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古國——顧國,夏王朝的中堅力量,商湯滅顧奠定天下一統

《通志·氏族略》記載:“顧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諸侯,今濮州範縣東南二十八里有故顧城,是其地也。

”夏朝顧國位於河南範縣東南與山東鄄城縣北交界。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傳說陸終娶鬼方女生六子,其中長子名樊,被賜己姓,分封於今河南許昌以東一帶(一說最早封地在今山西運城,後遷至許昌),建立昆吾國,為昆吾氏。到了夏朝時,昆吾氏後人又分裂出一個國家——顧國,這便是顧國的來歷。顧國為伯爵,國君稱顧伯,與當時附近的韋國(今河南滑縣一帶)和昆吾國一起為夏朝的中堅之國,維護夏王朝的統治,是夏王朝的鐵桿粉絲。

夏朝古國——顧國,夏王朝的中堅力量,商湯滅顧奠定天下一統

關於“顧”的解釋,其實“顧”字的來歷跟“僱”(見僱國篇)有一定淵源,古代兩字通用。從漢字的結構來看,“僱”是“顧”的本字,後來隨著詞性的變化,加“頁”成“顧”,“頁”代指“人的頸部”,表示“回頭,回顧”。“僱”的造字本義為“寄居在莊戶人家中的候鳥”,候鳥有極強的環境認知力,回頭率極高,所以《說文解字》說:“顧,環視也。” 候鳥的寄居習性具有典型的依賴性,喜歡尋找舊巢,故而引申為“回顧”、“光顧”、“訪問”、“顧盼”等字義。

夏朝古國——顧國,夏王朝的中堅力量,商湯滅顧奠定天下一統

整個夏朝,顧國作為夏王室的鐵桿同盟國,負責替夏王朝監視周邊諸侯的一舉一動。直到夏朝末年,商湯興起,儘管夏桀荒淫無度,暴虐不仁,天下諸侯紛紛歸附商湯,顧國卻和周邊的韋國、昆吾國依然對夏王朝忠誠不貳。據《詩經·商頌·長髮》記載:“苞有三櫱,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何謂“三櫱(niè)”?朱熹《詩集傳》解:“言一本生三櫱也,本則夏桀;櫱則韋也,顧也,昆吾也,皆桀之黨也。”意思是夏桀有三個同盟國,即韋國、顧國、昆吾國。這三個國家皆為夏桀的黨羽,誓死效忠夏王朝。天下九州若要一統,必須先討伐韋顧和昆吾,再滅夏桀。可見顧國在夏朝末年被商湯所滅,商湯在一舉剪除了夏朝的中堅力量“三櫱”後,夏朝則形同孤島,前後無援,商湯才最終取得鳴條之戰的勝利。

夏朝古國——顧國,夏王朝的中堅力量,商湯滅顧奠定天下一統

顧國雖然早早亡國,在此後的商周兩代中,不知淪為何地,春秋時當為魯衛邊界。顧邑歷經一千多年一直存在,地名也始終未變,直到春秋末年還在。據《左傳·哀公二十一年》記載:“八月,公及齊侯、邾子盟於顧。”意思是公元前 473 年八月魯哀公和齊平公、邾隱公在顧地結盟。顧國亡國後,國人以顧為氏,形成顧姓,顧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成為南北兩大顧姓之北顧的重要來源。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