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書單|你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成長就像飛躍的羽毛,向前跑,不要停!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成長書單

01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美】羅伯特·M.波西格

行走坐臥皆是禪。

將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一件我們要做的、想做的事情當中去,得到的可能會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在《柏拉圖對話集》中,斐德洛是一個愛好哲學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書中,斐德洛重返人間。他曾經是學哲學的學生,同時也是教修辭學的教師,但是由於哲學理念與文化的世界觀衝突,他終於因精神崩潰而住院。出院後,他希望從狹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脫,於是開始了一場騎著摩托車橫跨美國大陸的萬里長旅,一路經過複雜經驗與反省思考,終於暫時恢復了靈性的完整與清靜。

這一回歸自己的過程,是通過不斷尋求“良質”,即東方哲學裡的禪思,並用摩托車維修之道對其進行闡釋而實現的。這便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名的由來。

02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阿甘正傳(中英雙語版)》 /【美】溫斯頓·葛魯姆

上帝負責撕掉日曆,然後將我們的生命扔進了垃圾桶。被人們當做傻瓜的阿甘卻走出了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你想要的人生,又是怎樣的呢?

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善良單純的天性,加上天賦異稟,使他先後成為大學美式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世界級乒乓球運動員、摔跤選手、國際象棋大師和商業大亨,既獲得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又獲得約翰遜總統的授勳,甚至還無意間發現了水門事件的真相。阿甘“轟轟烈烈”的傳奇一生,看似荒誕不經,其實正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曆史與社會的縮影。透過阿甘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世態的險惡複雜與庸俗市儈,從而更覺人性真誠的可貴。

03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第3版)》/【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需要與成長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人因為有需要才能生存,因為有成長才有更多的動力,才有更高質量的生命體驗。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理論是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石,這些思想在其成名作《動機與人格》續篇——《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一書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馬斯洛畢生都在探索人類本質,他以獨創新穎又頗具說服力的人類動機理論為支撐,對人類本質進行了更全面、更精彩的設想,證明人類具有愛的能力、高尚的品質和無限的創造力,能夠追求最高的價值觀和願望。

04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淡入水中的思念》/【英】莎拉·亞歷山大

時間並不總能療愈我們的傷痛。每個人對於悲慟與哀傷的過往有不同的應對方式。然而,最好的告別莫過於重新過好自己的生活,一往無前,展示自己真實的顏色,世界將永遠都如彩虹般絢爛。

艾希的世界隨著雙胞胎弟弟艾迪的離開分崩離析。五年後的某日,在一間船屋旁她偶遇四個潛水少年,從此她愛上深潛,在水中記憶碎片紛至沓來……謹以這本書獻給我們曾如漣漪般冰潔的年華,此時或那年的青春時光裡,那個勇敢堅強的自己。

05

成長書單|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活出美麗人生》/【美】佩瑪·丘卓

面對生活的急流,不如勇敢地離開河岸,來到河中間,全然無懼地安住於當下。

《活出美麗人生》是一部睿智之書。

人生本無常,這不是少數人的痛苦,而是我們共同的處境和根本焦慮。面對這一我們無法逃避的問題,抗拒只會造成永無止境的痛苦掙扎。

但當熟悉的模式和習性主宰我們的言行,當基於恐懼的執著一次又一次地勾住我們,如何做才能欣然接納人生固有的不確定性,在變化中優雅地活著?


歡迎大家多多轉發~

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