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戶牛肉」,年銷售1.8個億:這位浙商服務藏區,帶動共同富裕

說到神戶牛肉

大家第一反應一定是“貴”

據說一頭在比賽中曾獲金獎的神戶牛

甚至叫出了722萬日元

(約合人民幣50萬)的高價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你以為這樣的優質牛肉只在國外?

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貴南縣

有這樣一位浙商,他叫金錦偉

來自浙江東陽

他也打造出了高原“神戶牛肉”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2012年,金錦偉憑著一腔對藏區服務的熱情,和帶領藏區牧民共同致富的信念,他帶著沿海地區的經驗開始紮根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並經營了青海五三六九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以犛牛產業,犛牛肉通過精細化養殖、品牌化打造等手段,一斤牛排的價格要上千,會員制購買的話,三公斤3600塊錢。這個牛有何過人之處呢?能賣的如此高的價格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不能讓好資源做成白菜價”

因為草原氣候的原因,每年只有3個月時間水草豐茂,僅僅這段時間裡犛牛肉質才肥厚。而其餘9個月的時間裡,犛牛品質一般。這也導致好的犛牛一般要3~4年才能出欄。這樣的季節性屠宰制約了高品質的犛牛肉拓寬市場。

同時,由於當地百姓不懂經營、沒有品牌化意識,使得營養價值高、口感不錯的犛牛肉只能走低價路線,這也浪費好山、好水、好生態中孕育的犛牛。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因此金錦偉來到貴南縣後的,學習如何養殖犛牛,還在育種方面給予當地牧民指導,將純種果洛犛牛進行大規模、集中式繁育,淘汰那些不純種的犛牛,僅留下3~4歲的純黑犛牛。這種犛牛僅佔當地犛牛的20%左右。稀缺的品類,註定了果洛犛牛的價格不會太低。

創新畜牧方式 打造四季供應鏈

除了提高犛牛品質,金錦偉還在拓寬產品市場上花了不少心思。傳統犛牛較長的出欄時間不利於擴大市場,因此他利用集中式管理,夏天讓牛迴歸草原 ,而在沒有天然草場時,便通過自己園區裡種植的燕麥草以及之前儲存草料餵養犛牛,這個辦法使犛牛實現了一年四季供應。

通過標準化的培育流程,目前金錦偉工廠生產的犛牛肉達到了較統一的口感,也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現在他生產的犛牛肉主要供應北上廣 、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包括當地的高校、政府食堂、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等都是他的顧客,僅去年一年就有近2億的銷售量。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回饋藏區 帶動共同富裕

目前,金錦偉還通過託管當地牧民的犛牛來帶動藏族同胞共同發展牧業經濟。通過託管這種模式,12塊錢一斤的成本市場可以賣出22塊,這其中10塊錢的利潤可以跟牧民分紅,牧民可以拿到一半。

通過政府宣傳、牧民自發宣傳等方式,更多的牧民瞭解了這種模式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因此不斷有牧民將犛牛進行託管。 目前工廠已經託管了200多頭牛。同時,在這個工廠裡,90%的工人都是當地牧民,“工廠工資+託管分紅”讓當地百姓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未來 無限可期

高原“神户牛肉”,年销售1.8个亿:这位浙商服务藏区,带动共同富裕

說起未來的打算,這位浙商表示,他會把標準化的飼料、蓄養模式傳授給當地養殖大戶,讓養殖大戶在自己家裡也能完成標準化養殖,增加收入。同時,當地政府也會給草料補貼。除了海南州藏族自治區的這個試驗點,他還將在其他五個洲都建設試驗點,讓藏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當然,金錦偉還說……

我目前還在跟神戶牛肉取經,雖然我們的犛牛肉比不上神戶牛肉“入口即化”的口感,但是草原上優良的生態,使得犛牛肉營養價值更高。因此,我對這些產品的未來十分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