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話說洛源

袁偉:話說洛源

在秦嶺的南坡有個地方叫商洛,在商洛最西北的邊陲,有個小鎮,它位於洛南,商州,藍田,華縣四縣交界之處,因是洛河之源,故而稱之為“洛源。”

洛河之水悄無聲息的流淌,我不知道它流淌了多久,也不知道它要流向什麼地方,只是小時候聽爺爺講,在他小的時候門前的洛河就在流淌,當時他們還在河裡見過娃娃魚,捉過螃蟹,河裡到處是青蛙,河水清澈見底,他們在水裡洗澡,在水裡捕魚,在水裡洗菜,在水裡經歷生老病死,如今洛河的水扔沿著原有的古河道源源不斷的流淌,有所不同的是往日的河流裡熱鬧的場面不見了,水也不那麼清澈了,魚也不見了,再也沒有戲水的人了,曾經的先人們已化為塵土,而今的後代們又重新的生活在洛水之旁,生死相依,訴說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生活經歷。

洛水兩岸的人們總在不停的勞作著。山的厚重,水的靈秀,塑造了這裡的人民的雙層性格,一方面他們求真務實,待人熱情,他們質樸,他們實在,他們從小就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另一方面他們又在辛勤的勞作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精品,洛源孝歌,洛源靜板書,洛源文化習俗……他們以洛水為母,以秦嶺為父,依山傍水,以山水為生存之根本,在千年的歷史中靜靜的訴說一個又一個傳奇。

洛河的人們從來都不會忘本,也從來都會飲水思源,縱使漂泊在外的遊子也最終會葉落歸根,他們明白,山水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山為他們建造房屋提供了木料,為他們提供了經濟來源,山上的各種藥草醫治了他們在歷史的歲月裡留下的傷痛,洛水滋潤了他們的生命,洗滌了他們的身上的汙垢,澆灌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因而洛水之源的人們總是在用生命來捍衛山的清秀,水的清澈,他們決不允許自己的衣食父母有一絲一毫的傷害,對於山水的敬重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中,並且複製到他們的基因裡,並且將一代又一代的複製下去。

洛水之源的洛源古鎮,從不張揚自己的地位,也不太在意自己的歷史淵源,更不會處處在外拋頭露面,洛源古鎮總是默默的生活,簡單的生活,順應自然的生活,這裡的人們也已經順應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為人低調,從不張揚自己的名聲,他們早上胡湯下午面,他們一份耕地,一份口糧也就滿足了,一家幾口其樂融融。他們學會了順應自然的生活,他們堅持吃喝拉撒來之自然,去之自然,他們對自己的生命也能很坦然,塵歸塵,土歸土,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他們總是坦然的面對生活的一切。

袁偉:話說洛源

如果你生活在這裡,你會感覺自己很幸福,早晨推開窗戶,空氣清新,頭也不暈了,反而覺得清爽幾十倍。不遠處只有鳥的鳴聲和狗吠聲,靠近河流能聽到潺潺流水聲,勞作聲,喘息,責罵,嬉笑和哭泣聲,雷鳴聲,兒童打鬧聲充斥著人們的雙耳。頓時你會感到心曠神怡,親切無比。眼前青山綠水,牛羊成群,村落炊煙裊裊升起,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裡。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了,狗進洞了,雞歸籠了,鳥歸巢了,天空中繁星點點,晝夜分明,你肯定睡的很舒服,吃的很可口。

這就是洛河之源的洛源古鎮,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也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對於這裡的一切的一切,我都感到無比的親切,這就是讓人難忘的洛源。

作者簡介:袁偉,陝西商洛人,先後就讀於咸陽師範學院,之後有自修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從小喜歡寫作,多篇作品發表於《綠萌》《咸陽學苑雜誌》等報刊雜誌。

袁偉:話說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