畫棟?就跟木結構的特點有關。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林徽因在《中國建築彩畫圖集》的序言中,這樣說到:“最初是為了實用,為了適應木結構上防腐防蠹的實際需要,普遍地用礦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塗料敷飾在木結構上;後來逐漸和美術上的要求統一起來,變得複雜豐富,成為中國建築藝術特有的一種方法”。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林徽因說得很清楚,原先給梁枋上油漆,只是為了保護木頭,防腐防蠹。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要上油漆,何不畫些畫?畫著畫著,就忘乎所以了,幾乎想啥畫啥。但中國古代,即使現在,對梁枋都是很重視的呀,由著工匠的性子亂塗亂畫,成何體統,於是,就有好事者,出來定規矩,什麼可以畫,什麼,不能畫。慢慢的,就形成一系列約定俗成的,建築裝飾畫的“行為準則”。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進而,油漆和彩畫,也出現了明確分工,至明清時期,官式做法已有“油作”與“畫作”之分,凡用於保護構件的油灰地仗、油皮,及相關的塗料刷飾,被統稱為“油飾”,而用於裝飾建築的各種繪畫、圖案線條、色彩被統稱為“彩畫”。保護木頭是“油作”的事,而賞心悅目,是“畫作”的事。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在地域分佈上,慢慢的也開始有了變化。總體而言,南方建築,偏重於雕樑,木樑上整個雕繪戲文、圖案等;北方,側重於畫棟,表面用顏色塗繪彩畫,作為裝飾的主要手段之一。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雕樑,我們在《雀替,頭頂上的華彩,講述流年深處的故事》一文中,已經有所涉及,本篇文章,我們重點講講北方建築普遍採用的裝飾方法,畫棟。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梁枋上的彩畫,看似亂七八糟一片,其實,在佈局上,是有明確劃分的。主要分為枋心、藻頭、箍頭。梁枋的中間一段,叫枋心,左右兩端叫箍頭,二者之間的,叫藻頭。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在梁枋上作畫,叫做畫棟。畫棟的題材、內容,與雕樑相似,主要有文人畫、錦紋圖案、吉祥寓意圖案等。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文人畫,包括有故事情節的人物畫,絢爛多姿的花鳥畫,富有文人情趣的水墨竹石,山水畫,富有田園趣味的花果魚蟲,帶有野情野趣的敗荷鳧雁,追求畫面意境。再一種是工筆重彩畫,如於斐安的花鳥,乾隆時袁越的界畫。但這些畫,不是對著原作,照搬照畫,而是取其精華,去掉不適於,在房樑上彩畫表現的部分。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比如,清代彩畫,最喜歡畫黑葉子花卉,絕大部分畫在綠色地子上,這是彩畫匠很有特色的畫法。花朵、果實,用的是工筆寫實法,模仿現實中花果、果實的顏色和質感,但花和果的葉子,不按自然界中的顏色畫。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錦紋圖案,絲織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到了清代,為了滿足皇室、貴族的審美愛好,中國建築彩畫加入錦紋,營造了好像房樑上纏繞著、垂掛著絲織品效果,彩畫匠叫“包袱”,是一個彩巾。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往往四方連續多,展開後,猶如絲綢的編織“錦緞”。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吉祥寓意圖案,比如彩畫中的雲朵紋、龍紋、西番蓮紋,造型區別於木雕、石雕、磚雕。總體上講,紋飾清秀、纖細,不十分寫實。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蝙蝠和桃組合起來,寓意成“福壽”。上面畫一個蝙蝠,下面畫一個玉磬(磬是古代敲打的樂器),吉祥含義就是“福磬(諧音慶)”。蝙蝠、香圓、葵扇、玉磬組合起來,就是畫“福圓扇磬”。菊花和幾隻麻雀組合起來,寓意著“居家歡樂”。用金魚取“金玉”之意,用松鶴組成“延年益壽”的圖案,用蝙蝠和流雲組成“萬福流雲”。

建築彩畫上的人物畫,經常描寫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文學小說中的女性和宮廷仕女。比如:彩畫裡常畫的“四儒八愛”儒負辛,一個壯年人身上揹著一捆柴在苦讀,歷史上確有其人,叫朱賣臣,後來因為刻苦學習,考上狀元。“孟母三遷”,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專心讀書,幾次搬家,最後孟子成了大家。這些具有勸人學習、促人上進文化內涵的畫面,在中國建築彩畫上,應用的很多。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中國建築彩畫,有著與壁畫、雕塑不同的表現技法,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豐富了我國的繪畫遺產,它受多方面藝術影響,是獨立的、風格奇異的、中國固有的建築裝飾藝術。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從工藝上來說,中國古建彩畫的獨到之處,就是通過調動色彩方面不同材質的精華,來營造一個美的意境。比如彩畫使用顏料的組成,基本是顏料,加水膠,塗飾以後,彩畫工叫膠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水粉效果。水粉效果表面是不發光的,但是在沒有光澤的顏色底子上面,往往又添加一些亮度很高的金箔,通過這個反差,來追求一種有光與無光、有亮與沒亮的裝飾意境。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表現手段,除了平塗以外,還有“瀝粉”,它是用一種特殊工具,把膠水加上石粉,調成一種漿糊狀東西(土粉子)裝在豬尿泡製作的囊裡面,囊前面加上一個舊式的筆帽,前邊是一個孔,通過手的擠壓,囊裡面的土粉子,成線狀落到裝飾畫面上,當它固化以後,成為一條半圓形,貼覆在畫面的圓線,叫“瀝粉”。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那麼,為什麼南方多雕樑,北方多畫棟?為什麼北方彩畫比南方豐富呢?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南北文化素養,存在差異。南方文人多,讀書人多,他們追求顏色不熾烈、色彩不鮮豔,於是就把建築裝飾,轉向了建築雕飾,磚雕、木雕、石雕。即便有了彩畫,象蘇州地方彩畫、浙江彩畫,顏色一般比北方彩畫,要淡雅得多,紋式也纖細,不是那種大紅、大綠、龍、鳳紋樣。大都以各種編織的錦紋、寫生的花鳥為主的裝飾。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總而言之,雕樑與畫棟,都是我國傳承幾千年的文化遺產,代表著我們民族的審美情趣,蘊含著深厚的文史知識。時常抬頭看看,不僅可以豐富你的想象空間,說不定,順便還能治好你的頸椎病。這是笑談,開個玩笑。

中國文壇精英盤點之90後專輯

在後臺回覆:90後,即可閱讀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原鄉專欄,在後臺回覆作家名即可閱讀

青山文藝|花解語|張國領|楊建英|楊華|卓瑪

名家專輯,在後臺回覆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餘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馬爾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视野|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