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臭」是指銅鏽而發臭嗎?

“銅臭”是指銅鏽而發臭嗎?

“銅臭”是指銅鏽而發臭嗎?

“銅臭”這個詞語出自《後漢書·崔駰列傳第四十二》:“久之不自安,從容問其子鈞曰:‘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鈞曰:‘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為然也?’鈞曰:‘論者嫌其銅臭。'”

東漢桓帝、靈帝時,綱紀敗壞,官職可以公開買賣。崔烈已為朝廷重臣,但他仍不滿足於現狀,而在賣官鬻爵的腐敗中以五百萬錢買得“司徒”一職,從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崔鈞如實回答:“論者嫌其銅臭。”後來人們便以“銅臭”一詞來譏諷俗陋無知而多財暴富之人。

關於“銅臭”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銅錢的臭氣。“臭”若讀“xiù”則作“氣味”解,如《詩經·文王》:“無聲無臭”,《孟子》中有“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

《聊齋志異·席方平》中二郎的判語:“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詐。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餘腥猶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以嘗席生之孝。”這裡的“臭”指臭氣、惡氣應無疑問。

當然以上只是學術上的爭論,並不影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這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