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最近,有一份很火的老年消费调查表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的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第一次看到这份调查表时,金小鹊内心是五味杂陈的,想起一个朋友的经历:

朋友买衣服,如果是给家人的,会不管价格,挑质量好的给他们;如果是给自己,总是会想了又想,最后挑了最便宜的那件。而且这些年,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家庭上,年轻时喜欢的兴趣爱好统统抛弃了。

可就在前几天,她的老公居然嫌弃地说她穿衣服也不好看,也不懂得打扮自己,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得很无趣。他说:“我喜欢的是,当年那个爱笑、爱美、爱自己的你!”

朋友内心委屈,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这个家庭好啊!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不知坑了多少人,相信你也曾经被这句话坑过。

但是现在反过来,你也陷入了相同的模式中。不幸的是,被你付出的人,有时候并不买单。

况且,为任何人好,最终牺牲的都只能是自己。因为你始终把焦点,放在了别人的身上。而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是最好的一种成长方式。

富养自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的最好方式,更是赢得家人尊重与关爱的不二法则。

富养不只取决于金钱

看过杨澜的故事,她三四岁寄居上海外婆家时,年轻的舅舅常在领了工资的周末带她去最高级的红房子餐厅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体电影。

长辈责怪舅舅为个小孩子乱花钱,他却说,女孩子就要见世面,不然将来一块蛋糕就把她哄走了。

“富养”,既和金钱有关,但又不只取决于金钱,更要有精神上的富养。

凯特·福克斯在《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说:英国人如何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中上层?并不是看他的财富,他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而是,看他的书柜上放着什么书,家里的食物和酒,以及房间是否凌乱。这,就是精神上的一种富养。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凯特福克斯 著,姚芸竹 译

纯粹物质上的富养,反而可能会有相反的作用。

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关于月生活费的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其中餐饮占比高达48.16%,购买穿戴用品和社交娱乐位于第二、第三,部分同学缺钱时还会使用互联网借贷产品。

其实,身边很多把小孩教育好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是富裕的家庭,但父母一定都是有教养、爱学习,懂得从精神上“富养” 自己的人,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

就好比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是放下你的手机,丰富你的书柜并自己先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小孩自然而然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怎样做才算富养了自己

关爱身体健康

富养自己这四个字一说出口,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富丽堂皇的广厦豪宅、餐桌上的山珍海味,以及账户里的长串数字。

人们习惯用这样的物质丰裕,来定义富养二字的基本意义。因为富养自己首先要养的,就是身体。

这无可厚非,只是太多人看重肉身享受与皮囊供养,反而忽略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健康。

健康是人生大写的“1”,其他如名望、财富、地位等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所有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所有拼命透支自己换来的好生活,都是本末倒置,是对富养自己的最大误解。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注重自我投资

股神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有一种投资好过其他所有的投资:那就是投资自己。没有人能夺走你自身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投资潜力。”

意识到富养自己重要性的人,都懂得投资自己,越早投资自己,就能够越早获益。每个月,都应该有一笔“富养自己基金”,遇到心仪的课、书或者音乐剧时,不会考虑有没有钱,而是第一时间满足投资自己的那颗心。

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其实,任何时候都应该要有富养自己的心态。

金小鹊的一位大学男同学小王,毕业第三年,已经升职加薪在外企做得风生水起,由小镇穷小子华丽蜕变为职场精英。

见习期还没过,小王就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给自己报了全外教英语班,因为学校学来的英文满足不了她的工作需要。

小王不喜欢消费,却对买书情有独钟。书读得多了,渐渐也就口吐莲花,气质大变。更重要的是知识打开广阔天地的大门,改变了他的思维模式与眼界格局。

久而久之,小王的能力得到提升,气场也在向两米八无限靠近。

吃穿用度自然也有格调了起来,整个人都有了脱胎换骨的高级感。他花钱为自己“买”来了一个锦绣前程。

配得上欲望的才华、衬得起野心的能力,其实都需要自我投资去完成。这项投资,是真金白银打造的终身工程。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提升生活品质

不舍得用好品质的东西,潜意识里面会觉得自己不配用。一旦开始使用上了好品质的物件,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爱护和不舍得用,是两种不同的情况。爱护是一种对物品的珍惜,不舍得用是总想得到最佳场合才来用,最终却总是用不上,其实就是不配得心态。

村上春树有句话,或许也能为怎样富养自己做一个生动诠释:

生活品质的提升,要用钱、更要用心。

当你能够用心地生活,才是善待自己的真正开始。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其核心必然是平衡。

Annie是个职场妈妈,并没有因为家庭和工作之间的角色转换而烦恼。

工作日,她是职场精英,属于公司和团队,全力投入业务之中。

每周六的上午,都只属于自己。或者独处,或者与朋友聚会聊天,或者去美容院、去上烘焙、瑜伽、插花的课程。

尽管公婆对此颇有微词,但Annie十分清楚自己的状态,一周的繁重工作,足以掏空自己。如果勉强陪伴孩子,一定会带给孩子许多负面情绪。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因此,她除工作外,还会要给自己这半天的放松时间,疏解掉一周的压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在家庭成员中,Annie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少的,但是孩子最喜欢的人是妈妈。因为“妈妈香香的”、“妈妈很漂亮”、“妈妈很好玩”、“妈妈很爱我”。

对于Annie 来说,那半天的独处,就是她的奢侈品,是她对自己最大程度的富养。


父母学会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父母懂得富养自己,是一个家庭莫大的福气。

因为富养自己,是一种宝贵的家风。

富养自己,并不是说毫无节制地追求奢侈品,而是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尽可能地在物质上善待自己。同时,多读书、多旅行,提高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格局,营造美好的心情。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由头条号鹊说财金编辑整理,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请读者仅作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涉及其他问题,请立即告知,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