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說起餘姚的老街,總感覺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現在我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南雷路勝山西路城下路、這些經常出現的新街!餘姚還有一個歷史街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老西門路!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走在老街上,我不來,街上就不會有這些往事”不曾走過這條老街,我們就不知道這條老街曾經發生過的往事!餘姚有一條老街,叫做老西門路!生活在著這座城市當中,我們無數次的擦肩而過,卻不曾正面打一聲招呼!因為我不識得它!它卻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古時候的餘姚城有五道陸門,分別是

東通德門(清乾隆時改稱澄清門),西龍泉門(乾隆時改稱迎恩門),南齊政門北武勝門後清門(乾隆時改稱侯青門)。現在的老西門便是古時候的老城門。是餘姚通往紹興上虞這些方向的城門。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隨著城市的發展,高樓大廈逐漸取代了我們餘姚以前的瓦片泥牆,深入老西門路的衚衕中,隱約能見到最本質的一面影子。裡面還住著誰?是否還記得起餘姚的老故事,我不曾而知!他們生活在老街,早已習慣了老街的氣息,不想我這個充滿城市喧囂的人,影響了他們的節奏!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這地上的石板,時間並沒有使他們驅散,反而是他們記錄了一段歷史的成就!每一塊石板都記下了誰曾經路過,腦洞突然齊大的我,是不是我踩上每一塊,過去的遺忘,都能呈現在我的腦海中,這大概是我的夢。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老西門,指的並不是老西門路,而是一個歷史街區!東起舜水南路,西至六浦橋西橋頭,南到老西門路南側,北到山西新村南緣,包括六浦橋及西護城河兩岸傳統民居,面積2.12公頃。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老街存在於餘姚這座城市,但是也隱秘於這座城市!很多人都不知道老西門路,在哪裡?餘姚還有這樣的一條路嗎?我也是在一次無意的闖入,才偶遇了他。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衣服就這樣晾在外面,不擔心有人會拿錯,也不擔心有風會把衣服吹落。來一壺純糧燒酒,再炒一盤自家種的花生米,搬一把小板凳,打開收音機,一口小酒,一口花生,聽著姚劇,搖頭晃腦,不知是

姚劇醉人還是酒醉人。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走近了瞧這家店,酒香撲鼻而來,不禁的往喉嚨裡嚥了一口,我雖不貪杯,但是對於這種酒香卻不能抵抗!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再往裡一看,攀巖上天的絲瓜藤下已經有了果實,兩三隻吊著甚是好看,瓜下是還未長大的小雞,正在進食,我進來的時候,這家的主人正默默的盯著他的小雞仔,發呆還是沉思!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轉角,在一家傳統的小賣部門口,被這隻看上去有點呆萌的“小獅幾”迷住了眼!雖比不上其他家的威武雄壯,但也有該有的

威嚴!腳踩一顆繡球,多了一份俏皮,雖比不上其他家的精緻,但也有該有的氣韻。不知道他從什麼時候開始守護這裡。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小獅幾,默默的定在那裡,守護著一方。生活在這裡的小動物,自由的在老街上散步,巡視著來往的行人,

守護著一方!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城市的水泥混凝土,還是滲透了進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慶幸的是,老西門,還殘存著一點,過去的磚瓦和泥牆,還能感受到一絲過去的韻味。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在姚城西隅的西江上,東西橫跨著一整片的老西門歷史街區,連接著東西岸的是兩座古橋!六浦橋和仁壽橋,按照實際情況來說,現在能稱得上老橋的,也只是六浦橋了。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沿著河岸,往前走去,偶然間路過這樣的風景,靜謐,悠閒,想要安靜的坐上去沉思片刻,但是腳步卻不停地往前,想要知道前面又是怎樣的一片光景。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姿勢一致的三位老人,不知道在閒聊著什麼!明明該茂密生長綠葉的樹,卻稀疏的長了一些黃葉子,它怎麼了?是過去用盡了全力生長,炫耀,現在老了卻再沒有力氣了。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轉眼間,我看到了茂密的古樹的一旁,出現了一座橋的一角,這是我一直尋找的那座古橋嗎?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這座橋,大概就是六浦橋了吧。據《光緒餘姚縣誌》載:“因橋內有六浦,受大江之水。”故名“六浦橋”。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現存六浦橋為清光緒年間重建,為單孔陡拱石橋,淨跨5.4米,寬4米。北橋欄上鐫有“迎恩舊跡”四字,南橋欄上鐫有“六浦橋”三字。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這座橋是古時姚城的西門要道,也被稱之為官道,一些大人物都曾經從這裡路過!1841年林則徐經此橋發配新疆伊犁。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橋上的四個小獅子頗為奇怪,按照尋常,獅子應該在兩個橋頭鎮守,為何會爬橋頭,正巧遇到一位釣魚的先生,他告訴我,著橋頭的四個墩子原本上面是有一座涼亭供人納涼避雨,但是後來不見了,原因便是不知。後來重修之時,覺得過於

冷清,便將小獅子放置在上面。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這一對,相比較剛剛在老街看到的那一隻,更為精緻,也更為可愛了些!身上的紋路,頭上的表情,更加的清晰,更加的生動。白天互相盯了那麼久,到晚上夜深人靜之時,他們會不會悄悄的扭動脖子,跳下橋頭,在護城河中嬉戲一番。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我化身成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為等你從我身邊路過!

終於!我路過了你!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除了六浦橋,還有一座古橋!他以前很小,只有石板組成!主要是為了讓縴夫拉船使用,但是現在他很大,成為了餘姚的一條重要的交通道路,仁壽橋。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河水慢慢的往前,匯聚在一起,流向我們的姚江!我也跟著河水,從老街走出來,走回了城市。

老西門,記錄著過去的故事,承載著餘姚的過往

從此,這一處地方變成我逃避的隱秘,每當我想逃離永遠堆積在眼前的工作的時候,每當我心裡覺得非常疲憊的時候,我猜想我還會再來一次老西門,想去走一趟那長長窄窄的老街,想去再在六浦橋上坐一會兒,做一個夢,夢見我回到了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