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幸離世,現在的你可以爲家庭留下多少錢?

我有個大學同學,就是傳說中那種“比你有天賦的人還比你努力”的典型代表。畢業沒兩年的時候年薪已經突破20萬了,爸媽給他付完了婚房的首付,還貸他自己來。


這個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有一天突然問我:“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個保險,萬一我死了,可以賠給我爸媽的那種。”說起想買保險的理由,他告訴我:連著看到幾則熬夜加班猝死的新聞,覺得如果自己一不小心病故或者出了什麼意外,爸媽就完了。

我給這個同學推薦了什麼保險呢?就是定期壽險。

為什麼不是意外險?因為意外險不保疾病,定期壽險是意外和疾病身故都保

為什麼是定期不是終身?因為比起終身壽險的為“傳承”買,定期壽險更多的是為“責任”而買的,還有就是性價比。

如果不幸離世,現在的你可以為家庭留下多少錢?

於是又回到了主題:怎樣選擇一款高性價比的定期壽險?

我知道,雖然說著“性價比”三個字,你的重點可能主要還是放在了“價”字上。

價一定會說。但在說之前,先來看一看那些影響價格的因素吧。

繳費期最長是多長?

不是所有保險產品交費期都是越長越好,但定期壽險一定是這樣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相同的保額,一個人交20年,保30年,一個人交30年,保30年,保額一樣。假如同樣在第20年的時候身故了。第一個已經把該交的保費交完了,第二個人還沒交完,出險了當然就不用再交了。

等待期是多久?

等待期肯定是越短越好。等待期肯定也是越短越貴。

目前市面上的定期壽險產品,等待期最短的是90天,長一點的有180天,一年,甚至三年。一般說來,在其它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等待期短會貴一點點。

不過,由於等待期的差別相對於整個保險期間來說只是短短一小段時間,相應的,等待期不同造成的保費差別通常也不會很顯著。如果其它條件都相仿的情況下,等待期肯定是越短越好。

全殘保不保?

有些定期壽險只保身故,即死了才賠。有些保身故+全殘,即滿足全殘條件了就賠,不一定非要死了。

什麼是全殘呢?

如果不幸離世,現在的你可以為家庭留下多少錢?

從上圖結合實際生活就可以瞭解到,全殘換一種說法就是完全喪失生活能力,因此與身故相同的一點就是,被保險人全殘後與身故一樣,無法再履行對家庭的經濟責任。

因此,定期壽險保全殘是非常必要的,這符合定期壽險產品的初衷。

免責有幾條?

免責條款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免責條款規定的幾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不賠。

以定期壽險,免責條款的意思就是“這些情況下死或者全殘(如保),保險公司不賠”。

這樣“賴皮”的條款是不是越少越好呢?

要不要體檢?

買定期壽險體檢,一般都是,身體倍兒棒的人希望體檢,身體不太好的人希望不要體檢。

理由很簡單。

不需要體檢的定期壽險產品,意味著不用體檢就能直接投保,只要年齡、性別相同,不管被保險人目前健康狀況如何,保費都一樣。

需要體檢的定期壽險產品,意味著需要先參加保險公司指定的體檢,根據體檢結果(體重、血壓、血糖等)和健康告知(是否吸菸等)來劃分健康等級,健康等級不同的人保費往往有明顯差別。

所以,身體倍兒棒的人,肯定希望自己能和身體不太好的人區別開來,以享受到更低廉的價格。

最後,多少錢?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最前面,可能你會說:當然是越便宜越好。

但放在了最後,相信你會說:在等待期短一些、最好能保全殘、免責少幾條、最好能區分健康等級的情況下,越便宜越好。

如果不幸離世,現在的你可以為家庭留下多少錢?

此時如不推薦一款符合以上所有條件的產品,那就太不專業了。

中信保誠禎愛優選定期壽險,就是符合以上這些要求,並且可能是目前相同條件下價格最低的一款定期壽險——

  1. 等待期90天,同類產品最短。

  2. 保身故+全殘,保障全面。

  3. 免責條款僅3條,這意味著,除了保監會規定必須包含的3條,無任何額外的免責條款,也是同類產品最少。

  4. 關於是否根據健康狀況區分保費高低,這款定期壽險是區分的,但重點是:不用體檢!

怎麼區分呢?很簡單,只區分吸菸or不吸菸,這也是目前市面上絕無僅有的。

如果不幸離世,現在的你可以為家庭留下多少錢?

最後,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需要這樣一份定期壽險的話,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萬一自己遭遇意外或疾病不幸離世,是否希望可以留給家人一筆錢繼續好好生活?

建議所有需要用自己的收入去支撐家庭的人,都可以好好了解一下這種低價、高槓杆的消費型保險產品:定期壽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