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關注移民的親,都愛從各個方面比較國內外生活之優劣。自然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嘛。

在移民之後感到不適又回到國內的親當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臺詞兒:“國內是好髒好亂好熱鬧,國外是好山好水好無聊”。這話呢,落在那些對海外生活不甚瞭解,或者說一知半解的人耳朵裡,很容易引起共鳴,漸漸地,“國外沒什麼好的,特別無聊”這一觀點深入人心。

但是,國內人到中年腆著肚子,週轉於各種飯局,觥籌交錯,真的就開心麼?澳洲這邊,風光無敵的海灘到處免費,游泳、衝浪、划船隨便玩,到底是什麼阻止了中國移民感受國外的美好?

去了國外不懂得親近自然,簡直是暴殄天物

前不久,愛米同學在朋友圈曬了腹肌。在這之後,幾乎天天收到留言,問怎麼練出來的。說來也簡單,剛在墨爾本工作那會兒,由於每天要開車,而且老坐著,又愛美食美酒,很快發現自己開始微微發胖了。

我住在南亞拉,家後門出去就是一個大公園。為了多活動活動,我每天晚飯後都去公園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除了遛狗,很少有年輕人像我這般閒溜達,大家都在鍛鍊,跑步、踢球、做瑜伽、練搏擊……於是我也開始到公園跑步,開始在網上搜各種健身教程,開始到草地上去做力量訓練,開始調整飲食結構,三個月後,身輕如燕,精神百倍。每天運動之後洗完澡,看看日漸清晰的馬甲線,心情簡直好極了。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皇家植物園雨後跑步採的蘑菇

所以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堅持做那幾個動作罷了。事實上,我後來認識的所有健身的本地朋友,幾乎都有這樣一個基本常識:即健康是需要合理飲食+堅持鍛鍊的。並且是要忍受一定的痛苦才能達到效果的。有了這種態度,看起來是更“費勁”,但事實上卻避免走很多彎路,等度過了最初最困難的階段,慢慢就能體會到樂趣了。

在澳洲,只要你有一個正確看待健康和鍛鍊的態度,並且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你會發現環境和設施各方面都非常完美。

澳洲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在全世界排名都很靠前,綠化植被率也極高。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我在維多利亞州政府負責景觀設計時,瞭解到此地每400米範圍內必須有一片戶外活動的綠地,每片綠地的植樹覆蓋率不得低於25%。我家後門出去,就是一個漂亮的公園,綠草如茵,大樹參天。很多像我一樣從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聞著桉樹林宜人的清香,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身材勻稱的男男女女在這兒長跑,瑜伽,也受了感染,開始運動了。

當你一開始之後,就會發現,這裡的戶外運動設施有多棒。再以我住的亞拉南為例。愛慢跑的,後門口是公園。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愛米同學家後門的公園

愛騎車的,沿河的自行車道從海灘直通市區。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喜歡水上運動的也有的是樂子,步行10分鐘就是賽艇俱樂部,俱樂部後門直接就是碼頭了。秋天清晨,我就特別喜歡一個人在清晨的薄霧中划船出發,看兩岸變黃的樹葉倒映在水裡。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想更帶勁兒些也容易,往南到聖吉爾達海灘,衝浪、帆船、海釣都有。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環境如此優越,使我對反覆吐槽國外“無聊”的朋友很不理解。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張總,聽你吐槽墨爾本都聽煩了。有錢有閒,你乾點啥不好,住那麼好一個區,整天窩家裡打牌。你有那功夫打牌打到腰椎間盤突出,就不會去跑跑步,爬爬山,鍛鍊鍛鍊身體?沒準肚腩就此沒了呢。”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墨爾本的河流和跑步道

“嗨 !小劉我跟你說啊!我老婆最近給我買一腹肌鍛鍊帶,愛爾蘭電子技術的!躺著睡覺就能輕鬆練出腹肌,嘿!牛逼吧?哦我還喝五花茶。你懂吧?清熱敗火,減脂效果最好了。”

聽到這話,突然明白了一些人為什麼無法享受“好山好水“的饋贈。你看看這位張總,滿腦子養身秘籍,守著這些錯誤的觀念,都不願意去和眼前的“好山好水”互動一番,怎麼可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呢?山是靜態的,你不到山林裡走走,不從山道爬上去,不聽山澗的溪水聲,不登山頂看風景,甚至連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看一眼遠山的輪廓都沒興趣,怎麼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呢?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墨爾本美食美酒節,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耶,然而你要是非中餐不吃,無聊怪我咯。去看看有什麼損失呢,哪怕認識一點沒見過的吃食,學幾個新詞兒也好啊。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城外就是雪山,不用包車萬里迢迢去雪鄉啊親。可是你不去滑,無聊怪我咯……

沒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掐頭去尾只取中斷的享樂態度

不久前看到一則高端旅行推廣,講中國的新富階層“出征”貝加爾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集各種需求於一體”的服務:比如既能露營,又能取暖;即能喝當地伏特加,又能烤全羊。

看完不禁莞爾,舊事浮上心頭。那是我學生時代頭一次到巴黎去旅行。沒什麼錢,在五區租了一間極小的公寓房間,爬六樓不算,大樓的鍋爐老舊,每天的熱水供應非常有限。有次在楓丹白露瀰漫著薄霧的樹林裡走了一下午,回到住處,得知房東已經把熱水全部用完,真是欲哭無淚。五區六區是巴黎一等一勢利的地方。旅途勞頓加上學生裝扮,我可沒少見識餐館領班的小眼神兒。可是這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巴黎的一部分啊!甚至是最真切的部分。把它去掉了,整個巴黎的感覺是不完整的。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這倒讓我想到了國內流行的各種休閒享樂方式,幾乎無一例外是跳過過程只享受結果的。比如足浴,只要躺在那裡等人伺候就行了。比如飯局,都不勞斟酒上菜,動筷子就行。比如麻將,也有自動麻將臺,牌砌好了直接玩兒就行。把最貼近感官享樂的部分剔出來組合在一起,其他的部分直接刪除,這樣真的好麼?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春節時的悉尼市政廳廣場,佈置了中國元素的裝飾

科學試驗曾經將好幾個公認的大美人的照片找出來,找出最美的眼睛、最美的鼻子、最美的額頭,然後合成出一張“超級美女照”,可是卻並不好看。為什麼?大閘蟹鮮美絕倫,可是拆蟹麻煩,倒是有現成拆好的蟹粉,可惜少了拆蟹之勞,鮮味也少了,老饕們都樂意自己動手。為什麼?因為美好是一個非常綜合的體驗,爬山的辛苦和山頂的風景;釣魚的漫長等待和釣到魚的欣喜;一段戀情種種痛苦的磨合和終成眷屬的幸福。去蕪存菁,博採眾長,得到的往往空洞無聊。無聊的不是體驗本身,是你的打開方式。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好多同胞,心裡很嚮往大自然,也樂意去郊外。可是同時又改不了國內海底撈當大爺的習慣,想舒坦,想被伺候著,結果只能到人頭攢動的旅遊景區拍幾張風景照,住在賓館裡。其實住帳篷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可怕啊,搭好帳篷,點起爐灶,在精疲力勁之後享受一餐噴香滾熱的野炊。實在身體吃不消,也有其他選擇,可以租一輛房車,開進山裡,既能解決住宿洗漱,又不至於強度太高,何樂而不為。因為他們有一套很特殊的看待享受的視角。

比如墨爾本市著名的莫寧頓半島溫泉,常常是國內同胞的一大槽點。我去溫泉之前,就聽說這一片區有大大小小几十個溫泉池,溫度水壓各不相同,還有不同主題,非常有趣。順著山勢一個池一個池泡過來,漸入佳境,在日落時分到達山頂。山頂的池子四面種滿了澳洲本地的花草,視野開闊,夕陽下金輝一片映水波,景色宜人。經過了大半天的溫泉浴,此時整個人舒暢而鬆弛,感覺很美妙。

我於是又搞不懂那些吐槽是為了什麼。直到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起來。對方以為我沒去過溫泉,滔滔不絕地分享各種小貼士。只聽他諄諄教導道:“從你入場開始是算時間的。但是其實你進去了也沒人管。其他池子都沒什麼意思,直接上山頂就好了。山頂那個是最好的。但你泡上個一小時也就差不多了。我上次就是,泡到後來太無聊了,本來一天的行程半天就結束了。”

都聽聽,這到底是好山好水太無聊,還是我們自己的打開方式太無聊了呢?之前幾十個池子都直接掠過,在山頂從頭待到尾,不無聊才怪呢。不前戲直接高潮會很爽嘛?前戲省略高潮持續二十分鐘也是要死人的吧……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墨爾本市的ABBOTSFORD 修道院

不是好山好水好無聊,而是好山好水你無聊

說到這裡,又想起另一對鐵桿唱衰移民的夫婦。彼此認識之初約了往後一起出去玩。春末夏初之際,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相約去ABBOTSFORD 修道院野餐。這個修道院離市中心很近,從亞拉河邊的自行車道騎車過去只要二十多分鐘,沿途風光宜人。本打算在草地上享受清風和陽光,一直待到日落,順便欣賞一下露天音樂會。

為此我們倆精心準備了烤牛肉和吞拿魚兩種三明治、各色乳酪和火腿,時令莓子拼盤和汽水。到了場地,發現賢伉儷兩手空空地來啦,敢情他倆不知道野餐要自帶食物嘛……還好準備得比較多……我正納悶兒呢,對方太太開口了:“哎呀愛米,真不好意思,我倆覺得野餐音樂會看著挺美的,但吃肯定不習慣,所以索性就沒有準備吃的,準備晚上去唐人街吃中餐啦。這位太太在露天音樂會上,對著野餐食品和樂隊全程自拍發朋友圈,然後就挽著她先生雙雙赴中餐館吃飯去了。如果說我倆的美好一天是準備野餐,享受野餐,增進友誼的話,那麼他們的美好一天是睡懶覺,到著名野餐場地拍幾張漂亮照片發朋友圈,然後趕緊走人去吃中餐。

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沒有必要削足適履。但有些享受,其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割裂成碎片,只取其中最貼近感觀享樂的一塊,那肯定是要失望的。同樣,國外的生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你不可能把它割裂成碎片,然後混搭出一種“中國生活方式 + 藍天白雲人少”的組合。

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移居海外就像談戀愛,兩者都要

在澳洲住了5年,相信很多資深移民和我都有差不多的感受。就是在這裡,只要一到市中心百貨店名牌店,或者熱門的旅遊景點,全是同胞的面孔。去一些特別的地方,同胞瞬間消失了。為什麼呢?你喜歡什麼,你就出現在哪裡,你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但這種喜歡,是你發自內心的喜歡麼?還是被社會輿論、媒體宣傳、被小紅書和時尚雜誌洗腦洗出來的呢?那些好山好水,跟大部分人都沒關係,因為他們壓根兒就沒去探索過了解過。所以說不是好山好水好無聊,而是好山好水你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