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不論老師是講理論還是範畫,聽過看過就算是完事。這是大多數人學畫畫的狀態。還記得陳戰老師在公開課有一段事:

陳戰老師講完一個繪畫知識點,問學生:明白了嗎?

學生聽完公屏紛紛打“1”表示ojbk。一般來說,老師在得到學生的反饋後,會繼續下一個知識點。

陳戰老師偏偏不,他說,大致意思是:“你們現在跟加了buff一樣,但90%的人的buff只持續到動第一筆為止”。

還真是這樣。為什麼呢?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一個人從接收知識,到吸收、實踐、融會貫通,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經過四個步驟才能算真正的懂了。

理解-記憶-實踐-融合。

1。從理解到記憶,請嘗試做筆記

當你脫離老師的講述,按照老師教給你的方法去畫畫時,你會發現你記得的信息是缺失的、模糊的,所以無從下筆。

大腦是個愛偷懶的傢伙。

你每天從家裡去學校、去公司,走的路線、路過的超市、甚至買早餐的店鋪,都基本是固定的。在這條路上,儘管你看過無數次,但很多東西,你還是不知道。

例如,小區裡倒閉了一家店,新開了一家店,甚至你去買過幾次藥的藥店老闆,你都記不清他的樣子。因為你沒叫大腦記藥店老闆的臉啊。(大腦:又不是帥得過目不忘,為什麼要記?我可是很忙的。)

許多學生對待公開課的態度很隨意,時不時打開手機和朋友微信聊幾句,打開微博刷上兩條,看到好玩的還評論兩句。

老師說:“敲黑板,重點來了。”於是你就趕緊截個圖,也許以後再也不會瞅一眼那張圖。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或者在過後的某天看到那張截圖,都忘了它是幹嘛用的,最後就是“不小心”一鍵刪除了。

有人一直嚷嚷著說畫人體,但是人體最基本的比例都沒有記清楚。聽一次課記不住課,為什麼不動動筆,寫下來,然後刻意去記憶呢?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是沒有道理的。擅長記筆記的同學,往往記住的東西更深刻。

當然,這裡一定要避免那種錄入式筆記法,即不篩選要點和重點,而盲目地記錄老師講的一字一句,跟個錄音機似的。

另外,達芬奇喜歡用繪畫+文字的形式做筆記,他留下了非常多珍貴的手稿。後來被一名叫哈默的人,對達芬奇的手稿進行整理,命名為《哈默手稿》。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2。從記憶到實踐,你缺少練習

戰翼有一門速塗公開課。

速塗課,用來幹什麼的呢?照片寫生。

鍛鍊手眼一致的能力。

鍛鍊造型概括的能力。

鍛鍊色彩的能力。

鍛鍊光影的能力。

總結為:鍛鍊繪畫的手上基本功夫。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要想有紮實的基本功,只記住知識點還不夠,一定要練練練。重點是練習的時候,把學到的知識點用進去。

對了,說到這個哈,有些同學畫畫有些毛病,然後某次老師給他點出了這個錯誤,他點頭“嗯嗯,知道了,謝謝老師。”

然後,下一次,下下次……

還是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

當我們學習到某些知識點的時候,把它們與之前已有的知識點聯結起來,並運用到練習中去。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比如學人體,你之前的人體比例是錯的,你記住了正確的人體比例,就要一畫人體,就檢查下比例是否正確。

還有一個輸出方式,就是依樣畫瓢,直到能夠默寫。要做到默寫,就需要耐心了。就說對照臨摹吧,能夠臨摹到八九分像,就已經非常考察手眼一致了。

3。從實踐到融合,你缺少反思與總結

畫出老師所授,只是達成了學畫畫最基本的步驟。要真正在CG繪畫領域進階,做到融會貫通,一定要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某樣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後,得到反饋,再去反思與總結。

學畫畫初期的每一張作品,都存在這樣那種的問題。有些問題涉及到知識較深,則可以放在之後解決,但是些問題是當前必須解決的。甚至只有解決了這樣必須解決的問題才能進行到下一個階段。繪畫就是這樣 “ 新知識-練習-找錯-修正 ” 不斷循環的過程。

問題是人是很難發現自己作品的問題,更別提如何改進了。所以,就需要多與同學、同行交流,多請教業內前輩。有老師的多向老師提問。

戰翼的原畫網絡班,設置了一對一的課後輔導學生可以不限次數與老師交流。其目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學習效果反饋的渠道。學生根據反饋,能夠進行反思、總結與改進,從而提升自己的繪畫水平。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畫畫的正確學習姿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