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攻坚,共护碧水蓝天

惟只争朝夕,方硕果满园。上半年,我市掀起了一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的“环保风暴”,用重拳、出实招、抓重点、强督导、严追责,全力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亮点频现,成绩斐然。

翻开上半年环保工作成绩单,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字(截至6月30日):

1

我市PM10平均浓度11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63微克/立方米;

2

优良天数130天,比全省平均多50天;

3

浍河黄口、沱河小王桥、包河马桥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COD、氨氮浓度均控制在省定目标浓度以下,所有因子达标率均为100%

4

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全市环境质量改善达到预期目标。

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

时值初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蓝天白云频繁出现永城上空,持续的“永城蓝”让广大市民关注和感动。这成绩凝聚着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心和全市上下的艰辛努力。

同心协力攻坚,共护碧水蓝天

完善工业及燃煤污染防治项目。按照省、市要求,确定超低排放改造试点企业1家、特别排放限值改造企业2家、无组织排放改造企业9家、VOCs治理企业1家,各企业工业及燃煤污染防治项目已改造完成或正在施工。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研究制定重型车辆绕行、重污染天气限行措施,招投标2套固定垂直式遥感监测设施、1套移动遥感监测设施,并陆续投入使用。设立3个车辆检查点,市环保、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冒黑烟车辆检查工作,并对全市400余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立台账。

治理餐饮场所油烟。制定专项执法检查方案,市环保、食药、城管部门每周对全市餐饮场所油烟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露天烧烤整治情况等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处理。

同心协力攻坚,共护碧水蓝天

综合整治扬尘污染。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组建扬尘综合整治专项督导组、清洁城市专项督导组,利用无人机、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测车,每周对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三员”管理、扬尘治理、渣土车管理以及清洁城市等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导,形成交办、督办、通报、问责等机制,全力推进扬尘治理和清洁城市工作。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无论是春光和煦,还是秋风乍起,日月湖总是一池碧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与蓝天、绿树、飞鸟相映成趣。这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优良的生态环境,得益于我市精心部署、创新思路,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市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好转。

同心协力攻坚,共护碧水蓝天

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投资6000万元的东、西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正在开挖土方;市第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按照要求编制完成《永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全市4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整治。今年2月,根据《河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方案》要求,完成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勘界工作,并编制矢量图,已报省环保厅备案。

稳步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在2017年完成全市加油站双层罐和防渗池改造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逐家查看施工材料,确保加油站防渗改造工作全部得到有效落实。

专项排查国控、省控断面周边区域。完成浍河黄口、包河马桥和沱河张桥等国控、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上游、下游及河道两侧500米范围内的村庄专项排查工作,深入开展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清理打捞及沿河旱厕整治,严查沿河餐饮娱乐业、涉水企业,彻底清除沿河“散乱污”企业。

全面打响“净土保卫战”

土壤环境质量是关系老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大事。上半年,我市全面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组织推动各项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严格评估考核追责,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管理工作。督促指导、顺利推进茴村镇劲风皮革厂、侯岭乡鑫茂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相关工作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调查。

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制定印发《永城市环保局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方案》《永城市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暨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全面排查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涉危险废物企业排查工作。目前已确定全市所有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并从中排查出需要规范治理的企业和单位,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心协力攻坚,共护碧水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