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五代人物剪影系列之十:李存勖三箭定天下(其七)


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離世之時,曾留給他三支箭,一支射燕,一支射梁,還有一支射向的就是契丹。作為具有軍事天才人設的李存勖,相當徹底地完成了前面兩項任務。今天,我們來看看李存勖這第三支箭究竟能射多遠。

契丹,鮮卑族的一支,原生活在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兩岸,在唐朝末年逐步強盛起來,至五代十國時,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外患。

905年,晉王李克用與契丹八部統領耶律阿保機會盟於今山西大同,約定聯手抗梁。阿保機帶了三十萬部落成員來吃席,一吃吃了十來天,有東西吃大家當然都開心。無酒不成宴,李克用和阿保機喝到七葷八素之時,相互握手擁抱,約為兄弟,說好了改天一起出兵攻打朱溫。

誰知道,阿保機陽奉陰違,朱溫一做了皇帝,馬上又投入到朱溫的懷抱,不僅送東西,還“奉表稱臣,以求冊封”。朱溫說:“你先幫我把李克用幹掉,我就準你叫我一聲舅舅。”阿保機竟毫不遲疑:“有用得到外甥的地方,說一聲。”李克用聽說阿保機違約,大恨之,而且你我稱兄弟,跟朱溫竟稱甥舅,士可殺不可辱。但這一年李克用病了,只好臨死交代兒子李存勖去追究阿保機的違約責任。

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圖源網絡

李存勖接班後的基本形勢,在第四篇中已略作交待,其中既有緊急如潞州者,也有尚可暫緩放一放如契丹者。為了抓住主要矛盾,李存勖還是稱阿保機為叔叔。李存勖的這一策略,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滅燕期間,劉守光曾派人去契丹搬救兵,阿保機留下了使者,但沒有派兵前來。當然,這與劉氏父子此前與契丹的恩怨也有關係。但不管如何,李存勖的謙卑之策在整個對燕作戰期間,減輕了不少來自北方的壓力。

時間來到917年,此時的李存勖已經打完元城之戰和太原保衛戰(事見第七篇),正準備揮師渡河,阿保機南下攻佔了晉的轄區蔚州(今張家口蔚縣),並且抓走了節度使李嗣本。李存勖正在黃河邊上跟後梁打的不亦樂乎脫不開身,於是就讓駐紮在新州(今張家口涿鹿縣)的弟弟李存矩前去救火。誰知道部隊才行軍到祁溝關,偏將盧文進竟然反了,殺了李存矩,帶著部隊降了契丹。

阿保機高興得很,由盧文進做嚮導,阿保機帶著三十萬契丹大軍就接著攻佔了新州。李存勖一看後院火勢越燒越大,只得緊急抽調幽州節度使周德威前去做滅火隊長,但契丹這次來勢洶洶,周德威沒有這麼多兵,在新州吃了敗仗,只好後退回幽州根據地,阿保機也就一路跟過來圍了幽州城。

降將盧文進為了討好新主子,竟把中原軍隊常用之攻城器具如飛梯、衝車等,攻城方法如地道、土山等,一一教於契丹。這可苦了周德威,只好兵來將擋見招拆招。你挖地道我就挖水溝,你地道還沒挖通,我這水就先灌進去。你架飛梯我就熔鐵水,你還沒爬上來,我這鐵水就倒下去了。

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圖源網絡

阿保機進不了幽州城,周德威出不來幽州城,這一場攻防戰打了百日有餘,終於等到李存勖能騰出手來從南方戰線抽調李嗣源、閻寶、李存審將兵七萬,來援幽州。李嗣源率軍避開大道,自溪澗山谷突進,至幽州六十里處與契丹狹路相逢。李嗣源“舞槌奮擊,萬眾披靡”,一不小心還把對方“酋帥”活捉了,於是剩下的就是秋風掃落葉,契丹大敗而幽州解圍。

這是李存勖襲晉王以來與契丹之間第一次大規模的正面戰爭,這一場戰事,李存勖先抑而後揚,最終取得了全面勝利。北方戰線戰事結束,李存勖馬上掉回頭去在南方戰線開展了楊劉城戰役(事見第七篇)。

李存勖與阿保機之間的第二次大規模正面作戰,發生在922年。此前,李存勖兵討鎮州張文禮,定州王處直竟遣子王鬱遊說於契丹發兵以拒李存勖(事見第九篇)。王鬱告訴阿保機:“趙王王鎔留下了金山銀山,美女無數,這些都是留給天皇王您的,不能便宜了李存勖。”阿保機大喜,其妻述律論才智、膽識均不輸於阿保機,但述律說:“我們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玩有玩,你卻撇下這些跑那麼遠去找李存勖的晦氣,他不是那麼好惹的,一旦打了敗仗,你後悔都來不及。”阿保機野心頗重,且為金銀財寶所誘,已下定決心往襲李存勖,他告訴老婆述律說:“張文禮給你準備了金銀百萬,我去給你取了就回來。”於是,阿保機舉全國之兵南下。

阿保機自北而南連下十餘城,至幽州不克,騎兵前鋒遂快馬加鞭直奔定州,此時定州王處直已被養子王都所軟禁,王都告急於李存勖,李存勖親帥騎兵五千,往救定州。李存勖和契丹前鋒交兵於新城(今河北高碑店),當時契丹前鋒有騎兵萬人,李存勖的兵力只有契丹的一半。李存勖把這有限的兵力再分作兩半,一半列於陣前,“人馬精神,光明燭日”,一半伏於後面的桑林,人喧馬嘶,戰旗獵獵。契丹前鋒沒想到怎麼一上來就是大BOSS,大BOSS出戰,那身後得有多少人馬?愕然一起,旋有退意,李存勖趁機在後面掩殺,愣是追了幾十裡地,追到沙河邊上,“時沙河冰薄,橋樑隘狹,敵爭踐而過,陷溺者甚眾。”不僅如此,李存勖此戰還活捉了阿保機的一個兒子。

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圖源網絡

阿保機當時正在定州,聽聞前方戰敗,於是引軍退保望都。李存勖解了定州之圍,和王都在定州見了一面,第二天又揮軍殺向望都。在途中,李存勖被契丹大股部隊圍困,李存勖身先士卒,率軍數次衝殺,契丹退而結陣,李存勖也列陣相迎。兩相膠著之時,李嗣昭率兵來援。李嗣昭帶來的援兵雖然不多,只有三百餘騎兵,但李嗣昭一個橫向斬殺,李存勖一個縱向斬殺,契丹兵為氣勢所懾,開始向北退卻。李存勖一路追去,“所獲氈裘、毳幕、羊馬不可勝紀。”

阿保機引敗兵退至易州(今河北易縣)後,李存勖那個神仙親戚又來幫忙了,易州一連下了十幾天的大雪,平地積雪達五尺厚,契丹的糧草在後退途中基本上都送給李存勖了,現在遇到這樣的惡劣天氣,人馬飢寒死掉無數。阿保機以手指天,對著盧文進說:“這是老天爺不讓我來這裡,咱們還是回去吧。”李存勖乘勝又將契丹往北趕,解除了幽州之圍,然後又馬不停蹄掉頭返回南方戰線德勝戰場。阿保機回去後越想越氣,又覺得沒臉見老婆述律,於是就把王鬱給下到大牢裡面去了。

契丹北歸以後,暫時把重點放在解決後方的女真、渤海身上,為了避免後唐乘虛而入,主動與後唐修書和好。李存勖有生之年,契丹未敢再發動大規模戰事,直至李存勖死後後唐明宗在位期間,因定州王都反唐,再引出契丹來。再後來,阿保機的兒子耶律德光(原名耀屈之)改國號為:遼,開創了一段二百年的王朝基業。單就李存勖來說,雖然未能像對待燕和梁那樣,徹底消滅契丹,但兩次大規模戰事均沒有讓“叔叔”阿保機討到什麼便宜。九泉之下,見到父親李克用時,李存勖也可以大大方方的把第三支箭交還給父親了。

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