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雲,我們必須觸手可及

未來的雲,我們必須觸手可及

​【雲的未來】我們這幾年,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

1、1G2G手機時代,我把這個時代稱之為移動互聯網1.0時代,即原始時代,功能主要是通話。

2、3G時代4G時代,是移動互聯網2.0時代,即智能手機崛起爆發的時代,主要功能,基於手機上網與社交功能為主,通話為輔,辦公➕交友=大量時間關注互動。

3、5G時代,移動互聯網3.0時代,即物聯網時代,2019是開啟元年,主要功能是,肉眼能看到的物體,都可以聯網,即“所見即所得”可以實現,所有一切如辦公交友消費等等,都是基於大數據引流、畫像、採集、分析、計算等再到“雲端”來完成實現,分眾今年2018提出廣告智能效果模式“產品找人”,就是基於與阿里的雲合作,方可實現此功能。

4、雲的到來,整個社會營商生態系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大量機器人會參與企業與生活之中,來代替人原本要從事的重要的工作與提供服務的當中,讓人類兩極分化去發展,有能力的人去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服務與便利,讓能力較弱的人,就業機會越來越渺茫,“失業”一詞離我們指日可待!

5、AI智能領域,像雨後春筍般的湧出,無論是用在語音、家庭智能電器端、還是傢俱端、智能鎖端、穿戴端等等,都是在搶佔“雲端”前的大數據流量的入口,阿里為何150億入股分眾,原因就是如此。

6、我們在5G到來之前,如何挖掘“雲”客戶?首先要看目前市場上誰最有優勢,三大電信運營商,他們優勢是基於:光仟、寬帶、有線等霸佔中國企業與用戶渠道市場,但一直走在外部市場的且近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的是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他們一直在割企業與用戶的“頭部韭菜”,並快速完成“雲”的原始數據的積累,並與老牌三大運營商分庭抗禮,而且優勢非常明顯,對於中國以服務型平臺作為商業模式的,他們也在通過過去傳統數據遷移到自己開發的“雲”平臺上來,如“金碟雲”,“用友雲”,“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京東雲”,以及接下來的行業“遊戲行業”,“金融行業”都要走雲的計算與運營,就是打通“人、物、場”的三者交互與無縫化連接的平臺,大家看到阿里投資VIVO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7、各位快速的去找“雲”客戶吧,費用不僅“多”而且還很“土豪”,未來三年,我斷定,無論是我們銷售,還是企業主,“得雲者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